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化学动力学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化学动力学的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化学动力学到微观化学动力学的过渡。1 化学反应动力学宏观化学动力学主要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温度、压力、浓度、辐射、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宏观动力学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质量作用定律,考察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A bB…→产物R=k/n……(1)  相似文献   

2.
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的科学。动力学研究无论在生产实践上或科学理论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化学动力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了解反应的速率,了解各种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力、介质、催化剂等)对反映速率的影响,从而给人们提供选择反应的条件,掌握控制反应进行的主动权,使化学反应按我们所希望的速率进行。例如合成氨的反应,按热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3.
在pH9.00-11.00的水溶液和Brij35,TritonX-100,SDS,阳离子和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及小分子离子液体中,本文研究了氯化血红素(Hemin)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酚红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Hemin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氧化甲酚红的反应速度,表面活性剂胶束微环境对该模拟酶氧化反应体系有较大影响,Brij35,TritonX-100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出禁阻效应,而SDS则表现出加速作用.阳离子和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使反应几乎不能进行,小分子的离子液体对反应有抑制作用.探讨了反应的机理以及溶液酸度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有关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溶剂极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特异性溶剂化作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特定反应在指定溶剂中的反应动力学,将决定于那个反应中占优势的溶剂化类型。  相似文献   

5.
用NaClO_2/尿素复合溶液在自制的喷淋塔中进行SO_2和NO脱除实验,考察了温度以及烟气初始浓度对SO_2和NO气体吸收速率的影响,从而对其进行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确定了SO_2和NO反应分级数、速率常数与表观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NaClO_2/尿素复合吸收剂对于SO_2和NO的脱除过程存在快速、慢速两个反应区。在快速反应区,SO_2的反应级数为1,20℃和50℃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128 s~(-1)和0.315 s~(-1),活化能为23.62 k J/mol;NO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4,20℃和50℃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78和7.21(mol·L~(-1))-0.4·s~(-1),活化能为10.87 k J/mol;在慢反应区,SO_2、NO的反应级数均为0,SO_2在20℃和50℃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422和0.677μmol·L~(-1)·s~(-1),活化能为12.4 k J/mol,NO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6.7和18.7 nmol·L~(-1)·s~(-1),活化能分别为2.96k J/mol。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东北常见木材剩余物在高纯N2条件下的热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粒径和升温速率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应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木材剩余物的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y(α)-α主曲线法选择最概然的动力学机理函数,建立热解模型,同时计算相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木材剩余物的热解动力学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试样的热解曲线向高温侧偏移,失重速率曲线的峰值升高,峰幅变窄,呈尖高状。在20目和80目范围内,粒径对木材剩余物热解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液相催化氧化法制备邻羟基苯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醋酸钴、醋酸铜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用纯氧液相催化氧化邻甲酚制备邻羟基苯甲醛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对比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邻甲酚=15:1(摩尔比),催化剂为邻甲酚质量的1%,搅拌速度500dmin,反应时间10小时,反应温度为80℃,反应压力6kg/cm^2,氢氧化钠:邻甲酚=3.5:1(摩尔比),收率接近80%。产品纯度可达99.5%,邻甲酚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可以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合成方法以及其酸液变粘机理。通过酸岩反应实验建立变粘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进行60℃变粘酸与碳酸岩动态反应实验时,酸液浓度在10%左右,反应速率出现峰值,变粘酸粘度随着盐酸浓度改变对反应速率影响很大;变粘酸在酸岩反应的整个浓度范围内反应速率与浓度不呈线性关系,并求出了5%~10%、10%~15%、15%~20%三个浓度段反应级数以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超声催化TiO2降解甲基橙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波频率、输出功率以及单双频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单独超声反应速率常数为k1=0.001544min-1,普通锐钛矿反应体系速率常k2=0.003225min-1。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超声频率为25kHz,功率为55W时,甲基橙降解效果最佳,双频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量了I2挥发I、-在酸性介质中被溶解氧氧化的动力学过程,着重研究了容器形状、溶液体积、KI浓度、温度等因素对I2挥发速率的影响以及溶液酸度与I-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研究表明I2挥发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I-的氧化为表观零级反应。通过大量数据和图形,形象直观地从定量的角度阐述了碘量法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以碘化钠替代碘化钾与过二硫酸盐反应,探讨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及活化能.在此基础上,将该实验进行微型化研究.结果表明,微型化后的实验结果不仅与常量实验一致,而且大大节约了药品,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以碘化钠替代碘化钾与过二硫酸盐反应,探讨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及活化能.在此基础上,将该实验进行微型化研究.结果表明,微型化后的实验结果不仅与常量实验一致,而且大大节约了药品,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经典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中对不同的硼掺杂金刚石薄膜(Boron-Doped Diamond,BDD)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测试,研究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其动力学特征,判断电极电催化活性的高低。研究发现,硼掺杂体积流量在1~15 m L/min范围内制备的4个BDD电极的可逆性和电催化活性顺序为10 m L/min15 m L/min5 m L/min1 m L/min,与前期有机物降解实验得到的结果相一致,说明采用循环伏安法可以快速便捷地判断电极的催化活性。对最优的BDD电极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传递系数α=0.426,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k~0=1.19×10~(-3)cm/s。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手持技术仪器测量过氧化氢分解时所引起的压强变化.通过实验比较了二氧化锰、马铃薯或干酵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对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催化剂的用量能提高分解反应的速率,增大H2O2溶液的浓度也会加快分解反应速率.对反应速率进行了线性拟合,建立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在稀HNO4介质中,Co(Ⅱ)对高碘酸钾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具有阻抑作用,且阻抑反应的强弱与加入Co(Ⅱ)离子浓度成正比,由此建立了阻抑甲基橙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o(Ⅱ)的新光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最佳实验条件,吸光度为502nm处,阻抑反应吸光度(A)与非阻抑反应吸光度(A0)的差值△A与钴(Ⅱ)质量浓度在0.003-1.0μg/25 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981×10-10g/mL。测定了动力学参数,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3.24 kJ/mol,在80℃下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6.70×10-4/s。该方法可用于药用VB12针剂中痕量Co(Ⅱ)测定,回收率在97~102%之间,符合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酸催化的快速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一系列不同La3+掺杂量(x=0.01%~3%)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在太阳光条件下,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行为,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和La3+掺杂量对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用量和La3+掺杂量的不同而不同,均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催化剂投加量为1.5g/L,La3+掺杂量为0.5%时,测得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2.1.×10-2mg(L·min)-1,反应120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1.55%.  相似文献   

17.
乙酸乙酯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常压下,以乙酸∶乙醇=1∶1.5(摩尔比)为反应物,氯化铝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用量条件下合成了乙酸乙酯.实验测定了反应体系中乙酸的浓度,以乙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得出在温度相同条件下,催化剂在一定范围内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在催化剂用量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的用量不会影响活化能值.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铝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活化能为44.23 k J·mol-1,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r=540 905.57 e-44.2/RT(cAcB-0.25 cCcD).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严格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推导,得到了(-糜蛋白酶催化三甲基乙酸对硝基苯酯水解反应相关的动力学参数的表达式,包括表观米氏常数KM、酶-底物络合物稳定常数K、催化速率常数kcat、以及基元反应步骤速率常k2和k3等。实验在25℃,pH=8.5的三羟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进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的动力学曲线。数据经过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得到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该参数与理论预测一致。该实验酶制剂价格低廉,活性稳定,实验方法简单,可作为本科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复杂反应动力学测量的一个很好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对一级可逆一连串反应动力学计算式进行了推导,并对这类反应的各种情况给出了动力学微分方程式,浓度积分式和测定速率常数的步骤。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核心概念。虽然中学教材讨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仍会遇到很多困惑。从鲁科版教材中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出发,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试图澄清一些概念,为该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