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贼来了     
噔噔噔,噔噔噔。 有贼?妈呀,这真是不堪设想。前天我听老师说二中有个女生被贼拐走后挖去了心和肾,最后被丢到了河堤的边上。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是老师用来吓唬学生编出来的呢,现在看来多半是真的了,因为我又想起来了一件事,今天晚上我在楼梯间里遇见了一个目光诡异行迹可疑的高高的男人。  相似文献   

2.
温暖的惩罚     
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自然要受惩罚. 给你一个教训,让你长个记性.这是我小学语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听到这话,我们就很怕,怕他手上那根长长的教鞭.它会落下来,不轻不重地打在手掌上,痛倒算不上什么,丢人.谁谁谁又挨老师抽鞭子了,说出去,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我没挨过语文老师的教鞭,因为成绩一向很好,背书、写作文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天骄:看到你地理考试不及格,突然从心里涌上来一种不安,那是只有家长才有的担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心里,我已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刚接你们这个班时,我并没有注意你,只记得你很爱请假去开封,一放假就走,开学还不想回来,那时的你,似乎对班级、老师都不在意。你的一篇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你写了你的妈妈,你对妈妈的回忆和怀念让人感动,我从心底涌出了一种情感,那是爱的情感,很想让它包围你,温暖你。于是,对你多了一分关爱,这分爱是从心里缓缓流出的。你很敏感,你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而每次我的关心都能换来你…  相似文献   

4.
启蒙的力量     
从五岁半到二十二岁这一大段的人生我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可是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那记忆的箩筐里竟只剩下了少得可怜的几个水果──那便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书本知识以及对于青春的一点点敝帚自珍式的爱怜。我不知道这是成长的必然还是人性的悲剧。所幸的是,还有一个普通的名字我还依然记得,因为我那正直了一生也谨慎了一生的老父亲曾郑重其事地告诫我说──你必须记住她,因为那算是你的启蒙老师。 李艳芳,是我在陕西临潼上小学一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最初我非常记恨这个胖乎乎笑眯眯的年轻老师,我固执地认为是地剥夺了我在田野…  相似文献   

5.
温暖的惩罚     
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自然要受惩罚。给你一个教训,让你长个记性。这是我小学语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听到这话,我们就很怕,怕他手上那根长长的教鞭。它会落下来,不轻不重地打在手掌上,痛倒算不上什么,丢人。谁谁谁又挨老师抽鞭子了,说出去,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我没挨过语文老师的教鞭,因为成绩一向很好,背书、写作文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有一次,我还是挨抽了。这里有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眼睛     
<正>我见过很多眼睛,有清澈的,有浑浊的,有天真的,也有贪婪的,但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那一双眼睛。我们语文老师的眼睛又圆又大,眼睛乌黑乌黑的,乍看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可是你仔细瞧瞧,嘿!老师的眼睛还挺神的呢!("挺神"写出了"我"的语文老师眼睛的与众不同。)记得那一次考试前的复习课,  相似文献   

7.
当你从初中升到高中.你的语文老师很可能会布置给你一项特别的作业——随笔。这大概是最让人愉快的作文训练了、因为在这些没有命题的作文里,你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努力证明别人的观点.或者谈论一些你本来不感兴趣的事情。虽然有时你也会为想不出写什么而苦恼,可是当你慢慢地写啊写啊,写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你的随笔本变得很旧,翻开来是密密麻麻颜色不一的字迹,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有多感谢随笔。是它给了你一个说心里话的空间、让你记下了成长中的种种情感和思想。特别是,它还会让你多一个好朋友,那就是你的语文老师.因为只有他(她)一直关注着你的随笔、分享着你的心情。有同学在来稿里写:“记得有一次、我们的班主任向语文老师提议,给每周一篇的随笔定题目,这个建议最终被婉拒了,因为语文老师说:‘让他们写吧,他们也只会在随笔中写心里话。’”真的,如果没有随笔,我们也许就辜负了青春。  相似文献   

8.
幽他一默     
“老师,我永远忘不了班车上的那一幕,正是因为您的一句话让我那时的尴尬瞬间消失,可我连句‘谢谢老师’都没说,但我永远记得您……” 看着这娟秀的笔迹,一个娇小瘦弱的女孩形象出现了,静静是我上学年教的五年级的一个女孩。“班车上的那一幕”又把我拉回到了那件我几乎淡忘了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9.
那天,你说:你不喜欢老师。你说:你在大班时,老师都不喜欢你,那时因为你太淘气。但从你期待的眼神中,我可以感觉到:你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孩子,有时你真的有点淘气:课堂上,小朋友学拼音正起劲时,却传来你古诗的吟诵声。下课后,你的足迹踏遍整个校园,令我无处找寻。偶尔一次,只因你上课认真,我将一朵漂亮的小红花,作为奖励贴在你的胸前。我欣喜地发现:那朵小花在你的心中,正漾起缕缕喜悦的波纹。孩子,老师多么希望,那波纹不断扩散,扩散,让它拨动你心中那根向上的弦。孩子,让我用充满爱意的心,慢慢发现你身上细微的亮点,让它尽情地闪光,…  相似文献   

10.
高:你的文科综合是全省第二名,看来你的文科功底还是很不错的。这对你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影响吗?齐:说实话,语文一直是我高中阶段比较头痛的科目。因为它的学科外延很大,知识面需要很宽,记忆的东西也比较多,所以很难把握。但是作为三大主科之一,语文又是不得不攻克的难关。高:那你有什么“语文攻略”讲给我们听听吧。齐:呵呵我这个人比较善于总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跟住老师,勤加练习。不要埋怨老师的水平,像在我们学校,基础练习都是老师们给我们总结归纳,让我们省了不少的功夫,还加强了练习。当然你自己觉得语文很好,大可不必勉强自己。我们老…  相似文献   

11.
都说网络是双刃剑,只有聪明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它才能为你的成功铺路。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写了一篇《家庭小鸟》的作文引起了语文老师的关注,课堂上老师把它连续读了两遍,还让我给大家介绍写这篇文章的思路。一下子,我成了班里的"文学少年",接着又被学校推荐给《小  相似文献   

12.
同桌的你     
一次,我翻箱倒柜找到一本积满灰尘的同学录,翻开来看了看,在最后几页看到了你的笔墨。瞬间,脑海里浮出《同桌的你》这首歌。“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我总是小心地向你借半块橡皮。”记得那时我是个健忘的人,上美术课总不记得带橡皮,总会向你借。就在那年那天的美术课上,我一如既往地向你借那半块橡皮,却不幸被老师不由分说地判定为上课讲话,还让我俩站了一节课。下课后,你怒气冲天训了我一顿。为此,你还与我冷战不少天呢。“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记得某年某天,我在到你房间借图书时,偷看了你的日记,看到里面那一句句使人落泪的话语…  相似文献   

13.
包装批评     
曹中原 《师道》2002,(1):46-46
“见到你第一眼,老师被你那双黑珍珠似的大眼睛吸引住了,因为那里充满顽皮、热情和聪慧。上课时,你发言积极,见解独到,那清脆的声音就像一股清泉丁丁冬冬地流过大家的心田……如果你能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那你赢得的就不仅仅是掌声,还会有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敬佩。”这是某班主任给学生写的一段评语。我在品味这位老师独具匠心的评语时,脑海  相似文献   

14.
这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语文评价改革,这使我们更加喜欢语文了。那些过去一上语文课就头疼的同学对语文学习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我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自然对语文“情有独钟”。过去上课,老师让同学们朗读课文,举手的不多。许多同学说举手朗读课文的同学是“奔驰二百五”(即又笨又痴的二百五)。因为,朗读得好,老师满意了,就表扬几句;如果像啃甘蔗一样吞吞吐吐的,老师会批评。这样一来,谁还愿意起来读呢?我真替老师和同学们着急。自从进行评价改革,上课读课文就跟从前大不一样了,因为老师为了鼓励同学们积…  相似文献   

15.
传承     
下午上班前去银行,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心中一动,不由得跟了过去,竟惊喜地发现是我小学时的王占云老师。这时王老师也认出了我,寒喧了几句,王老师问我:"听说你调回了城,不知你到了哪个学校?"我告诉他我在十中教书,王老师又问我教什么,我说:"您语文教得好,我爱学语文,现在也就教了语文。"王老师说:"你那时数学就是没有语文好。"我说:"您还记得这么清楚?"王老师说:"哪能忘了。"快到  相似文献   

16.
涂萍同学,你在日记中记录了你的所思所想,使得我能够分享你的情感和心理轨迹。我想,这种感受是大多数像你这个年龄的孩子所共有的,所以我们有理由在“成长圆桌”中来谈谈,如何能比较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也许这也是你所希望的。看到你的日记内容,我想起我小学五年级时的一段经历。那时我离开父母去外地读书,寄宿在老师家里。年轻的女语文老师很照顾我,我心里有一种暖暖的、说不出的感觉。一个学期后我回到了父母身边。虽然只有一个学期,但现在想起来仍然有点回味。的确,那时的我还不能确切理解“关系”和“照顾”的含义,因为太年幼了。我想你…  相似文献   

17.
记忆如金     
@戎小熊苏秀兰老师是我在宣武区第二师范附小读书时的班主任。那时她刚刚师专毕业,还不足18岁,可如今却到了要退休的年龄。在我的记忆中,苏老师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终年穿一身又肥又大的粗布衣。那时的我,常把苏老师和乡间的村姑联系在一起。其实,苏老师原本很美,只是那美被那个年代湮没了。苏老师与我碰到过的其他老师不同,她从不告自己学生的状,哪怕是最坏的学生。她甚至还表扬你,然后再指出你的不足,让你心悦诚服。在她心里,任何人都不会坏得一无是处。这与有些人把告状当作惟一的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小时候我很淘气…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每个人回忆起自己的小学课堂学习生活时,闪现在脑海里的不仅是生动有趣的课本以及老师清脆的话语,还有那黑板上一幅幅精美的板书。也许我们早已记不清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原文,但对那时老师粉笔下描绘的形象、美观的板书却仍记忆犹新。阔别了数年的小学生涯之后.一本关于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著作,让儿时的童真、童趣,又再一次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9.
初闻--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第一次听说您的大名,是在1992年学校订阅杂志的会议上.那时,我刚调入一所县城小学任教语文,对你的印象仅限于行政摊派--学校规定每个年级必须订一本.很不妙,这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抱着一丝怀疑:我能读懂你吗?你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帮助吗?想象中,你犹如满腹经纶的学者站在高处,冷冷地看着我.主观臆断让我只是远距离地欣赏你,不敢走近你. 说起来有趣,促使你从神坛上走下来是因为论文写作的需要.学期结束之前,学校要求每位老师交一篇论文.我从未写过论文,结果是写了撕,撕了又写,绞尽脑汁却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20.
三月的天,阳光明媚,我的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因为我选择了放弃,改变了自己,并赢得了比荣誉还让我快乐的东西。 “恭喜你,你的作文获奖了!”一个好友祝贺我,班里顿时一阵骚动。刹那间,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心里美滋滋的,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来读读我的那篇“大作”。语文老师曾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定:好作文可以贴在学习园地里,供同学们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