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生涯中,他十分重视对人的培育工作。为此,他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大量关于人的培育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曾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产生过重大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就今天而言,研究孙中山的育人思想,同样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民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政府所关注的大事。中国近代以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民生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在新世纪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1924年8月21日,孙中山向广州农讲所的毕业学员围绕“耕者有其田”致训词。本文以此训词为视角,了解孙中山晚年关于“耕者有其田”的具体主张,是希望通过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动农民参与革命。而“耕者有其田”的本质含义,学界尚有争议。但从训词中可见孙中山的理想做法,是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耕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孙中山希望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在近代中国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相似文献   

4.
论孙中山对欧美民主政治学说的吸收和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在吸收借鉴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研究分析欧美民主政治学说对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影响以及孙中山对欧美民主政治学说的吸收和改造,对我们深刻认识民权主义的实质及其学术价值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近代,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变化空前深刻,诸矛盾和斗争复杂激烈,因而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转折、变迁时期。目前我国体育史学界摆脱其它学科的传统习惯,把中国近代体育史的年代定为1840年至1949年。这不仅是为了遵循1957年国家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在制定编写《中国体育史》的工作计划时提出的“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近代史”这一正确主张,更主要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志士们曾掀起过一个尊黄运动。其表现为:尊黄帝为人文初祖,主张采用黄帝纪年法;歌颂黄帝,祭祀黄帝,并以此为旗帜,号召民众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力求以黄帝的大道精神来确立中华文化的根本基础。尊黄运动的文化意义在于: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觉意识;加速了以儒家学说为支柱的封建文化体系的崩溃;促使孙中山及其辛亥志士们思想主张的形成,更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尊黄运动使长期不为人们重视的黄帝文化超越了整个中世纪而在近代得以新生。  相似文献   

7.
刘杰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4):85-87,132
孙中山货币银行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张通过"钱币革命"建立现代货币本位制度,同时在其革命生涯中积极推行银行建设主张,并进行积极的实践,形成了其独特的货币银行建设思想。这些主张和实践都推动了近代货币银行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涌现出的几种思潮关系甚深,受其影响也比较大。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影响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几种社会思潮进行分析,认为:1)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使体育向教育领域延伸,催生了学校体育的发生;2)军国民教育思想推崇"尚武",促使了中国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民主与科学思想完成了学校体育由单纯的体操课向双轨制的过渡;3)实用主义思潮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形式,促使学校体育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的这几种社会思潮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也就不近相同,其发展规律对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探寻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建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体系时,面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套颇有见地且对今天仍有价值的理论和主张。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才能得到改造和发展。从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历程来看,能否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其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进程和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严丽 《阅读》2013,(12):19-19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观并不具有实在意义,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的社会观首先从现实及文化角度发出追问,进而转向寻求在某种信仰支撑之上的解决危机、塑造辉煌之路,这是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社会观的总体表现与进程。  相似文献   

12.
宗族组织是中国乡土社会较为普遍的社会组织,它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在近代这一社会组织延续下来,对社会,尤其是广大乡村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对近代社会宗族的历史渊源、内在结构、社会作用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和了解,有益于深化对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也是近代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秋瑾与体育     
秋瑾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女革命家,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她为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而英勇奋斗。自觉献身的精神,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崇敬和怀念。孙中山先生赞誉她为“巾帼英雄”,吴玉章同志则称她为“中国妇女的楷模”。她短暂的一生,尤基是投身革命后的几年时间里,她的生活和革命活动同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对时代文化精神的文学表达,作者通过文化批判的方式极其深刻的表现了此时中国的文化生命方向,其描写的家族悲剧同时也是此时我们民族文化生命的真实写照。此外,《红楼梦》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依然具有深刻的揭示作用,中国文化精神仍然面临着返本开新的历史任务,中国文化如何自觉依然是摆在今天国人面前值得深思的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无数优秀儿女,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发起的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他们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充分说明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民族资产阶级不是中国的领导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都自动地退出了中国的政治舞合,中国的前途何在?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6.
朱志军 《阅读》2012,(12):18-18
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国革命的旗帜”,他最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一生为之奋斗。1866年,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他曾化名中山樵,后来就叫孙中山。  相似文献   

17.
潘书平 《阅读》2015,(10):19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这与我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曾说:"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任临时  相似文献   

18.
为唤起民众,实现民众从"臣民"到"国民"的转变,孙中山以政治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国民教育,并以宣传作为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孙中山关于国民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几个方面来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国民素质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曾纪泽是中国近代社会杰出的爱国外交家,是走出国门在外交实践中探求西学以谋强国的少数优秀中国人。他提出的中国当“采西学必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的主张,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的体育思想应视为教育理念之先:强国保种、提倡军事体育,重视传统体育、学习现代体育,亲身实践.持之以恒的体育思想表现出了爱国主义、民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时代特点.推动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促进了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