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以法新社《为寻子,绝望的父母走遍中国》和美国《时代》周刊的《经济重整之旅》两篇文章为实例进行点评。前一篇的作者剖析了外媒如何从西安家电子商店开始,透视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以及给全球经济未来带来的希望;后一篇的作者在客观评价外媒文章的同时,用自己相同题材的文章进行了对比.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本期选取《纽约时报》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了外媒如何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同时刊发了新华社英语视频专题作者谈英语视频创作中的客观、真实性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期以英国《金融时报》的《东莞的“民工荒”》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中国给医疗制度开出药方》两篇文章为实例进行点评,通过分析外媒作者的视角和写作手法,启发中国媒体如何做好对外经济报道,以及宏观题材的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4.
本期选取美联社关于中国人口普查的报道,以及法新社和英国《卫报》关于中国祭孔的报道进行点评,前者剖析了外媒在报道中如何试图揭示中国的现实、变化与发展趋势,后者探讨了如何为祭孔报道这个“旧瓶”装入“新酒”。  相似文献   

5.
本期以英国《金融时报》的《中国经济去年增长8.7%总量逼近日本》和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中国的地下赌博问题》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剖析了外媒如何通过年度经济数据发布,来深度解读中国经济,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参考;作者还剖析了在报道"硬"新闻时,以人物故事作为新闻报道主线的"软"方式所具有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6.
房宁 《对外大传播》2009,(3):47-48,60
本期我们选取了美国《洛杉矶时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两篇文章作为案例,作者通过分析境外媒体对我春节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总结了外媒报道中国春节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期选取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工人》和《华尔街日报》的《中国正在成为绿色技术领导者》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中国工人》的一组报道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主题不宏大,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表达主题的最佳方式。后一篇点评则提出,在做科学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应巧用术语和数据,运用比喻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外媒报道就象一面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对外报道的不足和未来改进的方向。美国《时代》周刊今年6月1日刊发的长篇报道《重建中央王国》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9.
本期以法新社《上海外滩世博前重生》和新华社的《中国学校怒斥〈纽约时报〉黑客报道“无中生有”》两篇文章为实例,前一篇梳理了外媒给我们对外报道的一些启示,后一篇则就如何反击外媒不实报道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0.
胡媛媛 《职业圈》2014,(28):124-124
据外媒报道,法国警方破译了一名男子与一名基地组织高级成员之间的多条加密短信,从而发现了恐怖分子准备袭击卢浮宫的图谋。法国卢浮宫作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宝库,其艺术价值遭到不少非法分子的眼红,史上名画《尖叫》和《蒙娜丽莎》就是在同一天失窃。  相似文献   

11.
本期选取路透社和新华社的两篇文章点评,前者剖析了外媒对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兴趣点和报道技巧,后者回顾总结了如何出炉一篇较好的涉藏报道。  相似文献   

12.
赵蔚 《对外大传播》2009,(11):41-42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为海外媒体高度关注的大事件。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再次将中国作为封面,刊载了长文《通往繁荣之路》;法新社和德新社在临近10月1日的一周,先后播发了有关中国的系列稿件。这些文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安保等方面对中国展开大跨度、全景式的报道,其中不乏对中国沧海桑田的宏大叙事。但与这些充满“远景”和“中景”的叙述不同,英国《卫报》的“十字路口的中国”系列,以其广角镜头配合特写镜头的组合报道,从诸多外媒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中外媒体关于两会的报道进行了剖析,从中提出在未来的两会报道中,我们可以继续发挥报道力量上的优势,进行更多层次、多角度的挖掘,同时汲取外媒的报道技巧,以国外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做好中国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4.
马云在今年5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不仅是国内财经头条,也引发外媒连篇累牍的报道。作为首位登上《福布斯》杂志的中国大陆企业家,马云一手创办的"电商帝国"挤走了eBay,与雅虎"死磕"控制权,销售额让亚马逊网站相形见绌,其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无疑是马云个人吸引外媒注意力的原因。梳理近一年来外媒对马云  相似文献   

15.
本期我们选取法新社在人大召开前一天播发的报道《农民期待“两会”促进落实农村政策》作为案例,作者通过分析该文及外媒对我国“两会”普遍的关注点及报道方式,指出值得我们对外报道借鉴的写法。  相似文献   

16.
正提起外媒,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负面新闻""有色眼镜"等贬义词,但外媒涉华报道不仅仅限于"负面新闻",很多报道其实也都很正面,或者至少是比较中性、客观的。本文梳理了近几年的外媒涉华报道,主要探讨软新闻、地方新闻和日常报道,旨在剖析外国读者的兴趣所在和思维方式,以拓展丰富我们自己的报道视野和写作思路,努力与国际话语体系对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高大上"的深度策划报道和重大议题设置,也需要"小  相似文献   

17.
呼涛 《对外大传播》2011,(10):44-45
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路透社两篇报道分析点评,分别剖析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发掘数字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房宁 《对外大传播》2010,(11):50-50
本期选取《华盛顿邮报》的《中国富人考虑如何帮助他人》和新华社的《伊春客机失事打破中国民航69个月飞行安全纪录》两篇文章,前者剖析了如何在热点新闻的报道中抢占舆论高点,后者通过整理文章的采写过程,解析了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兼顾"新闻、现场、深度"。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28日结束放映的《战狼2》刷新中国电影票房新纪录,成为第一部跻身全球票房前100排行榜的非好莱坞电影,这部以中国海外撤侨为背景的动作大片也因此备受关注。笔者选取《纽约时报》在内的多篇外媒报道和新华社稿件,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呈现的多元化视角和报道策略,希望对中国文化对外报道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5月15日,“中国外文局汶川地震三周年对外报道采访团”抵达四川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团由局长周明伟、副局长陆彩荣亲自带队,由来自美、法、西、日、俄等国的5名外国专家以及中国网、《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对外传播》等多家媒体单位共计24人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