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妈祖文化在民间的传播很成功,其信众遍布世界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海峡两岸妈祖信众尤多。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妈祖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根据大众媒体的多种传播方式的新特点,探讨提高妈祖文化影响力的传播途径和焦点,推动妈祖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带动妈祖发祥地莆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妈祖信仰是中国社会中一个极富特色的民间信仰。沿海漕运北上催生了妈祖信仰向北传播,而沿海和运河贸易的发展促使北方妈祖信仰进一步扩展。与南方相比,妈祖信仰的北方传播无论是传播路径、信众来源,还是价值功能都体现出了北方特性。通过简单归纳北方妈祖文化的特点,政府或民间可在今后的倡导和推进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针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湄洲岛妈祖信仰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群体传播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妈祖神格功能的扩大因素,大致从三个发展方向进行梳理:第一,传统信仰的传播形态;第二,经济支持的传播形态;第三,政府支持的传播形态。以期了解在妈祖信仰传播过程中,信众对信仰所建立的认同观感。  相似文献   

4.
简介来宾良塘街妈祖信仰由来及由它形成的游神巡境民俗。对良塘街这个壮、汉民族混居区域的妈祖信众来源和背景进行考述分析,探讨妈祖信仰在壮族、汉族族群文化交流中的互融表现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妈祖信仰在粤琼地区的传播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查阅广东、海南两省60多部方志,收集有关妈祖宫庙的记载资料,并以之为基础,探讨妈祖信仰在粤琼地区传播的特点、影响以及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检视千百年来妈祖信仰的起源和传播,我们可发现由民间祭祀而渐由官方主导,再由官方回归到广为民间崇祀的循环发展轨迹。尝试探讨各阶段的妈祖信仰轨迹,并借相关案例,通过对本土化妈祖信仰传说与在地特有的相关仪式庆典之举行、妈祖信仰善书(含经典)于本地的刊行与流传,以及妈祖精神之传扬近况,阐述其于马、新两国之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新闻网2011—2013年标题中含有"妈祖"的报道为研究样本,综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从新闻传播基本流程图入手,分析影响妈祖媒介形象的因素,认为妈祖的媒介形象与事实、妈祖媒介的传播者、形象加工的媒介和妈祖信众四个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宋代妈祖信仰,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和传播,已经遍及海内外华人居住区,尤其在中国大陆福建和台湾地区,妈祖信仰最为活跃.如今妈祖信仰已经成为大陆与台湾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平台.文章探讨了妈祖信仰在大陆福建和台湾地区火热传播的共同因素,以及从福建莆田传播到台湾的妈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闽台妈祖信仰形成的差异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为更好地利用妈祖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人民感情交流、早日实现国家统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姜琨 《华章》2011,(11)
妈祖信仰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妈祖作为航海保护神的影响已经大为减弱.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受不同时期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妈祖信仰也根据信众各自的不同心理需要扩大或转变神职功能,由海神转化为可以求福消灾的万能神,这也是妈祖信仰之所以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妈祖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5,(4):11-15
马来西亚的妈祖宫庙作为当地华人精神信仰的载体,随着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迁徙而逐步发展起来,而且个别宫庙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独特的文化功能特点在海外华人群体传播妈祖文化、形成宗教信仰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柱,起安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山东是妈祖信仰北线传播的重要省份。明清时期山东妈祖庙主要分布在沿海和运河沿岸,未见兴盛,与沿海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称。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是明清时期,山东不具备妈祖信仰传播的有利条件,而其中,明清时期兴起于山东的碧霞元君女神信仰是妈祖信仰在山东传播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指出广东是最早传播妈祖信仰的地区之一。通过考察闽人入粤与妈祖信仰传入的关系,综述粤地各区妈祖宫庙的分布概况,分析妈祖信仰与南粤文化的融合,探讨其在粤地"被创造"的嬗变过程及特色。  相似文献   

14.
搜集宋代有关妈祖的诗词,结合宋代文献,探讨作品所反映出的妈祖多元神职、妈祖信仰的早期传播地区及其相关的一些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考察,简述仙游县枫亭镇妈祖宫庙基本情况,认为枫亭镇的妈祖宫庙在传播与分布上,不仅显示了妈祖信仰核心区的特色,也显示了妈祖信仰在地方二次传播和在地化的一些特点。该镇妈祖宫庙的修建、兴盛、中断、复建的历史过程与现状,不仅体现妈祖信仰特色,亦是当地民众生活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妈祖林默从一个民女转变成为万民敬仰的海上女神.其原因就是妈祖代表着立德、行善、大爱、和合.近年来,妈祖文化的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国家的高度重视到地方区域信仰的氛围日益浓烈.莆田秀屿区是妈祖的诞生地,也是妈祖羽化的地方.这里的妈祖文化传播在整个妈祖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香港与澳门妈祖信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中国香港和澳门妈祖信仰传播过程及宫庙状况,比较港澳两地妈祖信仰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以深入认识妈祖信仰的性质及了解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宋朝以来,妈祖就是闽南人最崇信、最虔奉的神祗。自宋代随着大陆移民的东渡,妈祖信仰被带到了台湾。现在妈祖信仰在台湾民间信仰中,比其他任何一种民间信仰都更深入人心。随着两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妈祖信仰逐渐渗透到两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民间大众心灵的重要支柱,继而凝聚为两地的共同传统和精神力量,形成了两地较稳定的社会习俗,构成了以渔民为主的妈祖文化区,妈祖则成为两地区域文化认同的标志。妈祖信仰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简述妈祖和陈靖姑在海内外的传播效应和信仰力量,指出其传播学研究价值。从传播策略的角度比较妈祖信仰与陈靖姑信仰存在的异同点,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探讨借鉴妈祖信仰,陈靖姑信仰的大众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探讨妈祖信仰传播香港地区的历史,分析由于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使香港地区的妈祖信仰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认为香港妈祖信仰具有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社会交往与文化传承以及其他一些综合性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