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杜绝虚假新闻,制度建设是客观保障,建立了相关制度,就等于建立了防范虚假新闻的防火墙和过滤网。而甄别真假新闻的流程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职业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在内,则直接影响甄别的效果。提高记者和编辑的职业素养,则是杜绝虚假新闻的主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林军 《中国广播》2011,(5):92-96
微博以其强大的新媒体特性和功能,吸引了无数网民。然而近年来微博上的虚假新闻也是层出不穷,不少影响恶劣的假新闻都来源于微博。在这些虚假新闻背后的助推者,却大多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本文就微博虚假新闻的来源路径和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扼并就如何从源头上杜绝微博假新闻的产生、传播以及如何建立防范应对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宁波电台新闻广播在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主流视角、民生情怀、时代印记、开放心态的频率定位为特点,在努力提升媒体境界,自觉抵制虚假新闻上作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和探索,进一步确立了新闻广播的媒体公信力,提升了媒体人的良好公众形象。一、在打造媒体良知上下功夫宁波电台新闻广播经常进行这样的自我提示:如果媒体的良知出现问题,那么社会必定要  相似文献   

4.
虚假新闻损害了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虚假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大,防范和杜绝虚假新闻,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虚假新闻,是社会的公害,也使媒体公信力遭到极大伤害,尤如过街老鼠必须人人喊打。对此,全国新闻单位于2010年11月起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从历史的情况看,我们与虚假新闻的斗争是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冒头就打,也要随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虚假报道是新闻界的痼疾,防范、杜绝虚假新闻是媒体人的职责。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都日报一直都在冷静地思考着媒体的责任,努力地坚守着新闻道德。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虚假新闻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新闻作品的直接生产者——记者编辑相关。记者编辑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形势下杜绝虚假报道的必要性、当前虚假报道的主要表现形式、虚假报道屡禁不止的原因以及如何加以防范杜绝等方面,论述了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更好地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形势下杜绝虚假报道的必要性、当前虚假报道的主要表现形式、虚假报道屡禁不止的原因以及如何加以防范杜绝等方面,论述了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更好地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袁海涛 《新闻窗》2011,(4):53-53
杜绝虚假新闻已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要杜绝虚假新闻,首先必须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新闻知识的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自身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报道的事件要具有真实性,绝对不能信口开河,道听途说,因此,记者必须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严格各项监督机制,要让记者从心里不愿、不敢、不能写虚假新闻。近期发生的陈永洲事情严重损害了记者职业在社会公正形象,广大同仁一定要引以为戒。本文作者针对记者如何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怎样才能杜绝虚假新闻,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5,(7):1-1
近一个月来,全国各新闻单位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杜绝虚假不实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维护媒体公信力的指示精神,迅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虚假新闻屡禁不止,说明这是一个顽症。我们必须出重拳打击虚假新闻,要像抓舆论导向一样抓治理虚假新闻的工作,统筹协调,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2.
张珍 《新闻世界》2011,(7):26-27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虚假新闻现象似乎愈演愈烈。杜绝虚假新闻,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学会深入现场挖掘新闻,多看多问多听,并在各个环节都要注重提高"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为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杜绝虚假报道,山东曹县人民广播站重申四条新闻纪律,着重指出:每篇新闻稿件,不得有丝毫虚假成份,所用的材料必须准确无误。如发现所写稿件有失实之处或任意夸张,造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领域防范杜绝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可谓知易行难,时事评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本文结合近年发生的两个案例,分析时事评论失实的三个致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新协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精神,大庆人民广播电台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和节目监管上狠下功夫,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6.
虚假报道已成社会公害。杜绝虚假报道必须强化职业操守,把维护新闻真实作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必须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新闻把关和责任追究制度;危机应对机制要纳入媒体制度建设常态运行;引入特邀监察员推动媒体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17.
虚假报道、虚假信息不时地通过不同渠道屡屡出现在不同媒体上,歪曲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失去了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坚决遏止、封杀、杜绝虚假新闻已经势在必行,必  相似文献   

18.
郑桂珍 《视听》2016,(7):39-40
借壳民生新闻"上市"的虚假新闻层出不穷,要防范民生新闻中出现虚假新闻,坚守新闻的真实性,需要从道德、制度以及技术三个层面入手,建立起攻不破的网络。  相似文献   

19.
正当全国新闻界认真贯彻中宣部等召开的“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精神,大张旗鼓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时候,虚假新闻依然不时出现在各种传媒上。可见。对付虚假新闻这个顽症,必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斩其根,断其源。为此,本刊特辟“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题讲座”,比较系统地对批判、抵制、防范虚假新闻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阐述分析,以期引起新闻界同仁更多的关注。共同把新闻打假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王锐 《中国广播》2011,(4):19-21
中央电台经济之声是国家级经济广播媒体,在防范虚假新闻方面责任重大。由于财经新闻多有一定专业性,往往欺骗性和隐蔽性更强;财经新闻涉及各方利益,搞不好危害也较大。因此,新闻媒体应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保证、流程管理和奖惩管理,杜绝虚假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