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有问有答     
孩子不遵守和父母的约定怎么办? 我目前最大的苦恼是:孩子总是不履行我们之间的约定,规定的每天背单词、衣裤整理归纳都不做;一旦玩起游戏,很容易忘记当初跟父母的约定,时间和战线都拉长;对其他阅读、手工之类的兴趣急剧下降。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更多的回应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3.
常常听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总是置若罔闻,或者只是随便敷衍,采取“忽视”的态度。不能和孩子顺畅的沟通,成为令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  相似文献   

4.
《人生十六七》2011,(9):31-31
现代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孩子的成绩,为孩子创造能力所及范围内的一切条件,但是却少有父母关心孩子一辈子的“理财教育”。多数父母会认为,等孩子年纪再大一些,再来和孩子谈谈理财问题,认为让孩子太早接触金钱不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提起关于钱的问题,父母往往会斥责:“问钱的事情干什么?”甚至有的父母向别人炫耀:...  相似文献   

5.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孩子总是特别乖,父母说什么都听,可到了4岁左右,孩子开始不那么听话了,开始会说“不”了,这让父母很苦恼,于是,“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就成了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其实,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不顺从家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3-5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父母应该就事论事,理解并引导孩子,不能简单而不加考虑地说:“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经常听到父母的这种评价,孩子会不知所措、莫名其妙,还会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很无助并开始否定…  相似文献   

6.
深压在心底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7.
滕朝阳 《教育》2010,(9):11-11
父母当然就是父母,而不会是别的什么,这难道还有疑问吗?但对这样很传统的观念和说法,现今的孩子显然不满意。在他们心中,父母已成别样的事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山东商报2009年的526个家长热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亲子关系不良,不仅是孩子的苦恼,更是父母的苦恼。其中,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在婴幼年时期亲情缺失、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缺乏正确的认识、父母与孩子缺乏有效沟通,是造成亲子关系不良的四大根源。针对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本研究提出了改善亲子关系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这些孩子究竟缺什么?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父母有了更多的精力与能力关注子女的教育。与关注的增多接踵而至的是家庭教育中的苦恼。父母有许多的问题想请教于人,却又投师无门。本刊为有着浓浓爱子之心的父母着想,特开辟"家教咨询中心"专栏,聘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  相似文献   

10.
今天怎样做父母现在很多父母常常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怎么成功,十分苦恼。过去的父母可以很傲慢地跟孩子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到了今天,反倒是孩子们经常跟父母很不屑地说你懂什么呀!青少年对新技术、新观念的得心应手更加映衬得父母很老土,是个在网络上笨手笨脚的菜鸟。衡量对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  相似文献   

11.
“你家孩子报什么班了?”“咱家宝贝是不是也该报个班了?”这是许多父母见面时最爱讨论的话题。 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兴趣班很多,有关的说法更是众说纷纭; 小的时候不让孩子学,错过关键期再学就难了; 将来别人都有一技之长,自己孩子什么都不会,会缺乏自信; 孩子上兴趣班,费时费力费钱,孩子又累又痛苦,甚至搞得全家紧张; 费了半天劝戒,也没见孩子学出个什么样子来,上班似乎也没有什么用…… 所有这些信息让父母们很困惑:该让孩子上兴趣班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年幼的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许多遍,他们总是不肯听,此时,父母很容易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然而,怎样算是不听话?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不听话是否一定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又应如何来处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家长的苦恼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回应更多的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怎样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这不仅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难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  相似文献   

14.
吕静华 《家庭教育》2007,(10X):22-23
5岁的辰辰,喜欢和爸爸下棋,但毕竟年纪小,棋艺赶不上成人,虽然爸爸偶而会“放水”,让他高兴,但辰辰就是无法接受输棋的现实,一输就哭。这让父母十分苦恼,孩子怎么这么输不起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既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又能促进彼此的关系融洽?这可能是许多父母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请在这方面很有妙招的作者讲一讲她家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张锦贻 《家庭教育》2009,(12):14-14
常常听见父母们叮嘱孩子:放学以后,好好地写作业哦!尽管孩子们都答应着,实际情况却并不一样。父母们都很忙碌,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伴随在孩子身边。孩子放学回家,是否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主要在孩子自己。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不把父母的话记在心上?难道他们不想让自己当个好学生?做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7.
问:张教授,您对孩子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很有研究,而且还曾做过《学与玩》杂志的主编。您怎样理解儿童的休闲教育呢?张:孩子的玩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是纯学习的,如英语、奥数等。我认为周末不宜参加过多的文化学习型的辅导班,还是参加一些文化学习以外的兴趣活动比较好。根据调查,小孩子最大的苦恼就是学习负担太重,作业太多,睡眠时间不足。孩子现在可以参加的活动静的太多,动的太少,在课堂里的活动多,到校外大自然里的则很少。这对孩子成长很不利。父母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其实人的素质的提高不光是学习而是多方面的。社…  相似文献   

18.
咨询热线     
害羞怎么办?问:我的孩子很害羞,一遇到生人,总会把头畏缩到胸前,或是躲在父母的身后,在幼儿园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正害羞的毛病?答:专家认为,环境是造成孩子性格成长的根本性原因。让孩子多接触外人,多体验陌生的情境,是最好的克服害羞心理的途径。父母应为他们多提供接触其他孩子的机会。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值得借鉴:1.富有同情心。接受孩子害羞的天性,这很重要。如果视孩子的害羞是缺点,大人表现出不满和难受,更会引起孩子的退缩行为。你应该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这样会使他感到很温暖。2.给…  相似文献   

19.
我曾收到过许多父母的来信,他们伤心地告诉我说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反而变得不懂事了,心里有什么话都不愿告诉父母,为此,他们只好用偷看孩子日记。偷拆孩子信件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但被孩子知道后,与父母有了更大的隔阂,家庭气氛显得很尴尬,做父母的非常苦恼。在这期的“家教话题”里,董炳新先生谈的话题“不必知道孩子的一切”,也许会给这些父母一些启发。亲爱的家长们,希望你们能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给他们心中留一片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20.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甚至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