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小学生》2010,(4)
开心果姐姐:我和小樱是好朋友,不过有时候在学习上意见不统一或者我不屑于她崇拜的偶像时,她就不高兴了。她总想让我什么都听她的。有一次做数学题时,遇上一道应用题,我说应该这样做,她说应该那样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叫小鲁,性格内向,成绩平平,信心不足。我找她谈了一次心,效果不佳。于是我改变了方式,用日记和她交流。我让她每天写一篇日记交给我,日记的内容就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小于,昨天上课时,我提问你三次,都是简单的问题,可你为什么一个都答不上来?……”她还是老样子,一双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说:“我……我……我……”“又我我我,别说了,快背诵昨天学习的课文。”我像往常一样,打断她的话,仍一味对她的学习进行指导。她仍是站着发愣。我给她起了个头.让她接着背。  相似文献   

4.
投掷气球     
班里有位学生小刘,不认真读书学习,却热衷于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总是牢骚满腹地埋怨老师不重视她。一天,小刘又在教室里大发牢骚,恰巧我走到了教室外。我没有直接走进教室去打断她,而是静静地听完了她的牢骚,才走进教室吩咐她:"你随我到操场去,我们搞一次投掷实验。"她跟着我来到操场,  相似文献   

5.
给快乐加分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女生,长得很丑,同学们都不喜欢她,谁也不愿意和她在一起玩或学习。课间,她也只是坐在座位上看书。到了初二下学期的时候,她已经是班上的第一学习高手了。后来一次重新调整座位,我和她成了同桌,这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每次考完试我都要看看她的卷子,她的代数学得最好,可却从未得过满分。即使她答得全部正确,老师也只给她99分。慢慢地,我终于成了她的朋友,她也能对我说些话了。不过,我从没见她笑过。她说没什么好笑的,长得这么丑,只好去努力学习了。一次,她很认真地告诉我,代数没得过满分,是她心中的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6.
老师:自从升入高三以来,我两次月考成绩都很不理想,我的性格比较内向,现在成绩这样,更不愿跟同学们交流。我特别想摆脱这种学习落后的局面,所以课间休息时我也在学习。小美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但我也把她当成了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一次,她来找我聊天,我正在做题便拒绝了她,当时语气可能比较生硬,小美觉得我是故意的,跟我翻脸了。后来,她再也没理我。现在我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觉得很孤单,学习成绩不但没有长进,反而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高三第二次月考结束后不久,一个名叫佳佳的女生来到心理咨询室找我,怯生生地问:“老师,您有空吗?”她眉头紧锁,一副很沮丧的样子。关于她,我是有些了解的,因为曾听一位老师无意中提到,佳佳学习很努力,但总是皱着眉,情绪不高,学习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也不成正比。所以我猜想佳佳来找我应该与近期的考试有关,我微笑着把她让进了门:“有空,进来吧。”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中,若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特别是对那些差生,采取个别对待的方法,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面谈谈关于运用个别对待方法的几点作法。一、对差生不搞统一的成绩评定去年,我班一名初一女生,按照统一的成绩评定,她的数学成绩几次都不及格。我本想经过成绩评定会促使她努力学习,结果却使她整日愁眉苦脸,几乎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而中途辍学。根据这种情况,我改变评定  相似文献   

9.
成长的感悟     
李忠敏 《宁夏教育》2006,(12):61-61
早晨上班,桌子上的一封信吸引了我。“老师,我又失败了,又一次让你失望了。”噢!这是班里的小丽,一个平时不很活泼,但很用功的女孩子。“老师,我真不明白,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同样是一个老师在上课,但为什么别人的学习在逐步进步,而我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成绩呢?我就不服气我的同桌小红,她平时上课的注意力也没有我集中,她的用功程度也没有我大,但她的分数一次比一次高,进步一次比一次大,我是不是真的很笨,不聪明,我难道就没有希望了吗?”  相似文献   

10.
两点建议     
我有个女儿在小学读一年级,听说在班上是个优等生。的确,她学习很认真,经常向家里要簿子、铅笔,一学期还没有结束,她就把五本练习簿写完了。有一次,我检查了一下她的学习情况,想看看她到底学得如何,识了多少字。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先叫她把写字本上写的字念给我听听,她竟有一半字不认识。我又叫她默写二十个字,她只写出了六个,还有不少倒笔。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我的女儿是班上的优等生,实  相似文献   

11.
"老师,你帮我补补课吧!" 这是我班的一个女生,拿着书和作业本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我的面前.我先是一惊:她开始要学习了!然后长舒一口气:功夫总算没白费! 曾经的她,扬起高高的头颅,谁也不理不睬,就连父母也很难跟她说上一句话,何况老师!放假回到家,几乎不跟父母讲话,这让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不知如何是好…… 刚开始接触她时,也令我非常尴尬.一次提问让她回答,她一动也不动,一句话都不说,就连象征性地站起来摇一下头都不愿意.我顿时感觉到问题来了,责任也来了!于是我开始从外围了解她——她的家庭,她交往的同学:父母知识水平都很高,她的智力应该不差,行为习惯也很好,为什么不说话、不学习?说明有心结.  相似文献   

12.
凌金波 《广西教育》2013,(16):64-64
我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叫何潇的女孩,安静,听话,一向让人放心,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完全可以不必关注她。有一次执教一节语文课,在同学们都十分热烈地进行讨论学习时,我发现何潇却在静静地发呆。课上,我几次对她旁敲侧击,仍然不能使她投入学习,最后只好直接请她站起来回答问题。谁知她仍然紧闭着嘴。同学们急得  相似文献   

13.
我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我观察了很久,发现不是她不用功,而是她学习总是处于一种茫然无绪的状态。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在发现了她的这个缺点后,和她深谈了一次,告诉她我们可以一起来克服和改正。女儿也很高兴,于是,我们开始了详细周密的安排。我们定了一个大方向,就是主要以她的需求和标准来定计划,以便更好地实施。在这个大原则下,安排具体的学习时间,其中既针对一个学期的大目标,又着眼于一个月、一周甚至是一天的小目标。当然不是让她光学习,还根据她的爱好安排了锻炼身体、集体活动、文娱活动等时间,让她在学习中不会感到枯燥。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班一位学生家长到学校与我沟通孩子的情况,我请她坐下来谈谈。她一落座,就高兴地说起了孩子这一学期的可喜变化。她说孩子以前有许多如心高气傲、爱出风头、学习上不自觉不主动等坏习惯,学习成绩不理想。他的爸爸恨铁不成钢,看他这样就气得不行,常用“笨的出奇”、“脑袋瓜不开窍”之类的语言教训孩子。但是这样教育的后果依然是让家长一次次失望。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离园入校后的小学生种种表现的反思,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早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也再一次激起了我对家园配合、沟通的重要性、迫切性的探讨。下面我将通过对一例个案的具体分析来透视这一问题。一、个案费笑是我的一个学生(家教,由于特殊原因,我要和她共度一个周末),独生女,9岁,上小学三年级,学习中等。在和她近一年的接触中,我对她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她是一个不错的孩子,但由于种种原因,她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学习习惯方面:马虎、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是她最大的毛病…  相似文献   

16.
我的同桌是一个学习很刻苦的女孩,可是,她跟许多女孩都不一样。一天早上,她蓬头垢面地在铃声结束的最后一秒冲进来,一定又是开夜车到很晚,所以早上又起不来。“喂,照照镜子吧。”我把镜子推给她。“不用。”她还没喘过气来。“你怎么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至少应该像一个女孩子吧。”“哎呀,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工作了,再来打扮自己也不迟。”她总是这样,除了学习什么也不顾。有一次我推荐一本写得很好的小说给她,她却毫无兴趣。“以后考上大学了,再来看这些也不迟。”晕死!又是这套论调。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买衣服总…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感动     
正在《班主任兵法》里,我曾经写过一个案例:有一个女孩学习不自觉,我了解到她的家长对她十分苛刻,同学都觉得她很可怜,于是暗暗对她多了些关爱,即便她表现不佳也从不批评她。女孩的表现虽还有反复,但渐渐有了起色。有一次,我和坐她后面的一个学生谈话,我询问该生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补课等,因为该生请了两天病假刚刚回到学校。我刚刚说完,那个女  相似文献   

18.
正当语文老师说起妈妈怎样爱自己的孩子时,我觉得我的妈妈一条也不符合。碰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她总和我抢着吃;我自己能做的事情,她坚决不插手;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让我自己梳头、叠被子……每当别的孩子撒娇地让妈妈做这做那,我心里一阵阵羡慕,妈妈从来不这样。我不禁怀疑,妈妈真的爱我吗?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妈妈的看法。一年级我开始学习电子琴,前两次妈妈  相似文献   

19.
<正>二年级课堂上,范同学在笔记本上涂抹,完全不参加课堂活动。几次提醒后都无效,我走过去把她的笔记本收走了。课后,我准备去六年级上课,范同学却天真烂漫地追过来问:"老师,您什么时候把本子还给我?"她还小,才7岁,我并不介意她的不道歉、不认错。我答:"看你下节课的表现。下节课表现好,我就把笔记本还给你。"我的目的是给她一个小小警告,但愿她下一次上课知道"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然而在六年级课堂上又发生了类似的  相似文献   

20.
董云 《班主任之友》2013,(Z2):65-66
女生兰平时学习特别刻苦,但是每次考试都不理想。一次次的打击,让她坚持不住了,时时流露出要轻生的念头。这次月考她又失败了,伤心流泪之后,搬了凳子跑出教室。同学们都很害怕,紧跟其后抱住了她。我听说了此事,找她单独交流,对她进行了开导。因为她平时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