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用新型泵式沸点仪测定了在101.325kPa下甲醇-水、水-丙酸、甲醇-丙酸3个二元系在不同液相组成时的沸点,并用间接法Tpx推算了甲醇-水、水-丙酸、甲醇-丙酸3个二元系的汽相平衡组成y.3个二元体系活度系数的关联分别用Wilson模型、NRTL模型、Margules模型和Van Laar模型进行关联,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了它们的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同时,用这些模型参数来计算它们的汽相组成y.所得的液相活度系数来计算3个二元体系的过量吉布斯自由焓函数G^E/RT,并且研究的所有体系之间不存在共沸点.计算的沸点温度与实验的所测得的沸点温度吻合良好,由面积积分法检验这些模型参数计算的3个二元体系相平衡数据得到很好的热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在101.325kPa下,用新型泵式沸点仪测定了水-甲醇二元系在不同液相组成时的沸点,并用非分析法由tpx推算了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y.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求出了甲醇-水二元体系的液相活度系数Wilson、NRTL、Margules和Van Laar模型参数,由这些模型参数推算的此二元系的泡点与实验值能很好的吻合.这些模型参数求得的结果,用面积检验法检验得到很好的热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化学势的基本原理,采用经典的化学热力学实验方法,测定苯-乙醇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度系数,并求得其超额自由能、超额焓、超额熵等超额热力学函数,从而设计出一种测定非电解质溶液二元体系超额热力学函数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该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进的Ellis汽液平衡釜,在35kPa压力下,测定了N,N-二甲基乙酰胺一水二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利用Herington面积检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定的汽液平衡数据满足热力学一致性.分别用VanLaar和Wilson活度系数方程关联了实验数据,两者结果较接近.汽相组成和泡点温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41,1.622l℃(VanLaar)和0.0076,1.6057℃(wilson).实验数据和关联结果为减压精馏分离N,N-二甲基乙酰胺和水的过程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Teju-Rice粘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电解质水溶液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的关联方法,导出了具有预测特性适用于非电解质水溶液的粘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方程可由各组分物性预测低压下各种温度和不同组成的非电解质水溶液的粘度。用该模型计算了6个体系346个数据点的不同温度和组成的二元水溶液、3个体系164个数据点的不同温度和组成的三元水溶液的粘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总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959%和4.061%,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6.
乙酸与环己酮-环己烷二元混合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压下测定了乙酸-环己酮和乙酸-环己烷2个二元混合体系纯组分及混合液在303.15-333.15K温度内全浓度范围的密度,计算了2个混合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m^E,乙酸-环己酮混合液的Vm^E呈负偏差,而乙酸-环己烷体系《为正值。用Redlich-Kister方程关联不同温度下研究体系的Vm^E与组分摩尔分数的关系,这2个二元混合系最大标准偏差小于0.5%,说明两者有较好一致性。探讨了极性有机溶剂与其他有机物混合后分子间特殊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进的平衡釜对环己醇与异丙醇组成的二元体系在常压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该二元体系在常压下的气液相平衡数据,绘制了环己醇-异丙醇在常压下的x-y,t-x-y相图,运用Heringto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检验,均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同时运用Wilson方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求出了二元作用参数,预测的相平衡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可变体积高压釜测定了正辛醇和CO_2组成的二元体系在308.2K和313.2K温度和高压下的气液相平衡数据.讨论了温度、压力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同压下,随温度的升高,CO_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温下,CO_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运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和Vander Waals-2混合规则建立了相平衡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
李佰林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3):64-66,69
测定了异丙醇-苯-水-碳酸钾体系在3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考察了碳酸钾对该体系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的影响。用Rajendran方程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为工业上用钾盐分离异丙醇水溶液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和模型。  相似文献   

10.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相图的AutoCAD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utoCAD处理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相图 ,不但准确而且方便快捷 .以 (xG-xL)~xL曲线与x轴的交点来确定恒沸组成、用该组成线与液相线的交点作为恒沸点的方法来确定恒沸点 ,对完全互溶双液体系“苯 -乙醇”、“硝酸 -水”、“水 -正丁醇”的处理结果表明 ,恒沸点的温度误差最大的为 0 1℃ ;组成误差最大的为 0 0 0 77.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方法测定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可逆电池的一些参数,可以得到电池反应的一些热力学参数,如平衡常数、活度系数、解离常数、溶解度、络合常数、溶液中离子的活度以及某些热力学函数的改变量等.并且,由于电动势能够测得很准确,故常比用其它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要精确一些.本文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电池的电动势,求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相似文献   

12.
该实验用静态法测定了n-C_4H_(10)(1)—H_2O(2)二元体系在0.4MPa(绝压)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提供了n-C_4H_(10)对H_2O的重量校正因子数据。温度、压力分别为±0.05K和±0.002MPa,汽、液相的组成分析相对误差<±1%。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过程工程的序贯模块法设计并组建了乙二醇连续萃取精馏乙醇-水恒沸物系的实验装置。由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预测汽液相平衡,结合萃取传质动力学MESHRF模型优化设计精馏塔,采用θ环填料和透明塔体组装成溶剂回收、精馏和提馏三段式连续萃取精馏实验装置,将萃取精馏和萃取剂回收双塔流程优化为单塔流程,以便于学生可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教学装置能实现恒沸物系的萃取精馏分离,99%乙醇收率达91.6%,萃取剂回收率94.3%。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对非电解质水溶液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的分析,导出了估算非电解质水溶液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14个体系446个数据点不同温度和组成的二元水溶液的导热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总平均相对偏差为1.273%,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计算准确性在相当大程度上优于文献方法。本文方法简单方便,只需要水溶液各组分的临界温度、临界体积和导热系数数据,就可以直接预测各种温度和组成的非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5.
用静态平衡釜法测定丙烯-水-甲醇三元物系在30~60C,0.3~0.9MPa下,甲醇-水比例为9∶1、8∶2、7∶3时的汽液平衡数据,用Peng-Robinson模型方程对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求得各模型参数,其中液相丙烯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4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子表格Excel进行二元理想体系精馏过程中的逐板计算,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得到理论塔板数、加料板位置及每一块理论塔板上的汽液组成.  相似文献   

17.
应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和Ag-AgCl电极组成可逆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应用Debye-Hückel极限公式,求得不同温度下KCl在1,2-丙二醇非水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计算了KCl在1,2-丙二醇非水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GB,R),并据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化理论对KCl的活度系数及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活度和逸度是由路易斯(G·N·Lewis)提出,用以解决实际体系同理想体系之间所存偏差的两个函数。二者的作用是使理想体系中某组分的蒸气压或化学位等公式能够用于实际体系,而且仍能保留理想情况的简洁形式。所以这两个函数成为联系理想气体和实际体系的纽带。是两个重要的函数。在讨论气态时,用逸度及逸度系数较为有益。在研究液态溶液时,用活度及活度系数则更为方便。某物质的活度及逸度除与温度、压力和组成有关外,尚与该物质所选择的标准状态有关。有关逸度和气态标准状态的选择作者已做过论述,本文主要是讨论活度和液态溶液标准状态的选择及其涉及到与此有关的问题。 所谓组分i的活度(a_i)就是i组分在实际溶液中表现出的活动能力。其定义是,任意给定状态(化学位为u_i)时逸度f_i与相同温度下某一标准状态(化学位为u_i~0)时逸度f_i~0之比。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emf方法测定了278.15-298.15K,恒定总离子强度为0.1,0.5,1.0,2.0和3.0mol.kg^-1的HCl-NaCl-C3H7OH-H2O体系的HCl湃度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15,25℃时,HCl的活度系数rA都能较好地服从harned规则。  相似文献   

20.
相图分析     
对相平衡的讨论,是从对相律的研究开始的。相律是多相平衡体系的普遍规律,也是研究和讨论相平衡体系,特别是多相平衡体系的重要手段。它由下式表示出来:f=c-p+2 式中:“C”称为组分数;“P”称为相数;数字“2”表示只考虑温度、压力对体系状态的影响;“f”称为自由度数。相律告诉了我们影响相平衡状态的因素的数目与组分数、相数之间的关系。 相图是用几何图形的方法来描述多相平衡体系中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处条件即影响因素(温度、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