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在农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设节水型农业,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坚持节水灌溉、坚持节水农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和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获取泸县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水资源利用及水利工程变化数据,主要农作物平均灌溉定额和节水灌溉定额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法对泸县未来几年的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4-2017年水稻、玉米、小麦在采用节水技术后共计用水量分别为:14.2亿m3、11.08亿m3、0.46亿m3,共计节水量分别为:14.04亿m3、11.41亿m3、0.59亿m3。研究得出:应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进节水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农田灌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田灌溉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从夏商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几千年中,其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农田灌溉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16亿公顷发展到1998年的0.55亿公顷,为我国的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可利用水资源不断减少与农业需水不断增加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节水灌溉将是未来农田灌溉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田灌溉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从夏商时期到新民立这几千年中,其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农田灌溉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16亿公顷发展到1998年的0.55亿公顷,为我国的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可利用水资源不断减少与农业需水不断增加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节水灌溉将是未来农田灌溉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仍以上。建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兴修了大量基础设施,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7.5亿亩,以占全国不足一半耕地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量2/3的粮食,为养活12多亿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耕地占有量8.4立方米/亩,为世界的4/5,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一个水缺乏的国家。长期面临着用水短缺的制约,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干旱的连年发生,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这样的农业大国,理所当然是用水大户。而且我国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有很大的节水开发潜力。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用来提高农业生产的利用率,来满足生产较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更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针对安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灰色预测、多元线性回归、Box-Jenkins等方法,分别构建了粮食产量Verhulst预测、农药利用率回归分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ARIMA预测等模型,综合运用了MATLAB、EViews等软件编程求解,研究得出2020年之前安徽省粮食产量的增长相对稳定,只有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效率才能完成2020年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的任务以及按照现有发展水平,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会达到0.5257,无法完成国家预期目标等结论,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农田灌溉用水占全省各行业总用水量的64%,是最大的用水户,发展山西农业实施开源与节流并重、以节流为主,对贯彻落实山西省政府的兴水战略决策、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确保农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运城地区果园面积已达254万亩,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着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根据水源条件,本文提出了果园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和方法,即水源丰富区要搞好渠道防渗,推广低压管道输入水灌溉,有条件时以穴灌代替畦灌和大水漫灌,水源较丰富区应以管灌为主,喷灌、微灌为辅,水源缺乏区要以微灌为主.  相似文献   

9.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6-16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计划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净增有效灌溉面积3000万亩,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近日表示,实现上述目标后,可以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0亿kg,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形成农业节水能力200亿m^3,增加生态用水,基本遏制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地下水超采现象;可提高农田灌排保证率和灌水质量,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运城地区果园面积已达254万亩,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着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根据水源条件,本文提出了节水技术措施和方法,即水源丰富区要搞好渠道防渗,推广低压管道输入水灌溉,有条件时以穴灌代替和大水浸灌,水源较丰富区应以管灌为主,喷灌、微灌为辅,,水源缺乏区要以微灌为主。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在郊区、城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粮食生产和农田灌溉并不关心,认为那是农民的份内事。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个问题表示关注。你知道吗?从河流、湖泊、地下开采的水有2/3用于农业。据估计,在目前基础上,全球若节约1/10的灌溉用水,就可使人类家庭供水增加1倍。有一点很耐人寻味,高度现代化的人类世界,所采用的主要灌溉方式与5 000年前的祖先基本无异,仍在靠地心引力引水入田。这样,从水源到农田的输送过程中,只有不足40%的水被农田利用。流失的水,有一部分能返回河流或地下水层,但因溶解了农田的盐分、…  相似文献   

12.
Why:为什么要培训?在中央惠农政策的带动下,我们迎来了发展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但是要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深入推进“三农”工作仍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核心。据有关资料介绍,自2000年以来,我国减少耕地1亿亩。耕地减少的原因,一是生态退耕的面积大;二是非农建设占地多;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一部分耕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要扩大种植面积将会十分有限,在更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科技含量的提升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不难看出,依靠科技教育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农战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最为基础的工作是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西部地区 ,农业灌溉发展缓慢 ,灌溉面积偏小 ,粮食总量偏低 ,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对老化灌区进行更新改造 ,扩大灌溉面积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实行节水灌溉 ,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完善监督执法体系 ,增加粮食总量 ,为西部大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党的十二大确定,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农民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能不能翻两番的大事。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一系列政策逐步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农村经济形势迅速好转。多种形式开展农民技术教育,是农业生产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一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要求。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可耕面积只有15亿亩,人均1.5亩,只有世界人均耕地(5亩)的30%。且多寡不均,长江以南不少地方,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2004年全省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供水设施、水环境及用水管理等资料分析表明,近24年来云南省的人均用水量从240m^3/人增至321m^3/人,单位GDP用水量却从2589m^3/万元下降到500m^3/万元,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左右,水资源开发程度达到6.4%。现状的水源工程以小型为主,地区分布不均;农田灌溉定额的地区差异较大,城市扩张挤占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滇中主要经济区资源型缺水加剧、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管理基础薄弱、利用效率低,开发难度逐渐加大。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全省总面46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现有耕地面积1.73亿亩,草原牧场面积0.56亿亩,荒原面积1.15亿亩,其中宜农用地0.25亿亩.我省大小河流1900多条,一是黑龙江水系,流域面积是全省面积的98.7%;二是绥芬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3%.这些江河流经我省的年径流量1166亿立方米.其中省内河川径流量656亿立方米,平原地下水159亿立方米,为我省发展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九五’潮间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门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充分认识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一要依法保护耕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保持粮食播种面积长期稳定。二要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三要加大…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1.污水灌溉的研究现状。随着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水污染不断加重,工农争水矛盾日益突出。但是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灌溉水资源的问题,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长期以来一直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污水中含  相似文献   

19.
旱地农业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9%,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旱地农业没有灌溉条件,必须在提高降水利用率上做章,建立现代旱地农业高效用水体系,包括适水种植、选育节水高产品种、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培肥改土、蓄水耕作、覆盖保墒、化学调控节水和抗旱灌溉等。  相似文献   

20.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中,在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以色列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全年无雨期长达7个月,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且仅占全国面积1/3的可耕地中多是荒漠土,土质差,含碱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