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是国粹、是瑰宝。针灸是技术、也是艺术.变化无穷,奥妙丰富。针灸学源远流长,从古到今针灸医学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生生不息,为华夏文明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今天我们自问在世界上能占据霸主地位,至今依然保持着华夏神韵的古代技术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者有哪些?针灸学应该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针灸治疗疾病,可见针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亦为世界人民所尊首  相似文献   

2.
感悟中医     
中医学是我们祖国几千年来经过千锤百炼的一块瑰宝,为保障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认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为医  相似文献   

3.
王涵 《科学中国人》2014,(11):62-63
他一身白衣.浩然正气,视患者为亲人,待下属如朋友。他不是人们眼中的白衣天使.却是救死扶伤的苍生大医。“情系民生.追求卓越”.这不仅是重庆第九人民医院的办院理念.更是他毕生的为医追求。他就是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重庆党校行政管理专业MPA.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重庆九院)神经内科主任——范文辉。  相似文献   

4.
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几千年传承不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文化圈内源自中医的“韩医”、“汉方”至今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针灸在世界范围的普遍应用体现了中医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用很細的鋼針、金針或銀針,刺入皮膚一定部位的刺激点(穴道)上,或者把燃着的艾絨和艾卷,放在这种刺激点上,刺激皮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就叫做針灸療法。針灸疗法是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療效很高的一种医療方法。最初用的針是石針、骨針、竹針、銅針,逐漸演变到現在使用的金、銀、不绣鋼針以及其他合金合銀針等。灸的工具也是經过了許多改進,才成为現在使用的“艾卷”。針灸的好处很多,它經济簡單,工具携帶便利,治療范圍廣,療效顯著,多少年來,一直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对不同学科实践教学模式发展的要求,针灸推拿专业对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歩。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基于医教协同下对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将对针灸推拿人才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历史中,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蕴藏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且在不断发展中走向成熟完善。源远流长的针灸医学传承至现代,尤其是建国以来,因其从整体观出发的医学理念及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项研究成果被广泛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同时,21世纪的针灸医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针灸学的发展方向探讨也成为许多针灸界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针灸医学如何在临床诊疗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如何在多样化治疗中规范地发展?如何在国际范围内提升针灸医学的学术影响力?沉重的使命落在了这个时代的针灸  相似文献   

8.
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摇篮,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军事绵长的发展史,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领他们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如海胸怀,光大民族品格,继承民族传统,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学业水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张浩 《科学中国人》2006,(12):85-85
水利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更起着特殊的作用。中国拥有960万km^2的国土面积.她幅员辽阔、物产富饶.为中华各族人民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空间。在中国历史上.兴修水利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五千年来.正是依靠水土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华民族才得以持续发展。不论是江河中下游的辽阔平原.还是山峦沟壑间的层层梯田.以至荒漠戈壁中的片片绿洲,在这广表的大地上处处屹立着我们历代祖先艰苦创业的水利丰碑。  相似文献   

10.
自古,百姓有神医之说。其实.所有深邃、奥秘都只有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岩本爱吉(Aikichi IWAMOTO)教授,日本籍,自1994年起在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任教授,在内科感染症和微生物学的领域一直从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以HIV感染症为主的研究成果。岩本教授目前是日本厚生劳动省艾滋病动向委员会委员长以及国际艾滋病学会亚太地区代表.并曾担任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院长及日本艾滋病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2.
医护人员为重症患者进行静脉营养(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在目前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不但要筛查患者有无营养支持适应证.也要选择入径和营养素的组成。但在50年前,肠外肠内营养学的内涵恐怕很多医、药、护三方面的工作者都不怎么清楚。  相似文献   

13.
《易》·《内》二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和光辉,她的不朽和继住开来将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将成为世界进步的灯塔。“医易同源”流传古今,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明言:“小知易,无可以言大医。”中医之鼻祖是《内经》,中医将在《内经》理论指导下一步步走出国门造福于全人类。《内经》不但是医书,她与《易经》同源于大自然又为大自然运动发展变化和进步的指南。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一代代文人圣贤,孕育了一株株光彩夺目的医苑奇葩,谱写了一曲曲豪放雄壮的“白衣天使”之歌。在万众曙目世纪交汇的今天,在中国的医疗事业腾飞的今天,有这样一株奇葩在世人的心田上静悄悄地绽放:自1984年以来,她先后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的持续发展举世瞩目.中华民族的文化涅磐过程已经由痛苦的浴火阶段迈向充满希望的新生阶段,我们正迎来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产业无疑是推动民族文化复兴的强有力工具、它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提供了最好的表现手段,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让世界感受中国,让中国感受世界,多媒体产业作为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体,必将成为建设中国美好未来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王艳琴 《科教文汇》2014,(1):219-220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人出彩的中国梦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辅导员视角,分析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的家庭背景因素、毕业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提出解决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医针灸精微邃密,历经世代医家之手,渊源悠长。石学敏院士从医40年,28年潜心研究“醒脑开窍针刺法”,为攻克危害健康与生命的中风病——这个全人类的共同课题锲而不舍地钻研奋斗。石院士在继承历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医学界别树一帜,以其自身完备体系和独到疗效被世界所赞誉,被视为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孕育的传统中医对现代人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党的报告中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工会大会报告指出.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型,造就一支具有先进型理想、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强大阶级队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是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巩固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 ——题记·摘自《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古语有云:“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医生.这个以人为本的特殊职业,在被赋予神圣光环的同时.也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重托。海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号.在新建内科大楼的神经内科主任办公室里“坦荡真诚”和“医德自然”两块牌匾拉近了我们与受访专家戚晓昆的距离。经过片刻时间的等待,我们见到了戚晓昆教授。他刚从病房查房回来,略带些许疲惫的神色.却依然有着亲切的笑容。  相似文献   

20.
这里说的母语.自然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须臾难离的汉语。它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之一.也是产生了无数文学瑰宝的语言。而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更是生动活泼,有着极鲜明的特色。不过,再伟大、古老的语言.也是双刃剑.既能用来表现真善美.交流崇高优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