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21,(16):24-28
有首歌唱道:"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今天要介绍的这种石头尽管块头很小,却有人夸它是"石中皇后""天赐国宝,中华一绝",还有人称赞"世间万石她第一".它就是雨花石.这种石头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石头城,去探寻雨花石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石头爛成泥土地質学家告訴我們,到处見得着的泥土,是从石头爛成的。石头会爛成泥土,这似乎有点不能使人相信,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只是因为石头爛成泥土要化千万年的时間,从“人生七十”就算得“古来稀”的眼光来看,实在是迟緩得不可想象,所以便不容易發觉了。从石头爛成泥土,一方面是石头逐漸破碎成小塊,小粒直到極为微小的細粒。另一方面是石头里面的成分(其中大多是各种矿物鹽类),陆續从石头砵片里面分离出來了。这些分离出来,而又多少还留存在土壤細粒周圍的鹽类,也就是植物的养分来源。若是沒有这个“爛”的过程,而單單把石头打砵为細粒,植物就不会得到这些养分,植物也就長不起來了。但是这些鹽类并不能永远留存在泥土里面。等到天  相似文献   

3.
搞发明创造本身就是件苦差事,申请专利也不容易。要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来块石头,而且是自己搬起的石头砸到了自己,你说冤不冤?下文就是让你如何绕开申请专利时的石头。  相似文献   

4.
《罗丹论艺术》一书中说道:"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回归自然的环境,这也是新课程中所蕴含的新理念。石头画就是从农村孩子的实际出发,以石头为表现对象,以儿童生活的时代、生活及乡情为主线,以趣味教学为手段,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小石头"展现"大世界",尊重"石"的个性,在小小的石头上体现出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
恐龙的胃里惊现一百多颗石头!它们不是偶然吞下这些石头,而是有意为之。恐龙为何要吞吃石头?是为了帮助自己消化,还是为了吸取石头上的养分?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物、桥梁、涵洞、纪念碑等;使用过各种各样的石头制品。可以说,没有石头,我们将无法生活。下面不妨讲几种我们身旁石头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王洪鹏  高婷 《百科知识》2014,(11):49-51
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会唱歌,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有生命"的石头却并不罕见。硅化木就是一种曾经有生命的石头,它以特有的方式保存着大自然的秘密,也在人类的历史长卷中镌刻下独特的文化印记。硅化木是石化的古植物遗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石。硅化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  相似文献   

8.
视线     
《百科知识》2014,(11):I0001-I0001
正让相机跟随着你的视线,记录下那些美丽动人的山川地貌、民情风俗,还有那些千姿百态的和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请把作品寄给我们,只要生动、有趣、给人以感悟。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视线。作品请发到:bkzssx@126.com"奇迹石"是挪威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这块有5立方米大的石头卡在绝壁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到此一睹其神奇魅力。这块石头周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表面只有不到5平方米的面积,下面则是万丈深渊,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9.
张召良:我用法律为政府部门纠错通常说到民告官,我们最常用的一个比喻就是鸡蛋碰石头,不过不久前,在浙江有一位农民就是通过诉讼纠正了省政府的一次行政行为,我们来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份比较少见的判决书:在这份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的判决书中,被上诉人是淅江省人民政府,被上诉的法人代表是浙江省省长;而上诉人则是浙江奉化市的12位农民。判决结果是,“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应诉处于2005  相似文献   

10.
<正>到埃及旅游过的人们常常戏称"参观埃及的古代文明就是看石头",到了埃及,觉得果然如此,主要古迹都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其中最令人难忘、最值得一看的"石头"有三处:金字塔、狮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最常见的植物可能就是小草了,尤其是一年生小草,只有短短一年的生存期,却要忍受狂风暴雨,任万物践踏.但是,人们从小草的卑微中发现了它们的伟大和优势.只要见过从石头下面长出的小草,你就会认可,小草无比坚韧,身负千钧重压,也要顽强生长.  相似文献   

12.
心中顽石     
正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里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四十公分,高十公分。一不小心就会踢到它,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为什么不把那颗讨厌的石头挖走。爸爸说石头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在那里了,它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过了十几年,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他的媳妇很看不惯菜  相似文献   

13.
正"宅者,人之本",自古在人类的生活中,建筑就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项需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建筑不仅仅是指遮风挡雨的住宅,更是"石头的史书",它承载着不同时期人类的思想,演绎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时光的流淌。当代艺术史家杰克逊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然而,不管什么样的建筑都有其寿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不是生来就清白无罪的。”为了说明人类早期的狩猎生活内容,有的人类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还有的人类学家甚至作出过这样的形象比喻:原始人类生活的整个更新世,不断沿着一条石头和骨头的踪迹前进,石头就是人类的武器,而骨头则是人类的庖厨垃圾。人们用石头作武器,猎取各种动物为食,维持自己的繁衍生存。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有一棵小草把它身边拳头大小的石头给吃下去了,你会不会感到奇怪?会不会感到这完全不合乎情理?仔细想了一会儿以后,你肯定会说,如此荒诞的事情不可能存在。你说对了!如果告诉你是动物吃石头,你会感到奇怪和荒诞吗?换作是人呢?动物吃石头,完全不奇怪有些动物爱吃石头,这在许多人眼里还真不是什么新奇的怪事。但客观地讲,在动物王国里,真正爱吃石头的动物种类并没有多少,他们是动物群体里地道的“少数派”。观察发现,动物们吃石头并不是为了戏耍或逞能,而是有实际的内在需求。不过,不同种类的动物吃石头要满足的需求还真的大…  相似文献   

16.
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运动是个十分常见的运动。但是,鸡毛和石头哪个下落得快呢?自古以来,对于这个问题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人凭着直觉,认为同鸡毛相比,石头要下落得快些。  相似文献   

17.
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运动是个十分常见的运动。但是,鸡毛和石头哪个下落得快呢?自古以来,对于这个问题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人凭着直觉,认为同鸡毛相比,石头要下落得快些。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存在地球家园,石头和我们息息相关。石头筑就了锦绣大地,凝聚了山川灵气,奉献出金玉宝藏,养育着万物生灵。  相似文献   

19.
空空 《发明与革新》2010,(12):44-44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人类没有镜子,但人类还是用"土"办法看到了自己的身形,那就是在平静而清澈的水面上观看自己的倒影。后来,原始人类在打制石器工具时,发现有一种叫"黑曜岩"的石头,这种石头可以磨平照人,这就是所谓的"石镜"。  相似文献   

20.
石头似乎是大地上最不起眼的东西,到处都是,却从来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形容一个人呆板、木讷,常会说他“呆头呆脑的像块石头”。其实,石头也不全是“呆头呆脑”,毫无特色的呢,石头的性能千变万化,石头里的学问也十分丰富。有一些石头非常奇特有趣,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它能让温水“沸腾”200多年前,欧洲一位地质学家在野外考察,感到口干舌燥,随身携带的饮料已经用完,只得用水壶烧开水解渴。篝火刚点燃不久,壶里的水便开始沸腾,当他拿起水壶喝水时,却发觉水只是温的,根本没开。他把壶重新放在火上,水又马上沸腾起来,他感到很奇怪。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