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不妨尝试一下营造意境写春秋的方法。一次作文课,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以"春秋"为话题,将五千年文化的洗礼写进文章,可以博取众家之长,随意写,但必须以"时间"和"空间"为主线。  相似文献   

2.
写作文前要有提纲,就像盖房屋先要有设计图一样,这就是所说的心中有丘壑,快意写春秋!阅读与写作不分家,平时在阅读写作中笔者就本着写作-互评-修改-讲评的思路让学生在互动课堂中进行作文训练.首先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然后在同学互评、自我修改和老师讲评中,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称赞和鼓励,再加上学生写出了满意的作品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变"我要写"为"我愿写".  相似文献   

3.
正《礼记》记载,我国西周时即设有"国学",教育内容设"六艺","书"列其中;春秋时,孔子说"书以道事,诗以达意","书""诗"并重;汉时,学童习字之所称"书馆",其师称"书师";唐时,京都国子监设"六学","书学"列其中……汉字在我国历代受到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我们为拥有如此优美的文字自豪,写好自己民族的文字责无旁贷。然而面对当前高学生汉字书写错字连篇的尴尬局面,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感忧虑。一、学生书写错误的类别为什么学生从小认字习字,可经过十多的积累,到了高三,却还是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呢?多年来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4.
目前,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存在教师不够重视,缺少有效的指导方法;学生缺乏写话兴趣,表达不清等问题。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坚持"愿说愿写——为‘写’奠基""爱说爱写——为‘写’铺路""会说会写——为‘写’提速"这"三部曲",以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与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5.
说春秋笔法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中说:"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那么,何为"春秋笔法"?春秋,古代史书的统称。《墨子·明鬼》中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春秋以后的历史书籍仍有沿用这一名称的,如《吴越春秋》和《十六国春秋》。  相似文献   

6.
<正>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首先要让学生"会写"作文———也就是作文要先"入格",按一定的作文格式写。在"会写"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出"新"意———也就是作文的"出格"。一、引导"入格",让写作文不再难1.告诉"要领"这是一个教师"导"的过程。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各种作文体裁的写作要领,强调作文的格式,对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进行"入格"训练。以写人的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7.
正因计算机多媒体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使其在地理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一、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一支粉笔写天下,三尺讲台说春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的功能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它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倾听接受,缺乏主动理解思考,学习习惯较差,能力提升缓慢。而"以写启思,以读代讲"是变传统被动学习为主动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从"以写启思,让学生在写作中创造思考"和"以读代讲、以写代读,让学生在朗读、书写中体验积累"两大方面展开讨论,包含以写启思、以写代读的方法介绍与运用,以写代读的层次和形式,教材之外的迁移等。运用具体案例,对小学阅读教学"以写启思,以读代讲"的创新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以牛郎织女故事入诗,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唐宋之际,描写七夕的诗词数不胜数。或写七夕"乞巧"风俗的,或写因事即情、触景生情的,或独出机杼、推陈出新,必然能化腐朽为神奇的。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构建起高效课堂,是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关键条件。为此,本文在分析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以及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基础上,从"以绘本为素材,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读写相依,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善用鼓励,增强学生写话训练积极性;强调师生互评,尽量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四个方面,将构建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高效课堂的路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写话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的关键。在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原则,探索出以"丰富课外阅读,注重课堂指导,强化延伸训练,细化多元评价"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能力,提高写话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材、生活、课外阅读是写话教学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为源泉,以课外阅读作支撑,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一、依托文本——写话与教材相结合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也注意体现时代的风貌"。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使"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融为一体。仿写,能较好地将教材语言内化为学生对文本的认  相似文献   

13.
<正>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反思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0多个春秋的经历,我发现,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训练单元所要求写的作文,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只是胡编乱造,以致越写越累,令教师煞费苦心。一、指导观察生活,为习作注入源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44):53-54
古诗词"生成式"读写教学强调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以读导写,以写促悟"为核心的,以提升中学生古诗文读写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通过素读慢悟生成诗意理解,实现意义重构,从而唤醒个性化的理解,复活学生感性;通过生成式导悟,深入品读意象、典故,从而达到回归图景多元对话、启蒙诗情的目的,促进学生思维立体发展;通过三层渐进式的诗词仿写与创作教学,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的三阶晋级激励机制,激发诗情,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落实语文教学实践性需求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话同样如此。语文学习中的作文至关重要。如何让孩子学会写作呢?从以教材为凭借、以生活为源泉两方面来论述,在语文教材中可以仿写句式、续编课文,而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活动等方式,培植学生"想写"的意识,激发学生"乐写"的兴趣,培养学生"会写""善写"的能力,让学生的生活处处充满写话素材。  相似文献   

16.
<正>读和写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读、会读,又让学生乐写、会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就"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进行随文练笔做了一点尝试。一、仿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人提到"仿写"就很是不屑,不就是变相地抄吗?照样子去写,扼杀了孩子的创意。何谓  相似文献   

17.
袁桂生 《贵州教育》2008,(12):29-29
<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一、创设轻松情境,排除畏难情绪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有的东拼西凑,三言两语;有的生搬硬套,随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以后,让学生仿照写  相似文献   

18.
徐莉 《安徽教育》2014,(3):41-41
<正>写好片断是三年级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写好片断,就应该以教材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让学生达到有话可写。而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片断,我浅谈如下两点: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吸取"具体句段"的精华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抓住有关课文描写具体的"点",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品味,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且能使学生在欣赏优美句段的同时,领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10):35-36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切实创新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读赏写"方面的教学上,要充分结合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学习的掌握程度,开展多元化的"读赏写"教学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对"读赏写"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参与"读赏写"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读赏写"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满足素质教育需求。文章将结合高中语文"读赏写"教学的现状,具体阐述高中语文"读赏写"教学的实施方法与学生"读赏写"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的"以写促学"教学模式就是以语言材料为中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一个互动网络,在"以写促学"教学各个环节实现网络互动的教与学。这种模式不仅能更大地发挥"以写促学"的优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写促学"的局限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与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