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是一位拥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三族血统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不同时期的湘西苗族书写,因其创作时关注点的转换、生存处境的改善以及社会思潮等外部环境的变迁而各具特色。论文以沈从文北京初期~((1))文学创作中呈现出的湘西苗人的宗教信仰、生存境遇为切入点,管窥湘西苗族的民俗文化、湘西苗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北京初期的沈从文对湘西苗民的心态,借以探究沈从文北京初期湘西苗族书写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一位出生于清末民初的苗族人.湘西苗族的社会变迁与苦难历史以及沈从文苗族血统的迷瘴,对于作为文化人与文学家的沈从文民族心理的形成及走势,构成了既潜在的同时又具有某些决定性的影响.而沈从文的苗裔血统,使得沈从文经常在文章中表露自我民族身份、夸耀自己健康的苗人血液以及对苗族人民所受的种族压迫而鸣不平.沈从文为文则要尽可能地表现出其笔下主题、题材、人物等等的民族属性,精心地营构健康的苗寨人生形态.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侠义叙事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湘西苗文化是沈从文的文化自觉,对其文学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苗族生命伦理观念决定了作品中侠客义士的血性冲动,在行侠仗义的价值追求和理性原则上与中国传统侠文化不太一致;面对危机中的大中华民族和苦难中苗族的民族立场选择,决定了侠义叙事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4.
具有苗族血统的沈从文,在其青少年成长和人格趋于成熟阶段,明显受到湘西苗族生活环境和苗族文化传统的多方影响.当后来的沈从文主动以文学方式反映他的故乡题材、以较理性的思维认知和评介本土文化时,湘西苗族文化作为他关照和反映的一个对象就显得十分自然.于是,沈从文通过自己的文章知识评介和文学作品建构,形成了对湘西苗族文化为主打的一种传播行为,尽管这种传播及其贡献在目的性、体系性、丰富性等方面同沈从文的整个文学世界创造与物质文化史研究成果相比较,显得不是特别突出,但对它作出必要的梳理和评价,就沈从文的研究视角而言,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讨.另外,对民族文化的一大传承前提就是传播,所以,沈从文对苗族文化的传播亦即是对苗族文化传承上的一种贡献,对于这种贡献人们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创作初期,苗族形象作为“他者”和“异类”进入沈从文的作品。其后,他取苗族本位立场,写出了一系列浪漫的苗族传奇,把苗族文化作为他笔下湘西世界的存在依据和支撑,并演绎了苗汉文化之间丰富而有张力的对话与冲突。1933年以后,沈从文逐渐放弃了苗族立场,苗汉文化二元对立的格局解体;他上升到全体的“中华民族”的高度,力图对近代以降,文化守成主义思潮中滋生的本土立场和民族意识进行诗性的概括和整合;“匿名”借用了苗族资源后,他在《边城》中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三十年代末及四十年代,在战争背景中,沈从文以主体投入其中的方式思考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从下层民众、自然及沉思考的内心找到“生命”的能量,为民族和国家的浴火重生提供精神资源,对“中华”实现了彻底的归依。  相似文献   

6.
苗族民歌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苗族先民为生存而不断奋斗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灾难一直是民歌中的主题思想,反映着苗民在条件恶劣情况下的斗争历程,表现苗民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7.
苗族民歌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苗族先民为生存而不断奋斗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灾难一直是民歌中的主题思想,反映着苗民在条件恶劣情况下的斗争历程,表现苗民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的突出特点,是对苗族的书写。而这种苗族书写表现在既诉说了苗族的生存苦难,又对苗族文化进行了阐释,还高度赞美了苗族人民美好的精神品质。这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苗族特色,表现出沈从文对苗族生存命运的关照,也凸显出他作为一位苗族作家自觉而鲜明的身份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小说与苗族盘瓠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从文在湘西苗乡长大,且自身有着苗族血统,他的小说创作深受苗族盘瓠崇拜的影响。作为盘瓠崇拜实体的狗是沈从文描写得最多最鲜活的动物,他笔下的狗或是男女性爱的隐喻,借其雄强的生命力来对抗现代都市男性的“阉寺性”,或是湘西苗族文化的守护神,抵御外来文化对苗族文化的冲击。盘瓠崇拜赋予了沈从文小说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沈从文不可回避的,其对苗族盘瓠崇拜的叙写不同程度地涂抹了一层汉文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论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理解沈从文作品中所蕴含的与同时代不相谐调的另类因素。沈从文审美感受和审美表达的“原人”特色,代表了某种人类被都市现代文明磨损消耗以前的对待自然的本真方式。这不仅使他笔下的“长河”生态呈现出人与自然多层次和谐的生态美,而且还处处表现出深刻的生态智慧。生态批评对沈从文的追认,其合法性根源埋藏在苗族民间传说赋予沈从文平视有生无生的民族无意识。民族无意识中所包含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精神基调,决定了沈从文的创作必然超逸出“五四”新文学的人道主义范畴,从而使沈从文作品的人道关怀表现出了有别于时代主流的别样面貌。  相似文献   

11.
试论苗族刺绣图案中的文化象征蕴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金砂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19-21,25
刺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苗族刺绣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苗族的历史、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审美倾向等一系列的文化信息,体现了苗族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研究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族形象,便可了解,苗族文化是沈从文作为湘西代言人与外界对话的依据和支撑,“湘西的真正特色是苗族文化;在处于优势的汉文化与劣势苗文化冲突的历史背景中,沈从文在确定自己民族身份时反映出深刻矛盾:中期他说自己是苗族,后期又说自己是汉族。沈从文后期创作中,“隐瞒”民族身份是一个普遍现象,他采取的策略是用地域性消解民族性,用地域的存在瓦解民族的存在。在“五四”东西文化碰撞主潮中。沈从文所呈现的苗汉文化对话的极其复杂的形式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苗族的“死丑(Das jiad)”“死好(Das rut)”二元界分之死亡习俗的形成,是苗族类植物形态生命意识衍生的结果,也是苗族人民追求和平、回避战争,追求生命完美的文化表达。然而,这种表达作为一种默认了生命价值标准却直接导致了苗族文化价值体系中对英雄的抛弃与拒绝,并间接地成了这一族群战斗力自我抑制的文化“枷锁”。  相似文献   

14.
习俗是一种行为化了的文化形式。习俗对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苗族的习俗相当完整和古老。习俗对于苗族来说 ,它的作用比汉族或其他民族要大得多。苗族基本上是一个“风俗统治”的民族 ,传统的习俗渗透在它生活的各个方面。苗族的生活习俗最突出的是服饰。苗族的婚姻习俗共同特点是通过歌舞的形式用集体交往的方式来进行情感交流 ,作为择偶的手段和方法。苗族的生产习俗、丧葬习俗、节日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7,(3):36-43
学界以小说中的湘西作为认识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的根本,易以偏概全。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自己从军期间参与苗民屠杀的记忆抵制与选择性遗忘书写想象湘西,回避了发生在湘西的暴力历史,随之施暴者的罪行和受害者的悲剧被遮蔽了,从而完成了湘西想象。这样的书写使得沈从文的创作以揭开湘西苗族同胞的苦难历史的名义开始,同时也以掩盖湘西苗族同胞的苦难历史告终。  相似文献   

16.
苗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灿烂的苗族文化,苗族蜡染就是其中的一种。苗族蜡染的图案丰富多彩,不仅有几何纹样,还有许多自然纹样,这些自然纹样多数采用了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牛等作为艺术图案的原型。苗族蜡染不仅图案造型优美,还表现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自身的审美特点。同时,这些图案纹样的取材与苗族本民族的图腾意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苗族蜡染的图案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先的崇拜,充分体现了人与生命相联结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兼论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小说中人性-生命体系的本质是它的非理性和原始性,即以湘西原始性为 核心,融合了传统儒道释思想的非理性精神。沈从文在此基础上,提炼升华出新的民族性格。沈 从文的小说创作还客观上呈现了中国由不同民族间的紧张对峙走向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的过 程,以及新的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新民族性格的塑造,在创建现代民族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找到 了合理的和最后的归宿。沈从文小说在故事、时间因素的利用,客观化和象征的追求等方面,为 中国现代小说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沈从文小说是中国现代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 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8.
走近苗族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其中贵州的苗族人口最多。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足迹遍布五大洲,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黔(贵州省的简称)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人口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的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的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请小朋友们和…  相似文献   

19.
苗族服饰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它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再现。苗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通过服饰展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情爱信仰、原始而古朴的图腾意识及生命感悟。苗族服饰不是简单的民族工艺品,而是积淀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趋同的今天,让苗族服饰在保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美术工作者们的应尽责任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是一位出生于清末民初的苗族人.湘西苗族的社会变迁与苦难历史以及沈从文苗族血统的迷瘴,对于作为文化人与文学家的沈从文民族心理的形成及走势,构成了既潜在同时又具有某些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相当长久的人生道路上,沈从文为文则要尽可能地表现出其笔下主题、题材、人物等等的民族属性,精心地营构健康的苗寨人生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