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育知先育人     
魏书生老师说过:“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育人.在赞成这种观点的同时,我又有自己的观念,在此我冒昧的做一个小小的变动: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不是目的,关键是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今纷杂的社会中,孩子的好多习惯都受到影响,往往这些坏的习惯会带到学校的学习之中,这时老师就应该正确的引导,细心地呵护.下面笔者就围绕这一观点,浅谈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一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小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师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因为教育工作不仅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的工作。在教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岳晓玲 《内江科技》2006,27(3):9-9,39
本文在分析近年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以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实现“两课”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可惜现实状况并不理想,不少学生觉得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这与当前各方面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不相符.怎样破解这一难题?转变思维,站在育人的高度,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角度开展专业课教学,是解决的新思路.提出教师应在育人的高度开展教学后,阐述了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角度开展专业课教学、育人,然后总结了教书育人中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优点,最后提供了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杜金彪 《现代情报》2002,22(9):150-151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与理论演绎的方法,深入地阐述了教书育人的本质内涵及其特性。并在阐明教书与育人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特性,将有益于教书育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是高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它包含教书和育人两个相互渗透的方面 ,教书指教师传播知识 ,培养能力 ,进行思想教育的全部教学过程 ;育人则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众所周知 ,大学生是一支富有生命力的团体 ,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 ,具有强烈的自我认知意识 ,大学教育是他们走向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肩负历史重任之前陶冶高尚人格的一次重要机会 ,也是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竞争力强弱 ,而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导力量 ,对祖国未来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凌淑红 《华夏星火》2005,(3):110-111
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责,英语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因此,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赵青松 《科教文汇》2008,(20):19-19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怎样“教书”,怎样“育人”,却是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已被素质教育的大潮和历史的教训所否定。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已成为教育的主题。作为班主任,更是任重而道远。下面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是教师责任的核心内容,然而,教书与育人的疏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与教什么学什么的教学现实的分歧,不当管理理念对教育活动的影响等支离了育人的过程,师生间“和谐”的关系与疏离的师生情感也不利于育人活动。为改善当前的现状,本文重提教师的责任和担当精神,从而在现实中尽到对学生的关爱,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而不断地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加文化自信和创新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王丽红 《科技风》2013,(16):182+184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师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如何在教育改革中继续秉承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书育人的内涵分析高校教书与育人教学理念的必要性,提出高校进行教书育人的新方案: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让青年教师担任一定的学生工作;改善重业绩轻素质的考核机制;加强教师自身师德修养。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行为现状,提出了一些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方法,教书是为了育人,培养出素质高、品行好、技能强的高职毕业生是高职教师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是一个教师的天职,教书必须先育人,只教书不育人的教育应该说是失败的教育,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并不是政治教师、班主任及少数学生管理人员的事情,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工作中.本文主要列举了生物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对部分德育教育内容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3.
倪志龙 《科教文汇》2007,(8X):90-90
教书育人是一个教师的天职,教书必须先育人,只教书不育人的教育应该说是失败的教育,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并不是政治教师、班主任及少数学生管理人员的事情,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工作中。本文主要列举了生物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对部分德育教育内容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在当今的教学中,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得到不断的提升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和课堂,在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便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任晓梅 《科教文汇》2009,(34):136-136
本文从“面向全体学生,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三个方面论证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新 《科教文汇》2007,(11Z):87-87
“教”与“学”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学会怎样教,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育人。只有将这两者完全统一起来。才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弄清德育和传授知识间的关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只有理清其内在的关系,更好地把教书育人统一起来。为此,牢固树立教书与育人的正确价值观,转变办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全体教师自觉成为德育工作者,才能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育人。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不但承担着教书的重任,同时又要进行育人并进行管理。因此树立威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以博学为基础。抓住契机改变学生;以真诚和爱心为利器,化学生“百炼钢”为“绕指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让学生耳濡目染;积极交流,杜绝闭门造车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19.
时晨光 《科技风》2011,(12):24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学者韩愈这一名言,虽已逐逝千载,但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教益.今天,赋予它新的内容,既通常所讲教书育人.教育家徐特立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他认为:教师如果只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综观古今,社会上自有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员以来,教员就同时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两...  相似文献   

20.
罗鑫明 《科学中国人》2014,(7S):172-17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的努力去探索怎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五爱”教育,这样使我们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