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规模不大的新兴城市。地理位置特殊,距北京、天津各60公里。这样的“区位优势”。对于廊坊本土媒体发展而言,就成了“区位劣势”,廊坊报业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北京、天津、石家庄当天的报纸上午就进了廊坊的报刊亭。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2005年7月份廊坊日报社班子调整以后,认真分析廊坊日报社发展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改革,拼搏奋进。确定了“办报立社、管理兴社、经营壮社、发展强社”的兴社理念。在一年的时间里.《廊坊日报》从办报到经营都取得了明显进步。报纸的社会公信力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市党报发展到今天,大多已经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即一家地市党报社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的日报,一种是作为地市党报子报的晚报。地市党报社“一社两报”格局  相似文献   

3.
报纸在进行新闻宣传、舆论监督的同时,自身又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说采编人员的敬业精业是提高报纸质量的“前加力”,那么,虚心听取各界意见,自觉接受评审则是提高报纸质量的“后加力”。今年3月份,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韩城报社建立评审机制,聘请社外人士对《韩城报》进行评审,有力地促进了报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制播合一”是电视初始阶段的必然选择,这与报纸有着明显的区别。报社从建社开始就组建自己的通讯员队伍,只要有一定文化且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报社的通讯员;只要有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谁都可以向报社投稿。可以这样说,报纸历来都实行以稿酬形式相联结的一定程度的采编分离体制。而电视则不同,电视高科技、重装备、高投入的行业特征,使其他单位和个人难以介入其中。所以在我国,各级电视台在建立之后,只能采用自己制作节目,自己播出节目的“制播合一”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改革出活力,创新赢未来。一直以来,吴江日报社深入贯彻"报纸立社、新闻亮社、人才兴社、经营强社、多元展社"的总思路,全力培育和建设"求真、创新、协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加快推进全媒体新闻宣传事业和多元化文化传媒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报社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尤其是地市报纸之间和各种专业性报纸之间,联系似乎更为广泛。加强报社之间的联系,搞好协作,对于办好报纸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这种联系、协作,也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不能太滥,滥了就会流于形式,就会成灾。据一位新闻界同行告诉我,他们报社和十多家报社建立了联系,别的不说,光报社领导每年为应付什么“年会”、“协作会”、“讨论会”、“经验交流会”等,就花去了相当多的时间。还有一家报纸的一版上,一次刊登了两条该报参加“业务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的消息。有位读者批评说:“别看报纸经常批评‘会海’,其实他们也经常‘下海’。”再说,加强报社之间的联系,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开会并不是唯一的好方式。比如把会上  相似文献   

7.
李振芳 《传媒》2002,(2):42-43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产业办,把报社当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并且立足发展,加快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报社发展很快,“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报社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家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发行:打开制约报业发展的“瓶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走向市场的主要关口应该说是发行,决定报社生存与发展的也是发行。所以,各报社普遍都对发行工作给予  相似文献   

8.
(成都商报)创办迄今已经三年。报纸从一张内部报纸发展成为在成部地区有较高知名官,在读者中较有影响力,最为活跃的几张报纸之一。我们的体会是,这得益于改革。报纸创办之初,因为头一回J]限,有人戏称第一张报纸“像书”,经过了几个月的改革,终于使“一本书”变成为一张略嫌稚嫩的内部报纸;又是几个月的改革,使一张内部报纸终于成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半年过后,面对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报社提出了增大新闻容量、改变呆板面孔、增强新闻时效的改革措施,报纸从此开始真正成为一张“新闻纸”,逐渐获得了大量的读者;大约一…  相似文献   

9.
报社党委、编委会始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从严治社、从严带兵,提高采编、经营队伍素质,提升报纸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懈地狠抓干部职工的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五个根底”,在创建报社“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作产业办,把报社当作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立足于加快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报社的“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报业的经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谈经营应该先从报纸的经营说起,因为报纸定位是报业经营的“坐标”,报业的经营思路是根据报纸定位确立的。报纸的定位,即这张报纸办给谁看的,也就是让哪些读者来买或订我们的报纸。如:沧州晚报定位是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相似文献   

11.
报社应以办好报纸为中心扬子晚报编委会报社理应集中精力办报纸,千方百计办好报纸。但是,当前社会生活的明显转轨,使这一不成问题的常理有时也成为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经商热”、“下海热”、“创收热”,不时冲击报社人员的思想和正常的办报秩序...  相似文献   

12.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报纸质量沈阳日报社编委会沈阳日报社办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两张报纸,现有采编人员170多人。为了不断提高报纸质量,报社编委会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办好报纸,让市委、市政府满意,让读者满意”;“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增...  相似文献   

13.
“红中社”的全称为“红色中华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组织机构.红中社在出版报纸的同时,还将一部分新闻编成电讯稿对外播发.中央苏区没有建立一个通讯社来专门从事新闻发布工作,所以由《红色中华》报社兼差代办.“红中社”不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的简称,所谓“一苏大会”开幕之日成立了“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说法,并没有确切的文献依据.《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后,继续兼做编发新闻电稿的工作.这项业务在1939年从新中华报社分离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新华通讯社遂告诞生.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报社领导体制的改革斯通作为新闻传播媒介,报纸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舆论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仍具有精神产品的特殊性,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又不能不讲究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使绝大部分报社都从过去的“纯”事业单位转变为事...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中办活报纸的专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的报业在改革中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其同步的是报纸的专版专刊也有了很大变化。如今的报纸副刊,实际上是要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的总称。这些版面的地位已从原来的“补充”上升为“半壁江山”;作用已从原来的“小不点儿”上升为报纸的亮点、发行的新增长点;办刊人员也从原来的几个人上升为几十人;领导的重视程度也从原来的“有兼管”到“有主管”。面对这些变化了的新情况,面对新世纪,报社的领导,尤其是分管的领导和从事专副刊工作的同仁,需要研究这么一个共同的新课题:新世纪的专副刊该怎么进一步办好?报纸的专副刊发生…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9日,昌吉报社举行职工大会,欢庆报纸进入“而立”之年。报社社长、总编辑李有臣在庆祝会上表示,今后要发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深化新闻改革,办好报纸的新路子。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及自治区有关单他的负责同志也讲了话,希望昌吉报社全体同志再接再厉,把报纸办得可读、可亲、可信,为昌吉州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眼前这份证件,右面写“新华社华中二支社、人民报社记者证”,左面写“通行证”、“兹有新华社华中二支社、人民报社特派记者甄为民……在前后方地区进行采访工作时希随时予以通行”。记者证盖有新华社华中二支社的蓝印,以及“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参谋长”的朱印。  相似文献   

18.
经营报纸相对“办报”而言。计划经济时期报纸没有经营业务,新闻采编等编务就成为首要而惟一的任务,所以编委会、总编辑就成为报社的主要决策者,只为报纸的内容和政治导向负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已成为产业,“办报”仍是首要任务,但只“办报”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只“办报”报纸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于是经营报纸的理念应运而生。经营报纸,不仅要办好报,还要为报社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还要注重经济效益,为报纸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甚至还要能更多地为政府纳税,本文就从这一思路出发,对大连地区报纸的经营状态、潜力、问题、思路等做一粗浅的概要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不断创新办报思路,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党报的亲和力与影响力 海南省《三亚晨报》创刊12年来,紧紧围绕“新闻立社,经营强社”的八字方针,不断创新办报思路,转变观念,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求得发展。报社立足三亚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建设实践,面向读者,面向市场,面向竞争,面向未来,全面开发报纸的多种功能,逐步增强基层党报的权威性、可读性、观赏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报纸的亲和力、公信力、影响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报纸“安全”简言之是指报纸要讲政治。不出现舆论导向错误,杜绝大的差错。这是立报之本,是办报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报社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命根子。记得行内有句名言:如果把报社的整个运作比喻为“1000……”,那么,报纸“安全”就是其中的“1”,如果没有这个“1”。后边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这个比喻,可谓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