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函数几何题"常常是中考试卷中的把关题和压轴题,翻一下历年各地的中考试卷,几乎都有函数中的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梦想,河南一名中学女教师就因一封十个字的辞职信红遍网络。我想借用这句话,希望能用我背过的单词、做过的题、看过的书、熬过的夜,铺成一条看世界的路。都说读书苦、读书累,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从上小学开始,很多人都在父母"你要考多少分、进年级多少名"的要求下努力学习,直到慢慢长大。然而老师却说,你们是为自己读书。读书不是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吗?为何又说为自己而读?我不懂。  相似文献   

3.
<正>说起读书的好处,我们的老祖宗很有体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对于如今的中国学生来说,"读书可以写好作文做好题",很直白很实际。但是读书的乐趣呢?完全被无视。4月1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四川  相似文献   

4.
眭丽芳 《知识窗》2011,(5X):70-70
<正>完形填空是英语中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型,在中考英语试卷中所占分值仅次于阅读理解题。完形填空答题的好坏直接影响考生的英语成绩。因此,考生有必要对此题型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笔者就对近几年江西省英语中考中的完形填空题的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进行简要分析:一、选材特点在选材上,体裁以记叙文、说明文、夹叙夹议的议论文为主。材料内容丰富,反映人物、学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考试卷的形式与内容较课改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基础题出‘浅’,中档题出‘新’,难度题出‘活’"上,而这三类题型中出现较多的是探究性问题,初探这类试题的常见类型及应对之策,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07,(5):88-89
有人说读书的意境有三种。第一种是悠闲自得,不分书籍种类、不计时间长短、不讲收获成效,可以不求甚解,是一种玩法;第二种是大下苦功夫,为应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等等,废寝忘食,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骨,需要死扣细节、讲求时效,是一种外界压力促使下的苦读;第三种读书则不求功利,不用外界压力自愿去读,将收获之"乐"寓于读书的整个过程中,"其喜洋洋则矣",纯属一种精神享受。在他人看来,第三种读书可能也比较苦,因为要通宵达旦,要"消得人憔悴"。这期的推荐书目或许更适合第三种读法,不妨试试看,寻找另一种精神的享受吧。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笔者组织了"阅读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阅读模式共读赛读,以"提供一道题"的方式参与活动,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重视卡片制作,完整认知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上开始出现一种新的题型———阅读材料理解题,这可以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接受新知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之前,课外阅读一直被中考视为雷区。1997年,湖北宜昌首开先河,将名著阅读题写进了当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成为全国中考逾越雷区第一卷。直到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为课外阅读正本清源,课外读物终于堂而皇之地走进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圣殿,名著阅读题才相继出现在其他各省中考试卷中。此后几年,名著阅读题更是成为各省中考试卷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正>玉溪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正式启动玉溪市"全民读书月"活动,倡导玉溪全民多读书、读好书,让玉溪全民参与读书活动、体验读书快乐,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2.
"作家卡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高年段教材的一大特色,笔者充分研析这一资源,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将卡片引入语文教学,课内课外结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资料卡片的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刘俊英 《科教文汇》2012,(17):144-145
中考英语听力是所有英语测试题中,学生最感头痛的一种题型,有的学生甚至还未开始考试就紧张,录音一响,大脑一片空白。要想在中考听力题中获得好的成绩,除了些常规的知识,如词汇、语法、口语等应掌握外,我想最重要的还是针对不同的测试题型,进行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的答题技巧,反复训练以达到熟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考链接]正确使用词语是中考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2006年中考这类试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同义词、近义词的使用与辨析,如天津市要求辨析"凝固"与"凝练"、"自觉"与"自愿",并进行填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楹联艺术中,不乏吟咏养生之道的佳对妙联,这些谈论养生与长寿的名联,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人们养生益寿的良方。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为自己题写一副自勉联是:"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此联阐述了寡欲养性、为善施德、读书静心、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一般人只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增长智慧与才干。殊不知,读书也是一种乐趣,读书是大脑的有益运动。常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作图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它能形象、直观反映出物理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作图的基本技能和应用作图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是力学部分,试题越来越活,深浅不一,因此了解力学作图的特点及解题技巧至关重要.初中物理力学作图题主要包括力的示意图、杠杆示意图、滑轮组的绕线等.  相似文献   

17.
在中考数学复习教学中,解题是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给我们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提供了一种套路,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运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有效实施中考数学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脱离实际的读书之风一度盛行,越来越多的学人在"唯有读书高"的论调下成了只会读书的"读书人"。陶行知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出书是一种工具,是给人"用"的。同时,作为工具的图书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属,人人都当读书用书。本文力求详实地介绍陶行知的工具主义图书论,为当今全民阅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中的探索规律问题是指发现研究对象含有一定的规律。常见的这一类问题的形式是:题目罗列出一串数、几个等式、若干个图形等等,要求通过学生的对比、分析、变形、总结、归纳、推演、判定等种种数学变化研究,最后获得所需的结果。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初中学生应当拥有"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技能。探究找规律的问题,初中生经过分析、对比、设想、猜测的锻炼,可以培养探究创新方面能力,也为今后学习数列等知识奠定一定的基本技能。因此,这一类问题,往往会出现在各级各类的中考试题中。以下结合近几年涉及这一内容的中考原题,剖析常见的解法。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6,(10):20
近几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题。这种题型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一种好形式。看来,古诗文节奏划分题将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很有必要。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1:故人具鸡黍。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例2: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