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京口瓜洲一水间”之我见六年制10册语文课本选用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据《诗律》可知,它属于“近体诗”中的七绝,截取了七言“仄起平收式”律诗的首尾两联而成诗,首句入韵。而“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京口瓜洲一水间”是首句,入了韵。“间”是...  相似文献   

2.
《泊船瓜洲》是北宋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传世名篇。全诗共四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文字浅显易晓,但诗中所深蕴的思想感情可能不易为人理解。比如诗的末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参》上这样写:“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这句的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去呢?也就是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也谈“春风又绿江南岸”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的《船泊瓜洲》诗。①其中第三句屡屡被历代文学评论家所称引,直到现在许多修辞学的论著还用来作为“炼字  相似文献   

4.
《江苏教育》小学版今年第三期《多音多义字》一文中说“间”字在表示不同意思时,其读音也不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文中提到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应读ji(?)n,是“隔开”的意思。我觉得有些欠妥。这里把我的意见提出来,与作者商榷。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仄起式首句押韵的七言律诗。首句的格式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把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大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名诗《泊船瓜洲》,起初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特别喜欢诗中的“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不够生动、有力,他先想改为“入”,但想想不够好,就想改成“过”。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第十册最后一个单元《古诗二首》,试作多角度解析如下。泊船瓜洲一、朗读解析《泊船瓜洲》描写了王安石路过瓜洲时见到的景物,反映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可用中速朗读。第一句“京口”、“瓜洲”间不要有明显的停顿,然后重读“一”字,把两地只隔长江一道水的意思强调出来;第二句明显地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瓜洲、钟山虽然相距百里,诗人却说:“只隔数重山”,意思是说离自己的家已经很近很近了。其中,  相似文献   

7.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里的最后一句,全诗如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我认为这样解释非常勉强。因为作者当时身在瓜洲(今江苏镇江对岸),与其家乡江西临川远隔千里,不可能月夜赶到家。再说,作者当时已官至宰相,按常情,他回家时即使不大讲排场,也不至于趁月色不声不响地回家吧!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句诗呢我们知道,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被列宁誉…  相似文献   

8.
近读刘培国老师《〈泊船瓜洲〉中“间”的读法》(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10期)一文。文中将“间”字读为“jiān”,并从该字的意义、近体诗的平仄两个方面作了论证。笔者拜读后,也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首先,从词意来看,认为“间”的意思是中间。这显然是不够恰当的。查《现代汉语词典》,对“中间”的解释是:“在事物的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显而易见长江并非是从京口发源流到瓜洲结束的一条江。从地理位置来看,京口位于长江南岸,即今江苏省镇江市;瓜洲位于长江北岸,是江苏扬州附近的一个镇,两地隔江相对。…  相似文献   

9.
羽佳 《良师》2003,(12)
语文课本中选录了一些古代诗歌,其中有一些难解的字词。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呢?同学们可以联系上下句的意思,再联系诗的背景来考虑,这样才能正确地领会诗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这里的“坐”,不作动词“坐”讲,应理解为“因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间”字不能译为“中间”,应该读作“jiàn”,理解为“隔开”的意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应”根据诗人去游园时的心理,可理解为“大…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登的《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辨》一文,作者提出《泊船瓜洲》一诗应该是王安石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作者把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从瓜州移至京口是不对的。《泊船瓜洲》的诗题已明确告诉我们,王安石是在泊船瓜洲之时,遥望一水相隔的京口而赋出  相似文献   

11.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主要内容 :敢于怀疑 ,勇于探索师 :古人说 :“疑似之迹 ,不可不察。”“于无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对一些问题 ,我们要善于质疑 ,敢于提出疑问。我先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谁的诗句 ?生 :王安石。 (学生齐声回答 )师 :哪位同学来完整地背诵这首诗 ?生 :京口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师 :这是王安石当时身在瓜洲 ,想念南京写下的一首诗。历来大家对这个“绿”字都是赞不绝口。据说 ,王安石曾用过“到、过、入、满” ,经过一番推敲 ,最后才…  相似文献   

12.
《泊船瓜洲》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篇。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选编了这首诗。全诗是这样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这首诗的大意的:瓜洲和京口之间只隔了一道长江,从京口出发,只需要再翻过几座山就到了南京。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我在备课的时候产生了一个疑问:作者思乡之情如此强烈,那他为什么不乘月色回家呢?一问其他教师,他们也有同感。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原来王安石的家乡并非在南京,而在离南京有…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改诗     
北宋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船泊瓜州》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所说的"京口",指长江南岸的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与京口相对;"一水",指长江。王安石住在金陵(南京)钟山,这首诗表现了他对钟山的怀念。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表达了他的这一想法。  相似文献   

14.
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竟怎么读,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或……之间、中间。持这种观点的,不但认为间字  相似文献   

15.
据《新民晚报》消息,王安石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下一句是什么?应该是"钟山只隔数重山"。然而,近日有网友发现,在镇江市政府旁的文化墙上,却赫然写着"京口瓜洲一水间,两岸只隔数重山"。这位网友说,宣传镇江的历史与文化是好  相似文献   

16.
《泊船瓜洲》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本单元的编排目的是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之情,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一些景物或事物表达情感的。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聚焦语言,从而运用语言呢?笔者认为,不妨从古诗的"意象"着手,解读诗言。一、地名意象,领悟诗歌写法"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中的"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名意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早已走入了我们的课堂 ,但当一位教师以娴熟的技巧在黑板上迅速勾勒 ,用简洁生动的板画帮助学生学习时 ,它不仅能带给学生怡人的美感 ,在理解内容、创设情境、陶冶情操方面起到其它手段比之不及的巨大作用 ,而其间所体现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无法替代。一、板画表现内容在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时 ,我设计了一幅十分简明的示意图 ,形象地表示了“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境。这两句诗共出现了三个地名“京口”“瓜洲”“钟山” ,学生很容易混淆 ,有了这幅图 ,对于作者“身在瓜洲 ,遥望京口 ,想念离京口不远的…  相似文献   

18.
查清人厉鹗《宋诗纪事》卷15录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并引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8“诗词改字”条下所录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的改字情况:“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自古以来,这条笔记成为王安石作诗精于炼字的范例。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又”字,最早应为“自”。  相似文献   

19.
师:《泊船瓜洲》诗中有这样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诗。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因为一个字选得是否恰当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成功与否。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作诗过程中曾经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请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相似文献   

20.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被认为是炼词造句的典范,特别是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其实在这句诗里不仅仅是这个"绿"字用得好,还有一个也用得十分恰到好处的"又"字,通过这个"又"字,使全诗上下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