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十九世纪是女性开始萌生独立意识的时代,在反抗父权制压迫的过程中,她们以疯狂和死亡为代价换取“自由“,唤醒了成千上万女性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2.
郭和英 《科教文汇》2008,(1):157-158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本文从女性意识角度深度透析安娜婚姻爱情的悲剧意蕴,使婚姻中困惑的现代女性得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琥珀》借用历史背景,生动地描绘出女性的情感空间并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富有争议的人物:琥珀她一方面勇敢独立、坚强自信,追求女性的独立,富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她又自私、贪婪,坑蒙拐骗样样精通。琥珀复杂的个性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让人对她又爱又恨又怜悯该文从女性独立意识的角度探讨琥珀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重飞 《科教文汇》2010,(11):78-79
《琥珀》借用历史背景,生动地描绘出女性的情感空间并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富有争议的人物:琥珀她一方面勇敢独立、坚强自信,追求女性的独立,富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她又自私、贪婪,坑蒙拐骗样样精通。琥珀复杂的个性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让人对她又爱又恨又怜悯该文从女性独立意识的角度探讨琥珀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怡 《科教文汇》2013,(17):63-63,67
《到灯塔去》是一部富象征意义的现代主义小说。小说中伍尔夫反思了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与作用,并通过画家莉丽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如何摆脱社会压力,确立自己独立人格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来对比拉姆齐夫人与莉丽这两位女性,从而解读画家莉丽这一关键人物的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冯兴运 《科教文汇》2012,(10):71-71,87
爱情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射雕英雄传》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们坚持男女平等,大胆追求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的爱情;她们的爱情心理和爱情行为,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精神,在文化的意义上,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志、健全人格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魏琴 《科教文汇》2009,(35):249-250
《简·爱》这部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引人入胜的。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勇于反抗、敢于追求解放和为平等不屈斗争的女性形象,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即女性追求独立和平等的意识。同时,这篇文章也对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相关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女词人,其主要作品都是强调女性意识以及独立人格。和很多男性词人不同,李清照将最真挚的感情和生命融入到词中,也关注于人物复杂的性格和内心感受以及自我独特的意识等等,让中国古代文学视域当中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体意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洁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代表性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红蘑菇》、《无字》等,反映了在张洁真爱理想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对建立独立的女性人格的不懈追求,奠定了她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先驱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对跨越两个朝代的柳如是进行研究,可以开掘女性文学及其文化价值。柳如是的作品张扬了女性的才华,为明清时代妇文学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以柳如是为代表的明清妇女文学在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其表现出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为实质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是近现代女性意识复苏的先声。柳如是在诗词上的创作博众家之长,而又有卓然独立之处。比如自然清丽,婉约与豪壮并举,典雅与旷达相依,炼字独出机杼,用典浑然自如。同时,她善用绘画技巧把画的语言、画的因素源源不断引入诗词中,增加诗词本身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梁若婷  徐美兰 《科教文汇》2021,(10):169-170
《达洛维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作品描述了女主人公克拉丽莎一天的生活细节,以此来反映当时的英国社会现状。该文着重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女主人公女性意识觉醒和形成的原因,提出女性要有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要积极地争取权利和地位的平等,进而呼唤世人对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女性主义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同以往传统类型片的特质,其突出的成就表现在从当代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的形象塑造,到突破男权主义的道德枷锁。伴随着1991年《末路狂花》的上映,女性主义文化开始在电影领域内进行深度的文化渗透,女性开始想要摆脱电影人物设置上的附属地位,打破传统意义上大众对女性陈旧的符号化认知。  相似文献   

13.
李岩 《金秋科苑》2010,(20):125-125,126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其中对女主人公萨拉的复杂性格的描述尤为精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萨拉的四个不同身份的演变来达到自我独立和自由的过程,来展现小说中流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郭玉华 《科教文汇》2010,(22):56-56,67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仍然处在男性居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女性的天空低矮狭小,社会留给她们的机会少得可怜。但是随着勃朗特三姐妹小说《(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蕾》)的同时问世以及她们三姐妹的相继闻名,女权运动的帷幕拉开了,女性迈开了争取话语权的步伐。本文将回顾她们的人生经历、察看她们的心路历程,试图了解面对强大的男权文化势力她们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以便更深地理解她们与她们的作品,以及作为知识分子、女性作家,她们的女性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秦汉时期,女性社会观与女性高等教育存在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彼时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儒家女性观对女子主体意识有着极大的影响,导致女性主体意识长期被压抑或处于沉睡状态。而当时的女性高等教育又受社会女性观与女性主体意识影响,包括女子修身与综合素质培养等。且女子高等教育家的参与更使之散发奇特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不讲求门当户对、不讲求家族势利,只期盼钟鼓琴瑟之乐,即使贫而贱也在所不惜,才子佳人表现出相当的爱情自觉。但才子佳人小说是两情相悦,但绝不是两性平等。作者仍然是封建礼教的坚定拥护者,把男女两性归属于不同的道德体系之内。没有给女性以平等的人的地位,更不允许女性有独立的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在20世纪兴起与发展壮大,女作家从独立、自由的角度创作,多丽丝·莱辛也是其中之一,她运用第一人称,通过循环的时间叙事结构,用身体写作,创造出自己的女性话语方式。她的作品中突出了男性和女性的关系是矛盾统一体,女性除了物质生活独立,精神空间层面也要独立和自由。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其妇女状况和女性意识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本文讨论了20世纪前加拿大移民妇女的状况和女性意识的发展,分析了20世纪前加拿大女性意识发展缓慢的原因。19世纪后期妇女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女性意识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20世纪高涨的女权意识和蓬勃发展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女性文学是指由女性执笔所写或具有女性性质的文学,通过揭示女性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对社会女性的成长及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警示作用.英美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女性文学的发展源头,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为当前社会男女平等发展奠定基础.由齐心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的《多维视角下英美女性...  相似文献   

20.
张艳华 《科教文汇》2010,(28):46-46,53
本文旨在结合三位不同时期美国女作家的作品,即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双丝袜》、夏洛蒂·吉尔曼的《黄墙纸》和阿德里·安富的诗歌《潜入残骸》,探讨女性意识和女性创作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理论支撑为伊莱恩提出的女性意识发展三阶段(Feminine,Feminist and Female),即女性从屈从于传统男权中心价值观念,到女权意识增强,再到女人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传统的阳具中心主义男权统治下,女性是作为男性纯粹他者地位存在的,或者说"女性是一切无"。女性气质只是为了男性需要而作出的面具伪装。本文先对三个文本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它们共同表现的女性身份客体性证明拉康"女性并不存在"的合理,再进行纵向分析,展现三部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发展。横、纵向分析指明了女性从无到有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三个阶段后女性身份定位超越并出现新局面的可能,因为"女性并不存在"这个表达本身就预示了女性获得真实存在的自由,"无"孕育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