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徒善不能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一章,林桂榛先生撰文对该句被误读为论述"德法并治"的重要性,予以辨证,并进而认为此句强调的是人的"推行"的重要性.笔者则以为,孟子在此处更强调的是"先王之道"作为标的、依据的重要性.而对"行"的强调,则体现在<梁惠王上>对"不能"与"不行"的辨析中.在此基础上,对经典文本的诠释方式以及何以被误读作了较为详细的剖析,认为将"注释诠释"与"问题诠释"结合起来,对于克服"过度诠释"、"诠释暴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一章 ,原句是 :“故曰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对孟子这句话的解读 ,学界历来众说纷纭 ;但宋代大儒朱熹和清代张岱、焦循等以及不少近人的解读 ,都是值得认真商榷的。据《孟子·离娄上》的上下文甚至《孟子》整本书以及孙、赵岐等人的有关注疏 ,“徒法不能以自行”不是指“法”离开了“善”就不能“行”,而是指“法”离开了人的运用就不能“行”,就不能自己运作起来。孟子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强调“善”的重要性 ,也不是强调“法”的重要性 ,更不是强调“善”与“法”相结合的重要性 ;而是强调人的“推行”的重要性 ,强调人的“运用”的重要性 ,强调人“行先王之道”的“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载×载×"句式的全部用法可归纳为四种类型.该句式中的两个"载"字为连词,其作用是连接两个动词,组成联合式结构,形成一种连动式的谓词句式.其中两个"载"字所涉及动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亦可分为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孟子主张法先王,他说:"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离娄上》)又说:"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同上)荀子呢?也说:"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非相》)可见荀子也是主张法先王的.但正是在法先王的问题上,荀子却对孟子进行了猛烈的攻击:"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非十二子》)任继愈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中认定这是荀子"不赞  相似文献   

5.
孟子擅于用事例来论证观点,通过对他所讲述事例的解读,可以体会他的思想。"背法匿父"事例反映出孟子仁政思想的基本特点:为政者要正己正人、士人从道不从君、事亲原则至上等,同时也不难看出孟子"背法匿父"之弊端,即将事亲原则绝对化,有违于法律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6.
以西方意义治疗学作引,围绕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立志之道及我与世界>,本文试图阐析儒学中的一种意义治疗的向度.首先,唐氏认为儒学对于人生意义的解读集中于"志"的概念;其次,在对此概念澄清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唐氏"立志之道"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最后,本文认为,迈向一种意义治疗法的新儒学强调的是人的心性修养.这构成了对西方心理治疗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方孝孺一生"惟道之趋"、"惟道之务",将以"道"辅政、以"道"事君作为自己的政治思想。他的"道"包含着恢复周制、正统观念、以孔孟之说为中心的儒家之论等内容。在对"道"的坚持、正统观念和受孟子"浩然之气"影响而形成的气论的综合作用下,方孝孺展现出了宁被杀十族而不屈服的气节。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以"常用作介词和连词.作介词时主要作用是引介谓语动词的方式、手段、工具、对象以及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等;"以"字句可分为三大类六小类.作连词时主要作用是引出动作行为的目的."以"字还可用作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9.
<左传·僖33年>"妇人暂而免诸国"句中"暂"字向有两解.对"暂"字的正确训释与正确认识连词"而"的语法功能有关.连词"而"字的语法功能是连接谓词或谓词性短语.先秦单音时间副词在连词"而"前作为分句中的谓词与"而"后分句构成一紧缩复句,而并不充当"而"后分句中谓词的状语."暂而免"中的"暂"字,无论作为表示"突然"意义的单音时间副词,还是作为表示"欺诈"义的动词,都不充当"免"字的状语,因此"暂而免"是连谓短语,"暂"字应当释为动词"欺诈".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校训是"明德至翠笃行于微"。"明德至翠"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笃行于微"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一句指向内在修养,在于建构人的品德;第二句指向外在表现,在于指引人的行为。"明德至翠"的"明"作动词解,"明德"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加强品德修炼,不断进行自我人格完善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由<易传>的官学传统分析其具体性的学术特征.以<系辞上传>第十二章的上下文语境为主,指出文中"形而上"之所指乃"当下未形"之状,所以此"道"近似<易传>屡屡提及的"幾"之语义.由此出发,分析了"形而上"之"道"的形式化过程"形而上"→"形以前"(汉)→"形"之"上"(魏、晋、隋、唐)→"形而上"之"理(宋).通过比较以评价<易传>"形而上学"的得失由对"当下未形"之"幾"的把握,而重视感受性及知识中的"默会"成份,由此导向重视知识及境界的圆融性,不主抽象偏执;但感受性须落实到具体个体,不利于纯粹知识系统的建立.由对"当下"状态的重视,而强调"道"的合(人)情、合(天)理、合(法)则,不以偏概全,而以"时"为"中";但"随时变异以从道",客观上不利于"正义"观念的绝对化,所以中国缺少"自然法"传统.用"中"之"道"在"王"则容易蔽于"具体的政治性",而以"时"中"为手段,在百姓则容易流为"乡愿"的两可态度."道德"和"法"的绝对化、神圣性皆付阙如.  相似文献   

12.
“先王之道”在荀子思想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构成了荀子思想的鲜明特征。荀子言“先王之道”不仅是将“道”作为恒常的标准,且肯定“道”具有动态的开放性,能够“宗原应变”,与时俱进。只有在“常”与“变”的矛盾交织中才能准确地把握荀子所言“先王之道”的本质。在荀子,所谓“道”之“常”意味着“道”具有贯穿古今、虽久同理的特征,此“道”能够在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中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形式指引和稳定的有价值意义的方向感;所谓“道”之“变”意味着道依其宗原应变、以义应变的特征能够因应一个急遽变化的时代,因而“道”不是“范例”给了我们,而是有待于我们去开拓、制作。可以看出,在先秦的古今之争中,荀子既不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无根的革新论者,而是主张在继承先王历史智慧的同时,通过人们的主动创制以实现“应待万变然后可”。  相似文献   

13.
老庄道家对于"礼崩乐坏"的回应不仅是反思性的,也有正面建构意义,其建构性思路表现为:第一,人心处于与礼乐文明技术的互动建构中,礼乐文明技术对人心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性影响;第二,对人心性的建构要有基于礼乐文明的提升,不可本末倒置以"俗学"来"缮性",而应"进技于道";第三,"进技于道"的主要含义在于一种"以道观之"视角的培育,这是"以道养心"而非以"俗学缮性",由此而达到"圣人用心若镜"的超脱境界。其问题在于:其一,"以道观之"易流于阿Q精神胜利法;其二,"以道养心"的前提是人心对"道"的体认;其三,真正的逍遥之路不是"看"出来的,"改造世界"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正>说到"游刃有余",就会想到"庖丁解牛",解得"莫不中音。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原因在于它"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相似文献   

15.
"以"字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虚词之一,出现频率之高,容易混淆,本文结合《归去来兮辞》中的"以"字作用法辨析,并强调一同作连词用的"以"字与"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话语。  相似文献   

16.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成为历史上的卫道巨擘.<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纲领.在<原道>中他提出了"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旨;在<原性>中提出了他的"性三品说",作为学习仁义道德和"明先王之道"的理论依据;在<师说>中强调了儒家学者传道的意识与精神,以重振儒学之尊;在<进学解>中具体论述了学习儒家之道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对教育活动的精微阐释,研读以上教育名篇,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背景为依托,对中国艺术中"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作了概观性梳理,认为"势"在中国艺术中是通过蕴含性、趋向性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道"的运行状态;"势"的生成是一个"道之势--心之势--形之势"的同构机制:"势"的艺术创造在于"即体成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简明古代汉语字典>,举详实例藉以说明从"朱"得声的字如"珠"、"铢"等字以及与之声音相近的字如"渚"、"柱"和"椟"、"犊"等字均含有"小"义,以补众家"右文说"著作之遗.  相似文献   

19.
今人对张载<正蒙>多视之为一种论天道的宇宙论.船山则不然.他的<正蒙注>明显地注重其人道论的意义,他在<正蒙注·太和篇>、<乾称篇>及<正蒙注>序等注、论中对<正蒙>大义作了明确的说明.这种说明是船山对自己思想的说明,其思想主题可归结为"原始终以立中道","贞生死以明善恶","存神尽性以全归本体",旨在"希张横渠之正学",寻找儒学正统以排佛老而正人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言学和文献学两个层面论证了<老子·七十六章>中的"兵"字应该训释为"兵器".把"兵强则灭"中的"兵"作军事战争讲,其用意在于指明逞强好胜结怨太多,必招致灾难,此说取法外端,虽广为应验,但于义理难容.<老子>的用意并不是号召被压迫者联合起来以怨报怨,相反,<老子>的义理取法于内,立兵器为象,意在说明一相情愿的"固强、固泰"所达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