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教材解读本组教材在主题“以诚待人”的统领下,由两条教学线贯穿:一是阅读线,理解什么是“以诚待人”;二是作文线,学会如何以诚待人(做人)。阅读教学是主线,作文教学是辅线。在编排上,其中辅线“作文教学”采用了“总—分—总”的组合方式:总——目标提示主题→导语部分分——分点展示主题→课文部分《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总——生活体验主题→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部分从以上模块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着整体的联系,这个整体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导语”与四篇主体课文之间的总分联系“。导…  相似文献   

2.
《做人一作文》(“做人-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是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作文教材,它是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作出的科研成果,它有异于现在流行的中学作文教学的各种训练体系和训练模式。对《做人-作文》这套作文教材作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不仅对于作文教学的改革乃至语文教材的改革都是有意义的。而且对其他人文学科的教材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 “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如吟诗作对,帖经,墨义,诗赋等。导致我们多数人延续至今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二是当前语文教材选文多数是文学作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同时,也把写作和选文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以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4.
刘长会 《文教资料》2013,(19):46-47,52
作者针对作文教学现状,提出“作文回归生活”的主张;分析生活性作文教学的内涵,并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作文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义务教育一向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语文老师只有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导致了作文教学存在着随意性。而在应试作文的驱使下.家长和老师的目标是惊人的一致——求高分。于是作文教学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作文技巧和方法的“告诉”和“灌输”,更是一种作文意识的“唤醒”,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的过程。其实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特别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7.
读读现在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感受不到那纯朴的童真或真诚的童情,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传统的看法是,考试时作文写得好.语文分数就高,升学机率就大,所以必须把作文写好。现在众多教师依然有此看法,也集中反映在作文教学中,题目几乎由大人规定,“跑题”就要遭彻底否定,就算不是命题作文,立意也必须是深邃的,不容许大人所认为的那些没有“积极意义”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是公认的,难教更是公认的。各级语文报刊谈论作文教学的文章很多,刘延君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从教材、体系、应试、技法、评价五个方面对其弊端做了全面深入的解析,既有纵向的梳理,又有横向的比较。病症摸清了,问题找准了,总有解决的方法,而下像刘老师所说的“这样透视与思考本身就是寻找写作教学出路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针对教学实际和教师队伍现状进行的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2000年笔者构建了“六步作文”教学模式。旧有的作文教学是一周连上两节作文课,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教学进度,两周一次单元作文训练,第一周主要是作文指导,第二周主要是作文讲评。虽然“六步作文”也是跨时两周,共四课时,但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重视学生课堂上自主完成作文,重视学生独立修改和相互交流,限制了教师指导的时间,认为讲评课比指导课更重要,并对每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九义”教材中没有单独的作文教材 ,写作知识是穿插在语文课本的“知识短文”和“读写例话”中传授的 ,有些只出现在某册的重要知识点 ,教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把它贯穿到作文教学全过程中去。但是 ,笔者在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中发现 ,有的教师和学生忽视了教材习作理论观点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部分学生作文训练时胡编乱造一些不合情理的事件或情节 ,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话 ,没有遵守教材提出过的作文“一要真实 ,二要具体 ;写记实的文章要说真话”的要求 ,出现了虚假、浮夸、华而不实的文风。这是对作文内容要真实的基本要求不够重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究其原因,是传统作文教学理念有问题,语文教师信奉“作文是教出来的”,“作文是逼出来的”。所以,作文指导课花大力气、费尽心思教写作知识,重形式、轻内容,什么立意、选材,什么布局谋篇,什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处处讲到,可学生一头雾水,终难落笔。总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没有独立的教材 ,作文训练只是依附在阅读教材里 ,安排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或在单元练习里。“寄生”的作文教学难免出现种种困惑 :①作文训练目标的完整性不够 ;②作文训练系统的可操作性不够 ;③教材编排体系的开放性不够 ;④教材选文可供模仿的典型性不够。作文教学要摆脱“困惑”局面 ,必须建构具有科学化、系统性、现代化、示范性特点的 ,属于自己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崔长秀 《成才之路》2012,(12):69-69
作文是中、高考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的综合表现。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现今中小学的写作教学,没有独立的教学时间,没有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没有独立的写作教材等,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源头。话题好比圆心.从圆心到圆周连起来的线都可视为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角度。可见话题作文内容是很宽泛的,只要围绕话题作文即可,这样也给学生作文带来困惑,很多考生摸不着头绪.不知从何下手,老师在教学时也感到迷惘,对话题作文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把握。那么话题作文教学应怎样来开展呢?下面谈几点具体的作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考作文命题特征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高三写作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情境缺失等突出问题,应建构以“回归教材,密切教考衔接”为主线、以“关注素养,实践情境写作”为辅线的高三作文教学策略,强调教学中的知识关联与具身情境,在高考备考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朱萍 《云南教育》2002,(13):18-19
一、“作文研究性学习”的提出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中,极具开放性。在作文教学中,可让学生以研究者身份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写出研究报告和其它类别的文章。这样做,尊重了作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同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意识,可发展其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避免长期以来传承式的、接受型的、模仿式的作文教学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二、“作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作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来源有二:一是可选材于我们现有的教材…  相似文献   

17.
王淑艳 《甘肃教育》2007,(3S):34-3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最好标尺。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组合排列,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18.
陈淑华 《师道》2009,(2):34-3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手头没有好的蓝本,如同巧妇没了米,又如何能将学生的习作烹成一道色味双美的佳肴呢?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最忌“无本宣科”。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太过抽象,但是语文教师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结合教材开展仿写训练,那么作文教学就会变得形象起来,而不是无的放矢了。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素有语文教学“半壁江山”之称。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把作文教学落实在每学期教材中的几篇命题作文上,并且还用审题、立意之类的要求限制孩子们刚刚萌动的表达欲望,如同硬要刚刚学步的孩子迈着成人的步子走路,有点强人所难。因此,孩子们常常觉得无话可写,“假、大、空”的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及危害 1.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以阅读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并没有随着课改的深化而弱化,语文教学还是以阅读教学为主。新编阅读教材精彩纷呈。但写作教材少之又少;虽然有“写作与口语交际”,但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这本教材由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计划性,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没有起到引导教师重视作文教学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