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思想理论体系内容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制度是现实基础,是有力保障。因此,在"四个自信"之中,制度自信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之基的自信。这种制度自信源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实践运行的有效性以及世界影响的示范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把握这一点对于认识"四个自信"的内在关系,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重点是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关系。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总是由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塑造并受其价值取向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样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又是它的制度性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又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道路继续发展的理论指南。文化自信的深厚性、基础性地位决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党中央提出的第四个自信,是党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具体表现为: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价值观内在相联,任何文化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从核心价值观的层面理解文化,无论对文化时代差别和民族差别的把握,还是对文化现象的总体概括和本质透视,都要深刻地进行文化反思以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根本就是核心价值观自信。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发挥着更基础、更深层、更广泛的作用。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人类情怀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处理好"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确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诞生于林县人民修筑红旗渠伟大工程的红旗渠精神,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得益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引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集中凝结,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其孕育、弘扬和传承过程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而全面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准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也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关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境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三大自信"各有内涵,又共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三者结合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简明扼要的理解。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大自信",要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在实践中不断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它是由多重基因聚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的有益精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当其中的是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文化自信出谋划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须文化自信保驾护航;全球化时代中国多元化思潮亟须文化自信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文化观所阐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打下了更为厚实的思想基础,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前行。  相似文献   

9.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更加深刻,也消除一些疑惑。如"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提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拥有了更扎实的群众基础;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整体推进的高度来认识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道德三个层面的架构,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理论成果之间清晰的逻辑关系,突显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表征,它是环境美、社会美、文化美和生活美的内在统一,内涵非常丰富。"美丽中国"建设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新精神,它具有坚实的社会现实根基、鲜明的历史逻辑和独特的制度自信。术语创新、文化精神、实践创新和开放创造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动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开启人类新文明上。深入研究"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