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前,百废待兴的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艰难起步,振兴中华.发展经济的基础在教育。发展教育的基础在教师,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实现尊师重教,首先要解决教师的地位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最受人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推动尊重知识,  相似文献   

2.
朱笔写师魂     
正导读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使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大力倡导关心教育、尊重教师,曾多次谈到教师的地位、作用,教师的生活待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培训等问题。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 80年代。 邓小平以他特有的睿智、气魄、胆识,透过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关系,剖析了教师劳动价值的本质,使人们认识到,教师是实现教育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的重要社会角色,教师的劳动能为社会造就大批专门人才,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科技和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因而成为“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拂尽“臭老九”的阴霾,还教师以应有的社会、政治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一定要在党内形成一种风气:尊重…  相似文献   

4.
师资队伍建设是普及初等教育的根本吴昌智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三个面向”,贯彻教育方针,造就一代新人;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等四个方面,集中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战略思想,关键是要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奖励。  相似文献   

7.
教育事业要多快好省地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材,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动员学生和整个社会都来尊重教师,从而树立尊师的社会新风尚,这对调动教师的革命积极性,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充分认识人民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大力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要关心教师,尊重教师,为教师办实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老师的政治素质;要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要加强教师作风建设,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要办好师范教育,为教师队伍提供高质量的师源。  相似文献   

9.
关于重视教师重视教育等问题,邓小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本文对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和概括,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的阶级属性、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思想;提出了如何尊重教师及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思想;提出如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思想。并指出他的这些思想是从全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师 ,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力求使所教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努力做到 :第一 ,在教学中 ,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自主性参与。要把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 ,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教师教的过程服务于学生学的过程。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树立“尊重”意识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 ,而是处于平等的和…  相似文献   

1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从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关键作用;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鼓励更多的人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邓小平的人民教师观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共享教育幸福的重要场所.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首先应该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要办好“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真正得到大发展,质量得到大提高,必须提高职中教师的幸福感.一要给学生入学设置必要的门槛,不能让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失败者聚集的地方;二要根据学生基础和社会分工的复杂性、用人结构的层次性,实施分级教学;三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观,科学地评价职业学校,科学地评价职校教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化进展的基础上,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对个人发展的主要障碍,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主要方面:思想政治教师的训练必须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导应该代替选拨;权威式的教学关系应该让位于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的师生关系;更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人们或许应该参加日常管理和政策制订。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与知识的素养密切相关。为了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自力更生的能力,教师应该在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传授有效、实用的知识。尤其是思想政治,它会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决定其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在中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这更加巩固了中学政治教师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国家对政治科目的改革下,对政治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政治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那么,势必要重新定位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相似文献   

16.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央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向广大教师表示慰问和敬意。邓小平同志号召:“不但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在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国  相似文献   

17.
向太国 《新疆教育》2013,(9):177-177
现代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学生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应该遵循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这既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将人文关怀落实到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德育教育不只是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我战斗在职业高中的德育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上要对学生给与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丁蕊 《中学生阅读》2007,(10):48-48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尊重自己和他人;每一个社会人都有其相应的权力与责任,但每种权力和责任的基础都是被理解和尊重。尊重,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和责任,尊重人的个体和社会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尊重是把人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人自身。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培养人的尊重意识,使每个人都懂得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工作中我们也应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尊重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晓 《考试周刊》2014,(16):175-175
<正>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今时代,信息迅速发展,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有比老师强的地方。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和自由,发挥其创造性。一、尊重的教育首先是尊重学生的发展学生求学的目的是成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社会所需的人才,这样才能够达到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因此,如何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尊重教育的前提。学生要成才,首先,要会做人,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其次要迅速科学地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它的任务是为中等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要有大批德才兼备的教师,而德才兼备的教师来源于师范院校。只有下大力气办好高等师范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应该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教师工作的社会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师范教育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但是,师范教育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相比,是不相称的。因此,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的体制,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