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就业市场“知识型劳动力过剩”是一种假象。“紧缺”与“过剩”并存这一相互矛盾的现象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层面上。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改变西藏劳动人民技能弱势现状,提高西藏人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就业以及发展西藏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有关领导的指导与部署下,西藏职业教育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多渠道努力建设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西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做好师资准备。  相似文献   

3.
面向"就业能力"的LIS专业教育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全方位地研究英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课程体系的认定、社会协调作用及专业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世界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构筑了面向“就业能力”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LIS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图书馆提出了“3 2”的培养模式。其中,“3”指三个层次教育,是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教育、专项讲座和信息科研活动;“2”指信息服务与信息环境,信息服务是指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多种信息服务;信息环境是指提供现代化的设备、丰富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5.
郭跃  陶晶 《中国软科学》2006,(12):130-136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下并充分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满意度的高职教育模式——“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将是21世纪高职院校探索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并讨论了建立基于社会-用人单位-学生满意的教育思想,分析“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阐明其依据,探索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就业导向”作为一种全新的职教理念和模式,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结合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隔,针对“就业导向”这种职教理念和模式中的“订单式培养”、“双证制考核”、“产学研结合”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必须同时加强四个课堂的教育,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大就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是落实“双创”,促进就业的有效措施。但不少高职院校因师资有限、政策扶持不够等原因,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就业创业教育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指导高职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物与生物制药,应用心理学,程控交换与通讯网,数字化与资源环境信息等四个重点实验室高规格、高起点、高速度建成;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等三个文科基地及川西北保护大熊猫教育研究中心等20余个科研机构的”开花结果”;2004年度毕业生就业有效签约率达到927%以上.超过全省8514%的年均水平.毕业生签约率连年名列全省前茅并获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创新教育成绩喜人.音乐系学生杜贤良连续获得国家5项技术与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0.
武岳 《科教文汇》2024,(8):36-39
为探寻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该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关系,提出了融合知识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其投入教学实践并对教学结果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的结果可知,“双创”教育、知识教育和融合教育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都有明显的正向提升效应,而知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效应相对于单一的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可见融合知识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创新创业教育革新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改革发展时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工作。本文以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探索构建"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12.
李玉梅 《大众科技》2013,(12):201-20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路径,而基于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零过渡,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订单式培养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出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主要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为例,从校企合作的实践入手,结合该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CRM理念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主动性、互动性,个性化服务意识淡薄以及服务职能欠缺的现状,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和CRM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基于CRM理念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设计思想。在分析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功能层次基础上,构建了基于CRM理念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总体模型,有效提高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满意度及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覃翠爱 《科教文汇》2014,(34):217-218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既要以创业拉动就业,促进职业技能教育的效率,又要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使就业趋于稳定。这也就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才素质这个因素,并将其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创业教育课程理念,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生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关慧  李鹏 《科教文汇》2013,(25):191-192
本文结合独立院校就业实际,针对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专业俱乐部为依托,实施项目创业初探,并推广普及应用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模式,这不仅是对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更是独立学院提升学生创业竞争力、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许丽波 《科教文汇》2012,(9):63-63,82
当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普遍需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学生在就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在中职教育、开放教育建设"接力式"教育平台模式的优势和必要性,并分析了这种教育平台模式下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各位教育同仁交流探索。  相似文献   

17.
范美斯 《科教文汇》2014,(16):209-210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育过度也日趋大众化。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和原因很多,其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社会发展实现数量和规模上的匹配。为更好解释教育过度现象的症结点所在,本文将从劳动力区域分割角度、高校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以及文化角度方面来作详细说明。通过对原因的深层次分析,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合理设置高校内部的学科与专业,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建立市场招聘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和转变个人教育和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8.
应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职业领域带来的变革需要,各级就业指导部门都在不断加大投入、细化服务,指导大学生积极进行就业准备。除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外,“朋辈教育”也被引入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以更具说服力、亲和力的教育模式,更具实践性、时效性的案例和经验,为学生传递最新鲜、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择业就业信息,其应用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形成了有效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曹勤华  毛三艳 《科教文汇》2014,(33):217-218
本文旨在对高职就业指导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力求梳理出哪些内容、哪些方法能够有助于高职生在职业生涯中有效地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并实现初步就业。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邢铁燕 《科教文汇》2012,(16):162-164
本文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按照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结合实际教学,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提出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满足行业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为核心的观点。研究内容,对丰富拓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指导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升学生就业和行业企业招聘成功率,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