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行为障碍及躯体不适等心理疾病。卒中后引起的神经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一定程度会影响脑卒中后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也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医药的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PSD近年来发展较快,临床证明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PSD更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更能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症状。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等产生消极影响。目前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仍占主要作用,但存在副作用多、依从性差等问题,单用西药治疗总体效果不理想。近年来采用中西医治疗卒中后抑郁取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并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文章从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出发,综述了近几年运用中西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为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其发生率多在40%?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重度抑郁大约10%.以往应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极大的制约了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为了探讨西酞普兰对PSD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我们对60例PSD病人进行双盲式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其发生率多在40%?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重度抑郁大约10%。以往应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极大的制约了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为了探讨西酞普兰对PSD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我们对60例PSD病人进行双盲式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19)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应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情况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卒中后抑郁和脑卒中事件紧密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卒中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精神痛苦,同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氟西汀对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具有明显的作用,将使患者受益,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透穴治疗中风后的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透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透穴疗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观察两组疗效及HAM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透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路琦  张永全 《大众科技》2022,24(2):106-109,113
提高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症状,是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于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方法涵盖中西,各有不同,且临床效果参差不齐,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文献,经多种方法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对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方面进行一个系统的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搜集中药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临床中药外用复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中药外治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究现代临床外用中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结果:45首方共使用中药81种。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红花(33)、伸筋草(23)、桂枝(23)、制川乌(20)、透骨草(20)。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前3位依次为制川乌、独活、桂枝、虎杖,络石藤、制草乌;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再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形成6首中药熏洗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新处方。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熏洗药物主要配伍是活血化瘀、温经通脉,祛风除湿、和血通痹及消肿止痛,且以辛、苦、温味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19)
目的分析探讨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和护理治疗的对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产生抑郁的病患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抑郁情况采用生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护理,经过一个疗程的干预后,根据干预效果好坏判定干预是否有效。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后,患抑郁的病患的人数有所减少,减少到了14人,患抑郁病人所占比率缩短到了17.5%也就是说,有82.5%的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结论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抑郁情况的发生,使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张涛  赵玉华 《西藏科技》2013,(5):6-7,25
西藏是全国卒中发病最高的地区,在西藏建立卒中单元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目前卒中治疗手段、卒中单元的治疗效果以及其经济社会价值,通过分析区内现状,说明了在西藏建立卒中单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2周前后均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BNP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2周后SSS评分显著降低;射血分数及BNP明显改善。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同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PSD的信息获取方法,并且描述了使用XML技术表达PSD的信息结构,简要分析了用XML表达PSD信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脑卒中后患者除有偏瘫、失语等躯干功能障碍外,还常伴有情感障碍、认知障碍、行为人格障碍,尤其是脑卒中后抑郁较常见。据国内资料,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0%。79%,一般在40%-50%,其中10%为重度抑郁。因此,近十年来,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缺乏信心,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直接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在积极治疗和康复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防止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吞咽障碍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到目前为止,该病的治疗仍然缺乏特异性手段,现代医学常以鼻饲以及肠外营养等维持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康复联合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有着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肺俞穴、肾俞穴治疗亚综合征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治疗,针刺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肺俞穴、肾俞穴;对照组不实施任何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第2、第4、第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2周末、4周末、8周末分别为23.5%、47.1%、79.4%,对照组分别为11.1%、16.7%、22.2%,2组4周末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8周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8周末疗效与4周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亚综合征抑郁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致残及死亡原因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缓慢的特征。而超早期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已经成为AIS的一个标准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文章就rt PA联合其他药物治疗AIS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AI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社区慢性心力衰竭(chrom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社区8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增加有氧运动与指导,并于训练后第4w、8w、12w、16w、20w、24w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6w后,实验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20w后,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规律性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社区CHF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8.
杨丽琴  邓鑫  张亚萍 《大众科技》2013,(6):180-181,132
目的:探讨和研究丹栀逍遥散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艾滋病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丹栀逍遥散治疗30例,并予应用HARRT药物和常规对症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的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艾滋病抑郁症应用丹栀逍遥散配合心理干预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对抑郁性神经症的表现进行了描述,总结了抑郁性神经症的几种诊断途径以及治疗手段与方法,希望通过以下论述能对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临床护理,两组的SAS/SDS评分都有了明显的下降,病情观察组下降程度要远远超过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也会有明显提高,所以,有必要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