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业批语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次,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本作业特别乱。面对上百本作业,我本想匆忙地写上“重做”算了,可仔细一看,作业的内容除了疏忽所至的丢、落字以及字迹潦草以外,没有什么大错。于是,我便在这本作业上批道:“其实你很聪明,就是太粗心,你能细心一点吗?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当我再次批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同学的作业格外整洁,只有一处错误,我真是又惊又喜。于是我在他的作业上又写道:“原来你用心写的作业这么棒,老师相信你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很棒!”果然,隔日的课堂上他一改往日东张西望、精神涣散的习惯,而是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地思考问题,踊跃地举手回答,与从前真是判若两人。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快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李老师在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说:“担任五(1)班班主任之前,原来四(1)班主任冯老师就告诉他说:‘班上有一个最懒做作业的学生,作业+次有八次不做,老师对他进行重罚、批评。投诉其家长,都没有凑效,都拿他没有办法,一个班就是因为他一个人成绩不合格,评不上文明班……’”我接这个班教了一个星期,发现他仍然不交作业,这印证了冯老师的话。但是,也发现他很有个性,我不能再用冯老师这种“高压方法”强迫他做作业,而是以“表扬”的方法,治他的“懒病”。有一次.他又不交作业了,我不是批评他,而是耐心辅导他做作业,在分数上有所提高,给他尝到做作业的甜头,还表扬他:“某某同学很聪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做了,真聪明,如果他继续努力,成绩会提高的。从此以后我都是这样鼓励他。又有一次,我辅导他完成作业后,我又写一封信给他带回去给家长,他爸爸看完老师写来的表扬信,高兴地说:“阿强,老师在信中表扬你,说你近来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而且会做作业了,很有出息,老师佩服你。”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相信你会把学业学好,不会令爸爸失望的。”当听爸爸说完这封信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内疚,终于大哭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知错了。”  相似文献   

3.
我班有一位十分调皮的学生,父母、老师、同学对他都“头痛”。在教室里,他总是停不下来,上课打断老师讲话,下课捣乱同学做作业,还经常骂人打架,自己的作业通常写不完,而且交作业也不积极。这样一个学生对于我来讲也十分棘手,后来我找他好好谈了一次,初步唤醒了他那颗处于“冬眠”状态的上进心。他走时我送给他一个小本子,封面上写着“今天你进步了吗?”。要求他每天都要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获也要记下来,并告诉他我要随时抽查,连续凑满五个进步就可得到全班同学一次热烈的鼓掌表扬。他似乎有点不明白我的话,因…  相似文献   

4.
前言“瘦俊牛牛”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瘦俊牛牛”是他的网名。他呀!以现代的审美来看,是个标准的“骨感美人”,他自己也觉得“自豪”。他人酷,说话更酷,如果不信,你就来看看吧!一、佛法无边有一次上作业整理课。许多同学都写好了,可是我有一道阅读题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眼睁睁看到其他同学一个个交上了作业(怎么办?干着急不是办法。对了,抄!!)。抬头看看全老师,他正在专心致致地批作业。(哈!机会来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了一本别人的作业,刚刚抄了两个字,就觉得有个人影闪了过来,我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把别人的作业本压在自己…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在某县上“校长提高班”的课,讲到“评价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时,我曾提出讨论题:“您怎样写或是怎样指导老师给学生写评语?”有人说:“这不是太麻烦了嘛,老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注意每一个学生?给你讲一个秘密吧,我们写学生的评语是这样的,把学生分成优良中差四类,每类挑出一个学生写出评语,其他同类的照抄就是了,反正都差不多的。这样省事呀……”下面哄堂,但在笑声中我分明听出了许多认可。于是有些尴尬,为自己,也为我们的教育……“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史上颇令人惊奇的心理现象之一———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  相似文献   

6.
哈哈广场     
聪明的作家一位知名作家应邀去演讲,演讲结束时,作家请听众们提问。不料作家却接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王八蛋”三个字。作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通常我收到的纸条都是只写问题,不写名字。而这张纸条却只写了名字,而忘了写问题!字条上的署名是‘王八蛋’。”歪打正着大朋在小学任教,人长得高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会口吃。一次监考,他发现有一个同学在作弊,他气急败坏地指着作弊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9个学生站了起来。为什么不笑老师:“大家都在笑,为…  相似文献   

7.
让自信扎根学生的心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了一个实验 ,在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上随便划出几个同学 ,然后告诉老师 ,这几个同学经过观察和测试是智商特别高、特别聪明的学生。受到这番话的影响 ,老师总觉得这几个同学特别聪明 ,所以一直以对待聪明的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们。一年以后 ,这几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从“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看到 ,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有一位名人说过 ,一个人的失败 ,其实质是自信的丧失。随着21世纪的到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自信心的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郑晓边加宁,小笛姐姐将你的“命题作文”交给我回答,希望我的“答案”能够使你满意。你的故事使我想起了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的实验:他到一个学校对部分学生做“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被测者都是些普通的学生。8个月后,由于老师的期待,这些学生的行为果然表现出好的发展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数学老师对你进步的期待变成了你努力学习的自我期待,你又用好的实际行动加强了老师对你的关注与肯定,这种…  相似文献   

9.
一、你的课堂评价准确吗?例1: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可能就是聪明吧。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老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07,(5A):7-7
王凌老师是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的特级教师。他在市南湖二小兼课的班上有个学生,作业总是少做或是不做,老师一问起来,她就把头一低,说:“我忘记带了。”明知道她是没做,但王凌老师不当面揭穿,而是说:“明天补交吧。”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就注意观察这个学生。“我发现她上课发言,这就是闪光点啊!这就要立刻表扬!”于是在课堂上,这个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得到了王凌老师的热情赞扬:“这位同学真不错,反应快,说明你很聪明!”下课时,王凌老师走到这个学生跟前,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作业中都错用“末”和“未”。我采用让学生多次读、写的方法来使他们牢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当时是记住了,但下一次的作业中又分不清了。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区别这两个字。在一节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末”和“未”,接着说:“同学们,这对双胞胎长得太像了,我总是分不清它们,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帮老师辨别一下它们。”这下课堂可热闹极了,学生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小声讨论,有的指手画脚。终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是这样记的:‘周末短,未来长’。”我请他解释。“老师,‘末’下面一横短,我就…  相似文献   

12.
甜品小段     
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同时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她喊了十次都没人来领……“黄肚皮!黄肚皮!……”。“怎么搞的,人跑哪去了!……”最后,作业都发了,可还是剩下那一本,“还没拿到的人举手!”这时有个个子小小的女生举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黄月坡,老师……”爸爸帮我做的老师:“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学生:“不,爸爸帮我做的。”老师:“回去对你爸爸说,星期天他也要补课…  相似文献   

13.
理由     
刘为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逃课、打架、泡网吧……他的班主任有次找到我,问我对刘为同学怎么看?我想了一下,说:“刘为很正常呀,虽然上课有时不用心,爱写写划划,总算没违反纪律。”班主任叹口气:“要是他在别的课堂,也像语文课一样,他也就不是让我最头痛的学生了。”下课了,我找到刘为,问他:“你喜不喜欢读书?”“喜欢。”“那你为什么不上课?”刘为抬起头,有些不服气:“语文课我一直上了。”“但我听说你逃学。”刘为低下头去,默不作声。“刘为,你很聪明,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有成绩的。就我所知,你语文就不错。记得有一次,你的作文曾被贴在墙…  相似文献   

14.
我很敬畏我的班主任,因为他“整”学生的手段很特别。在一节班主任的数学课上,我很投入地玩起了刚刚买来的电子游戏机。课上完了,我玩得也很尽兴,老师竟然没有觉察,一节课风平浪静。发数学作业本的时候,我的作业本中夹着一张纸条,我傻眼了,因为作业本中夹的纸条是班主任的秘密“传票”,纸条上写着:“请你自己来交作业。”老师不愧有“神探”之名,学生们所有的“罪行”都在他的眼中和掌心。我有些害怕,不知班主任要如何处理我。中午,我拿着作业本来到办公室,班主任正埋头备课,我小心翼翼地在门外喊了声:“报告!”“进来。”我低头交上作业本…  相似文献   

15.
周杨根 《辅导员》2010,(13):125-125
"老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你笑。"学生的一句话使我心头一震,继而陷入了沉思。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节自习课上,学生们在做作业。因为是自习课,所以学生做什么作业的都有。作为班主任,不论他们做的是什么作业,我都要巡视一下。我看到有一个学生在制作手抄报,有一个小标题显然是写错了,因为我看到他制作的是“法治手抄报”,有一个小标题却写的是“序放”。我不解地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是预防。”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肯定,老师的一句“你能行!”、“你真棒!”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觉不自觉地将老师“你能行”、“你真棒”信息,内化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因此,我们要经常肯定孩子——你能行。记得上一学年,我班有个叫任萌的孩子,我发现她上课老走神,作业写得很潦草,单元测试不及格。我很纳闷,一个很聪明  相似文献   

17.
校园幽默     
《小学生》2002,(19)
用心做一天课上,小明正写作业。老师对他说:“用心做。”小明听后放下笔不写了。老师问:“你怎么不写了?”他指着胸口说:“您不是让我用‘心’做吗?”  相似文献   

18.
记得在给四年级四班的学生上课时,遇到这样一位从不交作业也更不想交作业的学生。一天,当我布置完作业之后,我看到这个学生趴到桌子上一动不动的。这时,我走过去弯下腰来用手抚摸着他的头并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浩浩,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怎么不记作业呢?”旁边的学生对我说:“闫老师,他从不写作业……”我根据  相似文献   

19.
“罗森塔尔效应”,源自一个“谎言”成真的故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前往一所偏僻学校考察,事毕,他在当地老师送上的学生名单上,随意地圈上了一些学生的名字,说:“他们的智商很高,将会大有出息。”事隔一年,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该校.发现他的预言已成事实:那些被圈选的学生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  相似文献   

20.
校园逸趣     
快吐出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化学分子式,然后问学生:“约翰,你来说,这是什么的分子式?”“是……是……”约翰嘟噜着,“它其实就在我的嘴边……”“那还不赶快吐出来,要知道那是盐酸。”历史考试历史考试时,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这个学生都答不出来。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老师最后问他:“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老师气急败坏地喊道:“克里斯朵夫·哥伦布!”这个学生拔腿就往外走,老师惊奇地把他叫住:“喂,你为什么要走啊?”“对不起,您不是叫下一个考生吗?”拜访耶稣老师在课堂上打了一会儿瞌睡,当他醒来时,他哄骗学生说:“我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