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理念.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优化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要从母语教育的特点剖析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通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现实语境等,强化、拓宽、丰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渠,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论文分析了江西省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职语文教育的特点、规律,提出高职语文课程建设应该以就业岗位群对语文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为目标,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语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怀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这是语文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高举语文素质教育大旗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新理念为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行动指南,它明确地预示了中学语文教改的走向.通过对语文教育新理念的研究,笔者认为,语文教改会呈现以下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上,它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教育是文、史、哲不分家,语文独立设科始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语文教育界对此比较一致的划分是:清末语文课程(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国语教育),新中国成立前的语文课程(包括国统区的国语国文教育、解放区的国语国文教育),改革开放前的语文课程(包括建国初期的语文学科建设、国民经济调整期的语文教育、文革十年的语文教育),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时期至今的语文教育)。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不同,其对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一、清末语文课程现代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体悟人文内涵,重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本文从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素养的诠释分析入手,通过概念辨析来阐释语文素养的内涵以及与语文素质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探讨培养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郑景南 《教育艺术》2005,(10):23-2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交际活动,诸如学习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等,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存在着语文教育活动.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渗透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必须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创新变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笔者认为:没有对语文本质的正确认识,对语文教育方式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语文教育本体与策略的深刻领悟,语文教学的创新就可能衍变为花样的翻新、小技巧的复制,无法从整体层面对话语文,思考语文,创新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列举了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旨在说明大学语文教学现状需要改变。其次,文章主要从大学语文本质属性出发,指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说明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间的连续性。再次,文章强调中学语文课改新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大学语文教学,其目的是希望能引起广大大学语文老师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蓝秋燕 《柳州师专学报》2014,(2):110-112,85
基础课程改革已启动十几年,高师院校在语文教学法课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改革与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还存在诸多问题。革新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组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高师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语文教育研究者们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探讨其理论依据,认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需遵循系统性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目标与特点;遵循适应性原则,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契合;遵循开放性原则,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遵循动态性原则,与课程"预设与生成"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为迎合时代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解决教学弊病,就需要重视教育改革。新课改对其提出很多新颖要求,尤其是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培养。阅读作为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更要将其作为重要话题。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为讨论对象,畅谈语文阅读对合作模式的应用,夯实基础,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改革了,语文教材改变了,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使新的教学理念得到全面的实施.但在目前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理论的空泛化,二是过程简单化,三是内容虚无化,四是推广表演化.为了使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好地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出了以下建议:要加强语文教学方法的整体研究;要加强语文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要加强语文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探索新语境下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中形成四点认知:妥切设置教学内容,正确建构课程教学体系,这在现代汉语课程教改中具有第一义;在当下新媒体时代,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可实施"五步制课堂教学法";"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复循环教学,可以构成一种符合新语境的现代汉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情况,由此找出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郜智琴 《天津教育》2021,(2):105-106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修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学科,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目前新课程不断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十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在新课改下达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英语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已全面推行一轮,对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但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难以推进,尤其是在农村和城镇中小学。在英语新课改中出现了一些理念偏差,就此对其理念之一——英语任务型教学做了全面澄清,并对在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旨在引起外语界的专家、学者和同仁的高度重视并就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有所启示,这将对任务型教学理念能否在全中国成功的深入实施与稳步推进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詹苏纳 《海外英语》2012,(11):52-53,64
普通高中新课程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课程评价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回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周年,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在观念上有了较大转变。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以及以学论教"三大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论述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教师素养"三种构成要素,并指出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建议及其意义,以期提高高中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认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