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就业信息主要来源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39.06%1.01%4.38%7.07%10.10%38.38%1.各种招聘会6.人才服务机构5.亲戚朋友4.就业网站3.报纸杂志2.学校就业中心165432劳动力资源过剩是我国必须面对的严重社会问题。单从高校毕业生来说,1996年全国只有86.7万人,2000年有107万人,而今后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幅度增大,毕业生数迅速增加到200万以上。研究生的招生数也呈跳跃式…  相似文献   

2.
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但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和自身缺乏就业经验,许多大学生倍受就业问题困扰。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这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十分不利的。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首先,由于高校的连续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生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为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数量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数量达到338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连续增长加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没有大的变化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近两三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没能就…  相似文献   

3.
王荣华  姜敏 《教书育人》2012,(36):50-51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高校就业部门及高校毕业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自1999年起的各大高校和高职院校连续扩招,使高校毕业的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据数据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661万人,往届未就业21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往年未就业人数150万人。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逐渐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人数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显得尤为突出,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差距也显得更为突出。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成因(一)大众化教育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量的毕业生,而社会的用人需求没有同步增长,造成了社会长期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而一些行业和地区在就业政策上对高职毕业生的限制,社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见,它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不及本科生,上升空间不大,技能水平不如技校生,属于夹心层,这就更  相似文献   

4.
2003届毕业生遇上了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一番,比2002年(145万)净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11月20日后,全国各地方和高等学校都在争先恐后地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的市场活动,结合各方面传来的消息以及2002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笔者预计:2003年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与2002年比较,变化不大。但是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将是中小用人单位,且数量有所增加,就单个招聘单位而言,接收毕业生的数量是减少的多,增加的少。从社会对不同层次毕业…  相似文献   

5.
加强指导和服务 推动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与创新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明确当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推动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和创新,努力开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工作任务。2002年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同寻常的一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45.11万人,比2001年净增27.26万人,增幅达23.1%;但社会需求没有相应增加,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很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方、各部门、各高校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6.
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高校毕业生规模也随之逐年增加,2008年-2010年分别达到559万人、611万人、63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如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需求的减少等等.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应届毕业生107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01万,毕业研究生6万,是建国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不久前,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作了这样的概括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局良好,进展平稳、顺利,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回升且相对集中,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和就业市场有秩序、有组织。有步骤,就业指导和服务得到加强,总体运行良好,但供求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纵观今年全国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好转趋…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近559万,比2007年净增64万,同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有限,整个社会提供的有效需求相对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我国毕业生就业机制和观念等原因制约,  相似文献   

9.
朱总理关注大学生就业: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对高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指导与服务。这是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专门讲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说,2002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共8.9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7万多人,初次就业率为85.3%。2003年,北京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毕业研究生和本专科生11.2万人,比2002年增加2.3万多人,这一增幅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北京经济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近559万,比2007年净增64万,同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有限,整个社会提供的有效需求相对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宇  宋艳 《考试周刊》2013,(99):156-157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99万,高校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大学生在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观念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作者通过对某高校2014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找出现阶段困扰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了解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力争实现毕业生充分优质就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校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也在逐年攀升.2002届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145万,比2001年的115万增加了30万,而与此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却没有实现同步增长,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就业纵观 2003届毕业生遇上了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一番,与2002年的145万相比净增了67万人。从2002年全国各地和高等学校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的市场活动来看,2003年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与2002年比较,变化不大,就单个招聘单位而言,接收毕业生的数量是减少的多,增加的少。从社会对不同层次毕业生的需求来看,其中一些应用性差的专业,毕业生将面临专业对口、职位紧缺的状况;本科毕业生需求基本平衡,但是,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专科毕业生整体需求不旺,但是,其中特色突出的专科毕业生,如海运、高级护理等专业和有高级技工技能的毕业生却供不应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宣布,全面启动江苏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2015年江苏高校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比例达到70.1%. 据了解,2015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2万人,同比增加1.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截至11月13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3%,实现就业人数达50.4万人。今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扩招后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崇辉  张静 《教育探索》2001,(12):41-4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人才资源的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也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全国高等院校自1999年起纷纷扩大招生规模。1999年,我国高校共招生159.5万人,比上年增加47.4%;2000年,招生达180万人,比1999年又增加12.5%。目前,全国在校生已接近413万人。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近70万高中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量上…  相似文献   

16.
2000年 ,北京市职业高中计划招生2.5万人 ,而第一志愿报考者为2500余人 ,仅占10 % ;技校计划招生1.8万人 ,第一志愿报考者仅2100余人 ,成人中专也只有39人是第一志愿考生① 。据不完全统计 ,近几年职业高中的新生报到率不足60%。1999年 ,中等职教共招生473.27万人(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及成人中专)占高中阶段招生的比例下降到52.08 % ② 。2000年 ,普通高校招生180万人 ,平均录取比例达到52.5 % ,中等职业教育再次受到冲击。③ 受就业市场人才高消费、经济发展水平低对人才吸纳能…  相似文献   

17.
今年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面对699万大学毕业生,从政府、地方到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在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发挥各自所长,努力满足各层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在这些我们看得见的力量的背后,还有一股"隐形的翅膀"在默默推动着就业工作前进。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加上前两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共约1000万人。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问题,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在当前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国策,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加上过去数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参与就业竞争.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能会突破300万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就业也必须面对这一转变。顺应发展,建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从2014年起,地方高校相继向社会发布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从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来看,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成效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指标,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因此,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