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吧屈侠小时候最爱去的是动物园;有了孩子,常带他去的地方仍是动物园。狮虎山、猴山、鹿苑不仅诱惑着久居高楼的孩子,更给忙碌于生活、工作之间的大人许多乐趣。狗熊作揖,猴子的灵巧,白熊的懒散……只可惜,动物园里臭气熏天,人群摩肩接踵,孩子们...  相似文献   

2.
带孩子到山下看风景,我们共同欣赏美好大自然的种种惠赐之后,我总爱指着山巅的白云、蓝天、飞鸟,让孩子遐想山的那边有些什么,孩子就有了登山的兴趣,就有了登临山那边看风景的渴望——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不仅开阔孩子的眼界,也开阔孩子的思想和心灵,大自然更有其丰富的哲理,有知识,有启迪,大自然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4.
活动设计思路山对于山城重庆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诗歌《山和孩子的对话》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诗,但山对幼儿来说充满了神秘。作品以对话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分析作品蕴含的教育价值与难点,我把重点放在了情感的引导上,使幼儿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苏晓芬 《家庭教育》2006,(11X):50-51
秋天来了,请带着你的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孩子共同倾听大自然的秘密; 每天临睡前,请和孩子好好聊聊,听听他们的心声; 当孩子犯错误时,请注意你“教育”的措辞。  相似文献   

6.
郁霞 《贵州教育》2014,(5):18-20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地描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三味书屋是禁锢孩子的牢笼,而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道出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大自然给予孩子的快乐。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木也 《父母必读》2023,(10):52-57
<正>每一个孩子,因为最接近本真的状态,离大自然这个源头更近,与自然本来就没有任何隔阂。大自然的诗歌里展示、书写的万物,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跟它们亲近。大自然是开启孩子与万物对话的一把钥匙,如同新晨的露珠,滋润着孩子刚醒来的眼睛,又如同夜晚的月光,披在每一个做梦的孩子身上,让他们继续飞翔。  相似文献   

8.
山的那边     
带孩子到山下看风景,我们共同欣赏美好大自然的种种惠赐之后,我总爱指着山巅的白云、蓝天、飞鸟,让孩子遐想山的那边有些什么。孩子就有了登山的兴趣,就有了登临山那边看风景的企盼——当我们把孩子带进各种各样的商店,用金钱和点头去满足孩子各种喜好,给了孩子每一个充满阳光和欢笑的日子,我们是否告诉过孩子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个孩子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甚至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玩具,他生下来只好玩着石  相似文献   

9.
张萍 《早期教育》2004,(11):14-15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大自然就像一幅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来享受一下野外的乐趣吧!精心准备的秋游一定会令你和孩子感到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0.
老舍先生不仅学问大、文章写得好,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其精髓可供后人借鉴。一、主张孩子“崇尚大自然”。老舍先生喜欢孩子尤其喜欢乡下孩子,虽然他们贫穷甚至有些脏,但是他们纯朴、忠诚、讲义气、人格高尚,而且懂得大自然的许多奥妙。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贴近大自然。二、孩子“宜多玩耍”。老舍先生非常珍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情,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东西,万万不可被大人们扼杀。他主张孩子“宜多玩耍”,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以及“少年老成”那样的孩子。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  相似文献   

11.
尊重孩子是让孩子尊重别人的最好教育。一个人若从小品尝不到被尊重的感觉,长大了也不会懂得尊重别人,也不会去尊重社会的规范。———约翰·洛克许多父母都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发愁。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由于孩子不知应该将精力往何处用造成的,这是精力的一种浪费。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他们就无暇干坏事了,而且接触大自然能使孩子的心地高尚。自古以来和大自然感情融洽的人都不是坏人。———约翰·洛克漫画教育格言·洛克系列@李波  相似文献   

12.
父亲曾在海参威国立远东大学汉学系执教,天天同俄罗斯人打交道。他回国后告诉我们说.俄罗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大自然、习惯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让孩子经受风霜雨雪和严寒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郭春洋 《学前教育》2023,(12):14-15
<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是天性使然,并不需要后天培养,而需要尽心保护。所以父母要做的是顺着孩子的好奇,鼓励他对未知进行探索,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素养的启蒙与培养。1把大自然当做“大大自然角”,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幼儿园班级里大多会有一个区域叫做“自然角”,那里其实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目的是给孩子在园期间提供一个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机会。从这点来说,家长日常可以多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踏青、探险,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和孩子一起饲养小动物,把大自然当做“大大自然角”,追随孩子的目光所在,引导孩子有目的、  相似文献   

14.
遥远的四季     
现在的很多孩子,是不是对大自然很陌生?是不是很少感受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不是眼睛里面只有楼房、汽车和五花八门的商品?我想告诉你,在这一切的背后,支撑着我们生命的,却是天地自然。  相似文献   

15.
晏红 《母婴世界》2014,(5):116-117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孩子智慧的源泉,它的千姿百态,无穷的变化,吸引着富有好奇心的孩子,为启发孩子的智力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清艳 《山东教育》2004,(23):46-48
夏天,漫山遍野绚丽多彩,鸟语花香。我们幼儿园离山林很近,所以我经常带孩子们出去走一走,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城里的孩子是否已经远离了大自然?他们是否已经很难领会大自然的壮美神奇?固然,城市中有钢筋水泥的建筑,有霓虹灯,有柏油路;但城市也不公园,绿地,有绿意葱茏的郊野和四季变换的天空。只要带领孩子们去认识、去感受,他们一定会体验到自然的和谐和美丽。《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克奈尔是当今世界上最受人尊重的自然教育家之一,他认为此书为孩子提供令人兴奋的体验自然的方式,培养他们对周围民办的爱与尊重。 我们从中摘编了比较好操作的一部分,希望父母和孩子共同走入大自然,去领略自然和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8.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0,(11):97-112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吧!在快乐的游戏中与孩子一起认识和感受叶子的美丽,发现种子的秘密! 玩累了。还可以在小河边捡小石子玩玩。叶子.种子.石子,一些大自然中简单常见的小玩意儿,带宝宝收获一个快乐而缤纷的秋日!  相似文献   

19.
孩子天生对大自然有一种亲近感,让他们学会和大自然对话,他们会感到其乐无穷的。从这点出发,我设计了三次说写训练,说说他们眼睛里的大自然,写写童话体裁的“豆腐干”作文,孩子们感到轻松、愉快,非常喜欢。一、妙语导入激趣教师每次说写训练前的导入语,是否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并激发其参与兴趣,是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交代任务”式、“下达命令”式、“强调重要性”式的导入语是孩子厌烦的,而且心理紧张,训练还未进行就感到困难重重,毫无兴趣可言,特别是当写作过程变得颇为费力,甚至令人迷惑不解时,孩子产生厌恶或逃避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山”文化李玉中国山的气势中国山的情怀中国山的喻譬性中国山的书香气中国山的宗教色彩中国山的仁智之象山,“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是土石的集合体。山,大自然的骄子,“造化钟神秀”,是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地方。山,与人类文明事业的兴旺发达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