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询问:"老师,您今天教的,我孩子都学会了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却很少听到家长问:"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能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做游戏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得开心吗?"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仍然在年轻父母的心中留有烙印,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读过一个寓言,讲的是天鹅、梭子鱼和虾共同拉一辆车,天鹅往天上拉,梭子鱼往水里拉,虾往泥里拉。尽管三者都很卖力气,但因为拉的方向不同没有形成合力,所以车一动也不动。这使我想到了对孩子的教育。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同样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等各个方面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就列举一些在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并做简要的分析,希望能给家长们提供些参考。“我们没文化,孩子就全交给您了,您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教师经常会听到家长这么说。殊不知教师联系家长的目的,就是想借助家长的力量,避免孤军…  相似文献   

3.
与家长交流,家长总是提出希望老师对孩子的阅读和作文要多加指导。我经常会问一问他们,孩子平常都读些什么书。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喜欢读一些网络作家或者少年作家的书,言辞中多有不满之意。其实,只要孩子肯读书就是好事,如果在此基础上能选择一些好书就更好了。很多老师会不定期地推荐一些名家名篇,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买书上也是毫不吝啬,一些专  相似文献   

4.
功夫在诗外     
<正>120分的中考试卷,作文就占了50分甚至60分,可谓"半壁江山"。作文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身为语文教师,我也经常被问道:"老师,作文总写不好怎么办?""老师,我们家孩子就作文不行,麻烦您一定多指导他(她)一下。"在学生和家长期待的眼神中,我俨然成了一株救命的稻草。我能理解这种期待,虽然大家都知道想要写好作文并无秘诀可言,但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期待有人能三言两语道  相似文献   

5.
老师:您好! 我女儿今年13岁,很不好沟通,鼓励她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她自尊.我现在对她真是束手无策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家长:您好! 在孩子青春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多家长由于不擅长沟通,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 在与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态,但要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举个例子,当女儿做了一些让您很生气的事情时,您可以对孩子说:"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场面:不论学生在校表现如何,学习情况如何,家长总会对我说“麻烦老师给管严一些”,似乎只要管严就一定会对孩子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些园长跟我谈到了一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有些家长经常抱怨幼儿园对孩子照顾不周到,不给孩子喂饭,不给孩子穿衣;而有些家长提出在幼儿园要多学些字,甚至有些家长要求幼儿园要多给孩子布置些作业,不然孩子总是玩,也学不着东西等等。我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还不理解,或者说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还缺乏一些联系。做了10年的幼教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老师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形成共识,教育行为步调一致,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取…  相似文献   

8.
正星期三的下午,拨通了孩子化学老师的电话,我轻言细语地说:"老师,您好!我是杨恒的妈妈,我发现孩子的化学还没有入门,您能不能给孩子一点指导,给我们家长一点建议呢?"没想到,老师冷冷地说:"你的孩子笨死了,开学两个月了,化学还一窍不通,我早已放弃了她,她应该读文科。"听完老师的一番话,我的内心似浇了一盆冰水,从头到脚凉透了。沉默片刻,我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多理解一下孩子,给孩子一份挣扎的权利吧。"匆匆挂断  相似文献   

9.
俞雪芽 《家长》2012,(2):41-43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有科学的规划,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老师,您好!我现在有个棘手的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您是否能给我些建议?咨询师:您说说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家长:我儿子今年上初一,让我闹心的是他学什么都没有长性,而且开始厌学了。  相似文献   

10.
俞雪芽 《家长》2012,(Z1):41-43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有科学的规划,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老师,您好!我现在有个棘手的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您是否能给我些建议?咨询师:您说说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家长:我儿子今年上初一,让我闹心的是他学什么都没有长性,而且开始厌学了。  相似文献   

11.
《中华家教》2011,(3):23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这些都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她一点爱心和同情心都没有。邻居家生活条件要比我家差些,我经常给他们家孩子一些零食,有次正好被我女儿看到了,她硬是从我手里把食物抢了回来,说不给别人吃。我说这些都是你不喜欢吃的,孩子竟然说她不喜欢吃也不能给别人。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我现在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呢?A家长:您好!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幼时家庭清贫,不希望孩子再像自己的童年一样,于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12.
场景一:"老师,孩子参加运动队训练,会影响学习成绩吗?""老师,孩子的父母不在家,孩子在家不听话,您帮我教育教育!""老师,课本上的知识都学不好,还需要读什么课外书吗?""前天,孩子要帮我洗洗脚,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谢谢老师,孩子懂事了。"……每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理解支持,有困惑不解,有寻求帮助,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在一次次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3.
我想给已送孩子入幼儿园或准备送孩子入幼儿园的家长们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做一个好家长。1.接送孩子时,真诚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向老师问好,既表示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这对促进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之中肯定会起积极作用:同时,又是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身教"和"言教"的好机会;还可以融洽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有利于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14.
<正>一堂课,对老师来说常常想的是能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很少考虑过学生能从课堂上带回些什么。一堂课在实施过程中,基于课堂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应以此为生长点,让学生体验思考和表达的快乐。"装傻"顾名思义就是明明懂的,却要故意装不懂。在生活中,我们不时要为一些事情装傻。在课堂上,一些老师也经常"装傻":"这是怎么回事,谁听懂了?""我不明白,谁能告诉我?"看似非常无味、无聊,但这是在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听懂,让  相似文献   

15.
小王是刚参加工作的幼儿园男老师,他爱孩子,也爱幼教工作。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男阿姨",尤其是男孩子们,他们可以跟着王老师在院子里撒欢儿地跑,做很多好玩的游戏。一天,小强的妈妈找到园长,说:"我想让小强在女老师的班里。小强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不是衣服脏了,就是有些小伤,还经常感冒。王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对小强也很好,但我觉得他对孩子照顾得不太细致。"您如果是园长,您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您是小强的家长,您会给孩子换班吗?(天津于淑萍)  相似文献   

16.
坚守     
正一个中年男教师,在某县初中工作,无论其英语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可以用"出色"来评价。我俩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常常给我聊他的班主任工作,聊他和学生的故事,当然,也聊他的一些苦恼。有一次他告诉我,他学校有一些老师收取家长钱物已经不再偷偷摸摸,能够收到家长的红包,竟然成了一些老师之间互相炫耀的话题。每年九月,办公室里老师之间就会互相问:"这次教师节收获还大吧?""怎么样?你班的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17.
每每进行完了家庭教育讲座,都会围上不少家长,向你诉说:"我倒是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了,也注意呵护孩子的自尊了,可老师不这样啊!孩子在学校一天到晚挨批评,老师老看着我的孩子不顺眼,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您说,我们孩子还能有自尊,还能有自信吗?""老师三天两头请家长,数落我们就跟数落孩子似的。您说,我们回到家能不着急?孩子能不挨打吗?"......看来,教师和家长有时还真的成了一组矛盾。教师和家长应该形成教育的合力,否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正在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因为,在教师和家长这…  相似文献   

18.
王红梅 《贵州教育》2009,(21):21-22
“我真诚地希望能和您成为朋友!“我把您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爱!”相信,当每位家长听到老师这样的一番话语时,都能感受到那份真诚与关爱。当我成为一位母亲后,更能体会家长们的心情和对孩子的那份爱。因此,在开展家长工作时,也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在家长工作中总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放 《山东教育》2002,(9):21-22
吴放老师:您好。我希望您能就如何优化家长工作给我们提一些建议。多年来,虽然我们一直把家长工作、家园沟通作为重要工作来做,但仍然时时感到来自家长方面的阻力,比如有些家长总嫌幼儿在园穿得少;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独立性常常怀疑,阻碍孩子独立性和自立、自理能力的发展;一些祖辈家长比较顽固,更难沟通。尽管我们园的老师努力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可大家总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使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幼儿园同步呢?晓文晓文老师:你好。很高兴能够与你分享一些我的看法。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每年都有家长开放活动,一来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二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座谈,使家长具有科学的育儿观。这是一次家长开放活动的实录。作为老师,我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关注着每一位家长,我能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最真实的爱。然而,我又深深地感受到家长的很多语言、行为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反而给孩子带来许多的困惑。所以,我把这些真实的片段记录下来做了客观地分析,希望我们能因此更好地来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