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教学的组织代丽君代亚斌讨论教学法,是根据课文要点拟定讨论课题,大家研究探讨,切磋琢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分为讨论的准备、讨论的组织、讨论的总结等步骤。本文侧重谈谈讨论教学的组织。课堂讨论教学必须严密组织,否则就不能达到讨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讨论目前已应用得相当广泛,教师在遇到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应用课堂讨论。但是,目前课堂讨论的效果却不容乐观,比如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不深入、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本期我们将“放大镜”转向了课堂讨论,希望能通过几位教师的课堂讨论经验,从教师在讨论中所扮演的角色、讨论应用的契机、讨论的方法等方面,为其他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谌业锋 《四川教育》2006,(11):27-27
成功的课堂讨论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策略:(1)捕捉和创设讨论契机。课堂讨论要及时捕捉契机,错过良机,就要影响讨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及时捕捉讨论的契机,如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开展讨论,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开展讨论,在学生提出普遍关心的问题时开展讨论。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设课堂讨论的契机,特别是在教学的重点处、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和知识的关键处开展讨论。(2)采用机智的诱导和点拨。课堂讨论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讨论,使课堂讨论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这就要求教师必…  相似文献   

4.
课堂讨论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积极有效的讨论能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包括理解性讨论、探究式讨论和辩论式讨论,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采取相应的讨论方式。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使讨论积极有效,使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5.
讨论是现代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安排学生讨论时,要注意关注讨论的问题的切入点,关注讨论的问题的设置,把握讨论问题的时机,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关注交流平台的设置,关注问题讨论后的交流、点评与升华。  相似文献   

6.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教学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目前数学课堂讨论出现了很多问题。应精心设计讨论问题,采用灵活多变的讨论形式,共同商讨,充分准备,制定讨论规则,严肃课堂纪律,注重讨论内涵,重视思想启迪,使小学数学课堂的讨论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7.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思想品德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符合新课程以人为本理念。为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堂讨论的整体功能,我们在教学中应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契机。一、善于捕捉课堂讨论的契机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契机,直接影响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但是,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讨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源于教学需要。因此,教师要在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善于捕捉时  相似文献   

8.
【编辑观点】对讨论目标、讨论话题、讨论情境、讨论结果的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讨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仅仅强调讨论的预设,缺乏课堂的生成,讨论则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得不到充分的彰显;单纯依靠讨论的生成,缺乏话题的预设,讨论则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可见,无论是固守预设,以此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还是不顾预设,舍此跟着学生的感觉走,都会制约讨论的效果。有效的方法是,以预设为讨论奠基,让生成为讨论添彩。讨论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讨论,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为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呈现出与传统教学不同的追求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讨论目标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讨论过程的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讨论结果的合作性和独创性相结合。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时,应提出贴近学生的讨论主题,留足学生讨论的准备时间,指导学生讨论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反思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金传宝 《中学教育》2011,(3):104-109
课堂讨论是美国中小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明确课堂讨论的目的,充分认识课堂讨论的重要性,了解课堂讨论的类型及其优缺点,掌握必要的课堂讨论技术,及时发现并杜绝不利于讨论有效进行的现象等是提高课堂讨论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课堂讨论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讨论内容、讨论形式与讨论时机是课堂讨论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挑细选,把握讨论内容的"精度";"掌握火候",把握讨论时机的"准度";精心组织,把握讨论形式的"效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课堂讨论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在生本教育实践的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中的讨论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讨论的形态不同而已。尤其是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人人参与讨论,只要是学习的需要,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的。因而郭思乐教授提出,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因为课堂的讨论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人人参与,也回归了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回归了教育的本体——学生。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学历史基础知识问题”的讨论,在本刊开展以来,各地教师踊跃参加,讨论也逐步深入,不少学校的教研组以及一些省市教研机构还组织了座谈和讨论。为了使这一讨论进一步深入并交流讨论情况,请大家继续投稿发表意见,特别希望各地教研机构能推荐一些文章,或将所属地区讨论情况写成报道寄给本刊。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讨论是最为体现互动价值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讨论目标,优化讨论小组的分组方式,巧妙地安排讨论时机。作为教师,在给与学生充分讨论时间的同时,要适当的参与讨论,使得通过独具匠心的讨论交流,激活课堂的智慧与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正文献报告指出,4名成员组成的小组最适合讨论。随着人数的增加,学习者会习惯于控制讨论的走向。由于设定自由度的高度不同,会极大地影响到讨论的效果。因此,根据引入讨论的目的来设定课题自由度是非常重要的。讨论活动的目的。课堂教学中引进的讨论活动,可以分为如下几个要素。讨论力:分为技术侧面与态度侧面。要有效地决策、解决论争、形成合意,基本的"讨论力"的习得是不可或缺的。问题解决:在讨论中往往会采取从多种选择之中选取一个的形态。在决策中,可以分  相似文献   

16.
讨论,是数学的一般方法,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为全体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能够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人思考的无限空间。要想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讨论方式和艺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等的频率和效度。下面对讨论方式谈几点认识:一、精选讨论的内容选择讨论的内容必须遵循两点:一是选择讨论的问题的难度要适度,问题应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新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了,学生体会不到讨论的价值,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但讨论的问题太难…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对教师来说,指导课堂讨论是难度较大的教学工作之一,有效指导课堂讨论并保证课堂讨论成功是一门教学艺术。笔者认为,不管什么课堂,不管课堂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要使课堂讨论活跃而不致于沉闷,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曾庆兴 《文教资料》2010,(18):149-151
本文主要从课堂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出发,讨论了课堂讨论的相关细节,教师应把握的"组织—调控—评价"三个具体层面。首先,需要重视课堂讨论的组织,宏观组织方面教师应该营造整体氛围,确定讨论整体目标;微观组织方面教师还应该关注讨论准备和分组。其次,教师应该合理地实施课堂讨论的调控,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并关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拓展。最后,教师还需要处理好课堂讨论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本文试从讨论团体的组织、讨论内容的选择、讨论进程的调控和讨论结果的反馈四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课堂讨论的实效,优化政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某些问题开展讨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开始,我们对学生讨论有两个担心:一是怕讨论不起来;二是怕影响教学进度。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讨论发生了兴趣,他们能积极发言。讨论形式有:同桌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不少学生说:过去老师讲,听得懂,容易忘;现在讨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