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娴 《学苑教育》2023,(31):73-7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内容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从原先的十个关键词增加到了十一个,而“量感”第一次作为一个新增的关键词出现在小学阶段,引起数学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量感的作用与策略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量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量感”是指学生对数学中各种量的大小、比较和变化趋势等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数学“量感”能力,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数学的本质特征,理解与应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小学生数学“量感”的特点数学“量感”是指对数量、大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忠亮 《江西教育》2024,(19):61-6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视化不仅是一种策略与路径,还是一种方法与思想,能让学生的“量感”可见,为培育学生的“量感”提供了一个视角。在教学小学数学“量与计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可视化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可视化活动,促进学生可视化的生活实践与应用。学生“量感”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雪艳 《江西教育》2022,(20):74-75
“量感”类似于“数感”“方向感”“空间感”等,是一种直觉、感悟,是一种心理感受、内在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物质属性进行感受、体验;对单位量、标准量进行感受、体验;对累积量、叠加量进行感受、体验等,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5.
“量感”是指学生对物体量的感受与判断能力,对数学学习及实际生活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小学数学中“量感”教学存在诸多误区:缺乏量感培养理念,缺乏实际情景引导,缺乏师生互动沟通,缺乏量感培养方法,缺乏量感实践活动等。基于这些误区,本文提出几种量感实践策略:通过引入生活情景、拓展数学活动、巧用数学推理、联系生活实例等培养量感。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量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源于度量,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应指向度量经验的积累。教师以“克与千克”课例为载体,围绕“对接数感经验,丰富表象感知‘量’”“对比构建标准,具身体验学习‘量’”“推理应用联结,反思辨析内化‘量’”三大策略,借助“十进制”,帮助学生积累克与千克的度量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7.
量感是一种直觉、感悟,类似于数感、方向感、空间感等。欲培养学生的量感,就要让学生体验物质的属性,建立量感模型,以对“单位量”“标准量”进行尝试叠加,最终将相关联的量编织联结,促进量感的生长。量感的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心中有量,还要求学生眼中有量、手中有量,如此才能将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8.
沈亚 《理科爱好者》2023,(2):230-232
量感是一种数学思维意识,是促进数学与现实世界结合的关键要素。量感的培养,要注重体验与思考并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可感。对内,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具身体验,通过组织多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形成量感;对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去观察、比较、推理、建模等。量感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正视学生对“量”的感知、体验,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相似文献   

9.
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教学应该从“对事物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和“对事物的大小及关系的直观感知”两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量感。深度理解“几何”与“量”的概念是量感发展的前提,丰富度量经验和描述量的大小的经历、提高合理选择和运用度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量感培养的重要内涵,加强整体设计、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量感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主要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数据意识等。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象为主,因此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量感”,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直观感受“量”。本文就如何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促进“量感”的培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晨 《天津教育》2023,(30):173-175
<正>小学数学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量感”培养,不仅能够进一步落实素养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量感素养,还能促使他们发展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物体观察、物体测量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数学直觉,建立良好的数学量感,进而实现对事物属性及特征的精准认识。对此,为了使“量感”培养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从体验式教学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开展情境体验、直觉比较、物体估测、迁移想象、实践测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量感的具体策略。一、数学“量感”概述(一)数学量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游美云 《天津教育》2023,(27):186-18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在小学核心素养的表现中加入了“量感”一词,并指出它的主要表现和内涵:量感,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量感的学习内容在教材中随处可见,但是学生的量感意识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量感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存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呈现样态结构化,让学生感悟到实实在在的“量”,就会使学生的量感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王超 《小学数学教育》2022,(24):19-20+37
<正>量感,原本是美术、建筑等领域中的术语,是指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受,是对于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轻重、快慢等属性的感性认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是帮助学生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建立量感可以让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黄翠清 《考试周刊》2024,(16):76-79
量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量感成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做好动力调动以提高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方法以充分渗透量感,转变评价方法以促进有效反思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量感”培养路径展开探究,旨在更好地落实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的理念,切实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5.
量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对事物策略属性和大小的直观感受。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理解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思维学习新知,并逐渐将其内化到自己认知结构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量感的有效培养不仅能够推动学生深入掌握对应数学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对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开展对应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艳波 《天津教育》2023,(30):19-21
<正>数学领域量感的定义没有被明确界定,新课标在介绍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量感时将其解释为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接感知,与度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应用意识的基础课程,以各种具备理论性、抽象性与实践性特征的概念、理论、定理和公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知识以外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是学生建立量感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从面积、长度、质量、时间等“量”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对数学元素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实践强调通过直观体验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概念的立体认知,并将数学概念与现实事物对应起来,提高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量感”是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之一,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量感内涵,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与估测能力,以此建立更加清晰的数学概念表象。  相似文献   

18.
顾晓东 《江西教育》2022,(31):40-4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一简称“新课标”)中新增了一个核心概念——量感,并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中明确了量感培养的总体要一求和相关内容。小学阶段是量感形成和发展的关一键阶段,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标”,充分理解量感的价值和意义,把握小学阶段量感培养的要求,探一索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发展学生量感。一、量感内涵思辨(一)量感的内涵“新课标”指出,量感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一及其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相似文献   

19.
贾宝明 《天津教育》2024,(10):132-134
<正>“数量”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是小学数学中重要内容,由数学概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可以看出,数量关系占据数学教学的半壁江山。《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核心词之一就是数感,因此教师非常熟悉数感一词,并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训学生的数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对培养学生数感能力已经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量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量感.文章以“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案例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活动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量”的世界,通过对量知识的探究,促进学生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