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天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F0002-F0002,F0003
古人说“天圆地方”,那时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四野无垠,极目天舒。有了城市,就有了四方的天。无论城邦、无论城郭,都使天有了边界,有了棱角,“精鹜八极”就成了城市天空的憧憬。  相似文献   

2.
独特的对话     
申德明 《甘肃教育》2007,(10S):33-33
“文革”中有一段时间,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开口,就必须先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一天,我去公社供销社,进门就听到一个中学生和售货员的对话,堪称经典。  相似文献   

3.
人生在世,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会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就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就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坦然;就会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总之,就会——A“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柏拉图)积攒快乐鲍尔吉·原野时间的不可逆性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快乐与不快乐都是一天。这一天的日历被时光之手没收了,像电影院的收票员一样,永不归还。因此,无论明日后日多么快乐,都冲消不掉逝去的那一天。而在所谓的快乐中,有人只乐一会儿,有人乐一小时,有…  相似文献   

4.
“两个胖胖欢迎您”,“一座叫春的城市”,“××,精彩每一天”,“没到过××,不了解中国”……如今,往往是一个城市刚花大价钱推出来一个城市口号,立刻就被网民批判得体无完肤。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因此,不仅父母经常夸奖她,就连亲朋好友见了,也免不了要夸上几句:“这孩子真乖,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女孩上学后,学习自觉,成绩也很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赏识”、处处“赏识”,即使她做错了什么,也舍不得说一个“不”字。渐渐地,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看不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就什么都不想干。如今,无论干什么事情,一旦听不到周围人的表扬,就立刻退缩。  相似文献   

6.
真烦     
烦死了,又要上少年宫了。好梦还没做完,就被妈妈从睡梦中叫醒。我无精打采地走向少年宫,开始了假期里新一天的学习。走在路上,我第一次觉得阳光是那么刺眼,鸟鸣是那么烦躁不安,汽车把城市弄得乌烟瘴气……开始上课了,一看到那些题我就想吐,都是些老掉牙的题目,什么“鸡兔同笼”“和差问题”,这不都是小菜一碟吗?对于我这个奥数天才更不在话下。何况,学校的老师已经讲过了,现在再听一遍,无论讲得多生动,也变得枯燥无味,不堪入耳。此时的教室就像是地狱,连空气也变得阴森森的,令我坐立不安。再说昨天吧!我回放下书包就想玩电脑,想到书房里有学…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一只住在农村的老鼠和一只住在城市里的老鼠,它们是好朋友。 一天,农村的老鼠请城市的老鼠来农村吃饭。城市的老鼠欣然应约,到了农村老鼠家里,看见了一桌的青菜。它问道:“你平时就吃这个?”农村的老鼠说:“嗯,味道很不错吧?”“你真有点坐井观天了,这些菜也太简单了吧,明天你到我家里来吃饭,让你开开眼。”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而“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结成的天系,则是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关系。任何一种教学理念都不能不就“师生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逝去的城市     
《小学时代》2011,(10):28-29
两千年前有人说,无论你从世界上哪条路出发,一直不停地走,都能来到意大利一个叫罗马的伟大城市,后来就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那时候的罗马是全世界最大、最富裕、最漂亮,也最重要的城市,是整个世界的首都。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小书迷,无论早晨、中午还是晚上,我都沉浸在无边无际的书海里。“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感觉一天里顿顿都是“美味大餐”。  相似文献   

11.
简评 本文开宗明义交待了自己文章的主旨:“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物质的满足一天胜过一天。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都应守住自己的本性,就像有些猫,即使有鱼吃也不能丢掉抓老鼠的天性。”这样的主旨正确、深刻,是符合作文试题所供图画材料含意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157页练习二要求将代词“那”和“哪”“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横线上”,其中第1题为: ____怕你走不走,到了___个时候,也就由不得你了。显而易见,句中横线上应依次填入“哪”和“那”。但稍加分析,便觉得该句有些欠妥。据我所知,只有“无论”、“不管”等表示条件关系的词语方可跟上有选择性的词语,如“不管(无论)雄鸡叫不叫,天总  相似文献   

13.
气绝套话     
同学们的作文中常有套话,这是需要克服的。这里说说这个问题。什么是套话?套话就是说话有“套子”,说的是套子里的话。那么什么是套子呢?套子就是“公式”。比如学“数理化”就有许多公式,无论碰到什么情况,拿相关的公式一套,题目就做出来了。所以套子就是公式。作文也会有好多“公式”,无论碰到什么题目,都可以找到一个相关的公式,只要用那公式一套,思路就有了,文章很快就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绝对是《兰亭集序》中最明媚动人的诗句,胜过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所描绘的暮春三月江南小清新,胜过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顿悟。“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定是经过了生活的历练而后回归的平静,一定是三五好友能敞开心扉的促膝长谈,无论是否有良辰美景,无论是否有钟鼓馔玉,无论是否有梦想破碎的声音,只要能畅叙幽情便足以快慰人心。而这种人间至乐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兰亭集会之美,就美在了魏晋风流名士的默契,就美在了暮春之初那一觞一咏之间。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一个男孩送给他的女朋友一台汉显传呼机,温柔地对她说:“我以后再也不怕找不到你了。”女孩调皮地说:“如果我离开这座城市,你就呼我不到了。”男孩得意地摇摇头:“我可是办了漫游的,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呼到你。”  从此女孩每天都把它带在身边,一刻也不离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女孩留了一张字条给父母,坐上汽车奔向附近的县城游玩,但是没有人知道女孩正在走向一场灾难……  玩了一天的女孩,拖着沉沉的脚步找到了一间小旅馆。一走进房间,女孩迫不及待地走进浴室,想洗去一身的疲惫。当女孩…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孩子名叫陶力,无论在附近邻居周围,还是在保育院里,她都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小霸王”。别看她是个女孩子,好胜好强的性格比一般男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一天之内就有几起家长领着哭鼻子的孩子上门告状。她四岁那年,进了保育院。我想,这下有老师管,可以省心了,谁料到班的第一天,便把一个比她大一点的男孩打哭了。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女孩,很乖、很听话,父母经常夸奖她。上学后,学习很自觉,成绩也很好。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表扬、处处赏识。后来,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坐立不安;一会儿看不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后来,她无论干什么都没耐心,不能坚持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缺乏信心,一遇困难就退缩。  相似文献   

18.
天生一对     
朋友打电话来说:“嘿!请你吃哈根达斯,明天有没有空啊?”一听有冰淇淋吃,我也不顾原定计划了,拼命点头(虽然对方看不见):“有,有,有,但劳您破费,不好意思。”“不破费,不破费,我有一张免费赠送券!”于是约好了时间地点,挂了电话,就盼着明天早点到来。“天下掉馅饼喽!”我幸福得手舞足蹈。第二天早上临走前,老妈支援了我一点money,老爸却在一边说风凉话:“这么冷的天吃冰淇淋,今天哈根达斯一定被你们包了!”跳下巴士,看了看地图,就跟好友直奔哈根达斯。那是一家立足于喧闹城市中的幽静的小店,店面不大,但颇有异…  相似文献   

19.
张华 《家庭教育》2013,(12):36-37
案例再现 刘姓夫妇来到城里打工,把孩子也一并带到了打工的城市。幸运的是,在夫妇俩人打工的城市有很多学校都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夫妇俩在送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实实在在地对老师说:“我们文化水平低,教不了孩子,平时也没有时间管孩子,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靠老师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班有一位这样的男生。无论干什么事,他总是觉得自己正确,女生都不如他。“你不行!”“就你那样还……”“你算得了什么呀……”这些话全是从他口中说出的。 一天,第一节上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做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