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型团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应根据团队的建设目标,打造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问卷调查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逐步强化,保障条件日益加强,教育实施逐步规范,工作实效较为明显.同时,调查也发现个别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教育科研有待强化的问题.为此,建议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性开展科研和校本研发,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课堂,是一种公共空间,是师生对话协商、合作共享的场所。以此原则创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共同体,要在宏观上形成开放民主、多元交流、尊重信任的共同体内生文化;要在微观上通过对话协商构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打造开放的学习空间、开拓师生和其他成员交流分享的渠道;建设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7,(5):91-94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首要工作,其工作内容重要,任务艰巨。建构主义理论引领下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目标层级化、内容结构化、活动主体化等特征。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围绕学生主体,以实现新生的适应与健康发展为目标,通过服务新生入学适应、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心理健康活动等路径,从而促进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湖南高校在艺术类专业创意人才教育中应转变以技能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人文教育;在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划分的基础上,以跨学科的"课题制"方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强调设计实践中高校如何与企业建立合作,打造"工作室"制度的共同研究机构;整合、利用网络共享的教育资源,打造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合作教学与课程网络平台,从而促进教育的互动发展,为培养创意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循证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循证实践从理论与实践、证据与决策、个体与社会等维度,引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式创新;从突破拿来主义困境、构建本土心理健康理论框架、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等层面,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创新;从构建本土心理健康数据库、建立本土心理健康教育模型、强化科学实践依据、打造专业高效工作队伍等方面,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经过20年的努力,不断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采取五项举措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用“1+X”模式全力打造心理成长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0):I0002-I0003
南京市建设“教育名城”战略实施以来,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不断推进。通过技术装备打造优势学科,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南京教育,做了一些有创意和务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性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应予以制度性的规定;为满足学生需求,应进行综合性教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课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逐渐完善,但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犯罪、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且有逐年攀升之势。所以有必要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增强心理健康有效性的策略,即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一支具有丰富理论和经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但也需正确认识、认真对待目前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重视课程地位,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打造一流专业师资队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谢美玉 《知识文库》2023,(24):191-194
<正>心理健康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按照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心育与德育、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的逻辑,实现“三全育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教师、学生和课程是教学中紧密相连的三端,“三全育人”也就需要从这三方面着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三全育人”模式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课程的红色底蕴、创新育人的实践模式等。德育与心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关乎高校的稳定和谐,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和一生幸福。本文主要从加强专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规范管理;规范管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效能运作;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顺利运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几方面论述了广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展建设在未来几年中需侧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河南教育》2014,(10):9-10
<正>河南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在1998年就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体系。2013年获批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后,河南大学以创新模式、打造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一、创新教育模式,明确工作思路河南大学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一道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从现状看,各高职院校基本按照要求开展了课程的教学工作,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课程开设机制、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评价方式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理顺课程开设中的机制问题,打造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内容,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应克服消极倾向,树立正确指导思想;科学设置机构,明确职责;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运作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艺术院校应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包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李丹丹 《知识文库》2022,(22):130-132
<正>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积极的构建出一个完善的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并实现立体式的教育结构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明确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同时帮助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及具体的教育分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建立点面结合,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加强校团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等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首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深入分析当前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因素,按照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应采取如下措施: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并制定相关制度与措施;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为导向制定工作计划;建设分工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以管理科学化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