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将现代教育管理上的目标管理论与控制论运用到作文批改上,即教师将每篇作文训练的具体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目标层次,然后指导学生按各目标层次分初作、试作、再作三步完成作文,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也是分三步逐渐控制而完成的,因这种作文批改程序共分三步,故叫“三步作文批改法”。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进行改革。本期编发几篇作文批改方面的经验体会,供教师参考。关于作文批改,叶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在这里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作文批改的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批改领域中却存在着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三学段习作有这样的目标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倡导的作文互改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现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就习作自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长期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变教师单向批改为学生参与批改,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从明确自改意义.激发自改兴趣、授予自改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评改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传统的评改方法禁锢了教师的手脚,窒息了学生思想的火花,教师苦不堪言,学生收效甚微,叶老早就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育书简》),叶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的批改弊病?叶圣陶先生又强调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将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47页~148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互改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认为,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广泛交流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评判能力,通过互评,取长补短,克服只重分数  相似文献   

6.
三、“集体作文”教学法的功能1、语文教学功能“集体作文”教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语言交往。传统的作文教学的程式总是教师命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学生个人接受教师的评价———教师全班讲评。整个作文环节,只有教师和学生发生单向交流,完成一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在目前教学中它却成为一块软肋,难以拿捏。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有的认为学生作文水平完全靠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还有的则认为完全靠运气,碰到易写的题目就得高分,否则“,待宰”。基于这些认识,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用四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教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是作文教学中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仔细推敲一下,四步教学并末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最关键的一步被忽视了,那就…  相似文献   

8.
杨金凤 《成才之路》2010,(23):47-47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其中表达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大多数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体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历来都把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当做作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来抓,然而,实际的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却深感作文难教,难就难在指导做了,评改也认真做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老是提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方法的不对。叶老说得好:“学生作文处于被动地位,能否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课标也提出“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的问题。为此,我大胆作了如下尝试。题。为此,我大胆作了如下尝试。一、学生限时写作。教师…  相似文献   

10.
有人曾这样说:“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我知道,他说的是指作业批改,特别是作文批改。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看看多少分,塞进课桌,然后再也不看了。叶圣陶先生曾总结自己一生给学生改文和广大教师给学生改文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是:教师给学生改文“徒劳无功”。他指出:自古以来“读书人笔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师给改而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语文教坛上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语文教学中重课文讲读,轻作文教学;在为数不多的作文训练中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提高;在作文批改中重“打分”,轻批改、评讲。导致不少学生惧怕作文,视写作文为“受洋罪”。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作文命题:变统一命题为师生共同命题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目前在教学中它却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难以拿捏。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往往用四步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老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作文教学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其实这四步教学并不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写作不能白手起家,它需要一定的积累,写作教学应在写作的准备阶段下足功夫,把准“脉搏”,切不可盲目进行。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分层次作文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成为作文教改的当务之急。一、分层次作文教学操作及主要内容1、学生的分层。教师在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写作现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或A、B、C三个层次。具体到哪个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而且应记录在第,但不直向学生公开。2、目标的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制定出与高、中、低层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分层作文教学目标。通过分层…  相似文献   

14.
把作文批改交给学生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92级甲班王木清叶圣陶很早就提出把作文批改交给学生,他认为:“教师给修改不如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  相似文献   

15.
写作教学中的作文批改往往被人们忽视,总认为批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与学生无关。针对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我的做法是:一、制订计划,明确批改重点批改作文要加强计划性,明确目标,批什么、讲什么应当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大纲》对各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对初一作文教学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在制订计划时就确定批改的重点是“中心和内容”问题,上作文课时我注意向学生公布这个要求,让学生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16.
徐琳 《语文天地》2009,(5):30-31
“语文难教.作文难改”.说明了语文教学难在作文的批改。学生一直误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写完了便完事。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而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体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因而。造成了作文批改劳而少功、写作兴趣索然的现象。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变单一为多样,化被动为主动.做到“百家争鸣”.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可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孰不知作文教学之难比蜀道尤甚。作文,从来就是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难点——一边是学生怕写作文,不知怎么写,另一边是教师要为批改作文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往往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只看分数,并不去认真领会教师批改的意图,下次作文时,依旧我行我素。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作文批改可谓是劳而少功。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必须写,也必须批,而且批改是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批改发挥功效,真正达到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8.
批改作文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是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老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详改”,这样给老师增添工作量。当老师把批改好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或是评价等级。因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并不明显,教师为批改作文感到烦恼、困惑。怎样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注重评价与教学法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但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批改都是教师一人包办.导致批改形式单一,教师批改得多,讲评得少,学生的写作目的不明确,写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鉴于此,教师应尽快改变作文批改的现状,变“背对背”的“暗中摸索”为“面对面”的“明中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对学生作文全批全改,然后针对存在问题集中讲评的通病。这样,教师工作量大,批改与讲评脱节,且收效不佳。我认为把批改与讲评融为一体,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批改与讲评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结构,既可减轻教师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一步,讲评前,要先讲清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与标准,使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把衡量作文的“尺子”。这一点尤为重要。 1.是否切合题意。即内容是否与题目相符。能否正确理解题意是衡量一个人独立作文能力高低的一把尺子。如: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