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合作、引导。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要在实践中真正贯彻,需要教师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明确规定幼儿是发展中的主体,幼儿的活动是主动活动.  相似文献   

3.
于清  张辉 《学前教育》2005,(10):8-9
我园于2002年参加“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的研究和实验,2003年成为北京市西城区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试点园。回顾这几年的实践历程,我园最大的变化是现在教师基本上能够将解决幼儿生活、游戏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转化为教师引导幼儿发展的过程,初步实现了《纲要》所倡导的“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幼儿的快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其中,教师所处的引导者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导”应融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导”更应适时、适度。适时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角色,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契机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培养幼儿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实施教育的过程就是多主体对话的过程。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无主体意识,她又如何落实《纲要》精神进行多主体的对话,来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7.
幼儿适宜的社会性行为必须经过体验才能真正内化,这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新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但体验什么,怎样引导幼儿体验,尤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什么样的体验对其一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教师们仍然十分困惑。为此,课题组设计了《案例对比分析》的培训方案,让教师在对比式分析、研讨和交流中,深入探讨、领悟和明晰这些社会性教育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志瑛 《教师》2019,(18):121-122
乡土文化渗透于教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研究的热点话题。教师需要选择幼儿身边的地域文化资源,以回归幼儿生活世界为价值引领,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充分运用客家文化资源优势,在大班主题活动中渗透乡土文化。文章尝试着把福建省连城县的雕版印刷与大班主题活动结合在一起,采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在主题中引导幼儿把对家乡文化资源的感知在一日生活中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客家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纲要》中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因此根据《纲要》精神,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对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科学的组织策略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明确规定幼儿是发展中的主体,幼儿的活动是主动活动。过去,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较注重强调示范动作要领,幼儿在教师的“指挥”下,统一进行机械的模仿,枯燥的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虽然“动”起来了,但实质是被动的活动。如何更好实施新  相似文献   

11.
王凤莉 《教育导刊》2004,(10):18-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评价要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按照发展性、合作性、多元性、多角度、多主体、多方法,重视过程、注重差异、重视质性研究的原则,建立一个让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幼儿家长和社区人员共同参与,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的现实发展评价与幼儿未来发展潜力相结合的动态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廖贻 《学前教育》2004,(4):18-19
爱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亲社会的态度和能力,爱我们身边的劳动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每年“五一”节,很多教师会结合这一节日,“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但如果教师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情境是教研活动的载体。如果每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都能立足于某一典型的、具体的教育情境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就能逐步培养他们对教育情境中幼儿行为的观察意识和警觉意识;同时能促使教师们逐步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具体的教育行为联系起来,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调整和改进教育策略,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这样,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和教育能力就会在这些观察、反思与改进中不断得以滋生与积淀,这也是《纲要》所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共17次出现了"引导幼儿""指导幼儿""教育幼儿"的关键字眼,这充分说明"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仍然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新《纲要》的实施打破了对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足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楼智平 《家庭教育》2004,(4B):22-22
新《纲要》第三部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也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要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从幼儿关注的小事情上引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理念的学习和认识,幼儿学习活动出现了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局面,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富有个性及创造精神的教学活动,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出现认识与实践上的偏差,把某些认识绝对化,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我认为,在贯彻落实《纲要》背景下,要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评价要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按照发展性、合作性、多元性、多角度、多主体、多方法,重视过程、注重差异、重视质性研究的原则,建立一个让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幼儿家长和社区人员共同参与,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的现实发展评价与幼儿未来发展潜力相结合的动态评价体系。一、引入多元智能理论,设置科学的指标体系《纲要》明确指出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是为了:(1)了解幼儿发展需要,以便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