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有个性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张扬,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2.
致远方的你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小丽 《考试周刊》2012,(69):32-33
随着教育改革趋势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进展。过去,学习语文和教学语文对师生而言都曾令人难以把握,“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黯然失色.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眼中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利用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进行社会交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再不能“以本为本”了,而应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关系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儿童个性活力得以彰显的基本活动,是他们学习活力有效迸发的基本行为。创设适合的游戏学习情境,通过游戏体验活动,能够较好地改善课堂质态,提升教学活力,并让学生在游戏竞赛、反刍等活动中实现学习资源整合,拓展学习视野,让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使得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发展,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在分析“游戏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游戏化”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价值,进而提出“游戏化”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何文旭 《语文天地》2009,(12):63-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语文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基于语文教学目的.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语文教学要用“审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体现主体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精神得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扬。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业是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业的设计形式应当多样,并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给学生们以想象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阅读能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发挥多媒体优势.对语文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 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课程标准将学业评价转向更多地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得到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据此,我们对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评价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从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2.
李曼芬 《考试周刊》2010,(15):54-55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标为指导.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应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课前预习,学会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学会自主问答:课堂学习,开辟自主空间。  相似文献   

13.
林锦坤 《云南教育》2000,(23):17-1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中特别强调指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即每个有差异的个体,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过去语文教学大纲片面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对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点以及训练内容,规定得非常全面、周密,片面地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语言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就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必须“张扬”个性化差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要分清层次,讲究艺术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个性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业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倡导个性化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标》中指出:“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学需要创新,课堂需要改造,学生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千万别“捆绑”孩子,要放开他们。一.自由地学 要尊重孩子自主学习的需要,让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有个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不要“牵着学生走”。  相似文献   

17.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以学生的个性来进行.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上要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个性化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作业个性化”是指作业设计应以“心灵体验、人文关注”为中心,既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并且尊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下面我就小学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谈几占休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指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众说纷纭,对此,教师不能眼花缭乱,无所选择,完全可以从搜集信息和问题意识上着手,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变“学会”为“会学”,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小学毕业语文学业测试卷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评价的要求:“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积累”、“阅读”、“习作”三方面来呈现,以达到引领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