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是个人生活动机与道德法则之间的分离,其根源在于康德将脱离了情感的理性客观性作为建构道德法则的基础。德沃金将生活价值的客观性作为建构道德法则的基础,解决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罗纳德.德沃金在对福利平等和罗尔斯的平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了"资源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通常认为资源平等是一种非常激进的平等理论,但这仅适用于早期德沃金的资源平等,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之,可发现德沃金晚期褪去了其早期较为激进的面孔而渐趋保守:资源平等从早期的"结果导向"和"程序导向"并举到后期仅仅以"程序导向"为主。德沃金激进立场的不断退却,可能主要在于他试图用资源平等处理更加现实的问题和回应他人批判时不得不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3.
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平等理论的一种重要限度在于消解了个人责任,罗纳德· 德沃金建构了一种名为"资源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试图调和平等与责任以弥补这种缺陷.德沃金主要以"昂贵嗜好"为例探讨了人们应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即"敏于抱负".本文认为德沃金调和平等与责任的努力是不成功的,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之间存在张力,原因在于,一方面,德沃金对选择与环境这一资源平等最根本的区分是不成功的,另一方面,"敏于抱负"的原因是不充分的,同时选择深受原生运气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西方法理学界,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无疑是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沃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分析视角研究了横跨法哲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哲学的诸多议题,如法律的构成与解释问题、司法中自由裁量问题、权利与功利问题以及社会正义问题等。在德沃金丰富的思想论述之中,其权利理论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德沃金的权利理论可以说是一幅融合了法哲学和自由主义等理论的综合图画。然其权利界说立论繁复,并非系统阐述,而是散见于诸多论文之中,所以正确德沃金权利理论殊非易事。尽管中国法学对于德沃金权利理论已有关注,但如何正确解读德沃金的权利理论,廓清德沃金权利理论的基本面目,阐发其独特义趣,仍然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本文试图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权利哲学的基本命题,对德沃金的权利理论做一解读。  相似文献   

5.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平等的资源主义分析路径是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平等理论的一种重要分析进路,罗纳德.德沃金所建构的名为"资源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资源平等的理论目标是"敏于抱负"和"钝于禀赋",实际上,这两种理论目标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张力,"敏于抱负"与"钝于禀赋"相互消解。德沃金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其平等的资源主义分析路径的内在张力,并试图以"虚拟保险市场"来化解它。德沃金的这一尝试是值得商榷的,原因主要在于虚拟保险市场既不能实现"敏于抱负",又不能实现"钝于禀赋"。  相似文献   

7.
为驳斥逻辑实证主义在价值问题上的非认知主义观点,新康德主义、德性伦理学、功利主义用不同的理论逻辑去证明道德客观性的立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普特南运用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将价值概念进行类型化分类,提供了一种论证道德客观性的备选思路。其晚期思想在说明含有"混杂的伦理概念"的价值判断具有描述功能因而具有客观性时,具有优势。但其思想对"空洞的伦理概念"论证相对薄弱。因而,以价值类型化策略考察道德客观性的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遵循商谈模式的程序路向来重建法律的正当性,集中阐释其交往维度与程序维度。在他看来,法律的正当性不是来源于法律本身,也不是来源于道德,而是直接来源于商谈的民主程序。哈贝马斯模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可接受性,我们可以尝试性地从一些修正方案中汲取"养分",充分吸收哈特模式与德沃金模式的合理内核,从而使之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9.
"嫉妒检验"是罗纳德·德沃金所建构的名为"资源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的重要检验标准.很多人认为嫉妒检验是一种心理检验标准,一旦满足嫉妒检验标准,资源的分配就是平等的.实际上,这是对嫉妒检验标准的双重误解,嫉妒检验是一种经济检验标准而非心理检验标准,同时,嫉妒检验是资源平等分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消除对嫉妒检验标准的误解,有助于正确理解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德沃金提出了“原则论题”,批评以哈特为代表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理论,此后展开了一系列极具意义的理论争论。德沃金的理论观点确实构成了对分析实证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严重冲击,但是这种冲击的力度一定程度上被他早期的“原则论题”所削弱,在理论发展的后期德沃金大体上放弃了“原则论题”,以意义论题、概念分析论题取而代之,更为清楚地厘清了他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理论的争点所在,而且表明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的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道德素质是个体主体的独立自主的自觉能动与主动积极的道德素质。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是由现代社会客观条件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其客观性体现在: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道德本质的必然性要求,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内在性要求。新世纪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理念,笔者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极端情感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上半期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其哲学立场,否认伦理学的科学地位,主张道德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否认道德的客观性。由于其哲学立场和道德观点的先天缺陷,最终被温和情感主义伦理学取代。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是莎剧《威尼斯商人》法庭审判中法理的灵魂。道德 法理的价值远胜于不道德 法理的价值。法理原则、社会道德、时代精神三者的统一,彰显出法理的客观性和导向性。从法律逻辑程序和执法的正义性等方面,也可认定鲍细娅断案的公正与合理。  相似文献   

14.
特许经营权:一项独立的财产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特许经营权已日益成为无形财产权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类型,明确特许经营的概念,进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概念,特许经营权的客体可界定为一种“资格或能力”。特许经营权作为现实中的具体无形财产权,必须由民法予以确认,这在理论上应该不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尊重社会公德”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于推进我们当前的“以德治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它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重视并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从而处理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2)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调整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3)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和塑造,有利于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6.
民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具有全面性、主动性和深入性,而且在原则和内容上保持了与道德建设的统一。本从公民守法的角度阐述了蕴涵在民法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诚实信用、权利为本、公平等道德精神的内容及其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育科研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学术为业的教育研究者应恪守共同的价值观,弘扬学术道德,遵循诚信、精确、效率和客观等原则及学术履历、注释、引证、署名、数据处理、论文撰写和发表的行为规范,防范伪造、剽窃和个人偏见等不端行为。在加强学术道德制度建设的同时,需要实施学术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道德危机的时代,道德何以可能与有效的追问关系到伦理学安身立命之本.道德的必要性在于它是人类生存之智慧,是人生幸福的艺术.德性既是获得幸福的主要途径,也是其重要内容.共同人性是道德的重要基础.人的多重存在使道德关怀的动机具有多层次性.当前中国道德的合理建构不是要引进个人主义,而是要使我们的道德理论更贴近道德生活,真正掌握人心.  相似文献   

19.
本在分析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企职业道德现状,并提出了借鉴西方现代企业职业道德明成果,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