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桩与打铁     
打桩与打铁均可视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就是两物体碰撞后不分开,以同一速度运动).下面推导完全非弹性碰撞中动能减少量△Ek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中经常遇到碰撞问题,碰撞过程一般分为完全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其中,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为什么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笔者给出以下证明.  相似文献   

3.
倪一宁 《物理教师》2000,21(6):30-30,33
通常讨论的二体正碰撞过程中,由于碰撞前后两个物体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不存在两者之间的切向滑动磨擦力.如果不是正碰撞,例如在碰撞前的瞬间这两个物体有横向的相对运动,在碰撞的接触过程中两者间便会有滑动摩擦力f出现.当f与纵向碰撞力N在数量级上相差不大时,其作用便不可忽略.碰撞的全部接触时间也是N的存在或者说N的作用时间,记为△tN如果将f的存在或者说作用时间记为西△tf,那么△tf必不可大于△tN,因为脱离接触后f便不再存在.f的作用使物体间横向的相对速度减小,如果在NtN结束之前,横向相对速度已减…  相似文献   

4.
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五题是求解由弹性碰撞引发的临界值问题.在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根椐两个守恒关系,可列出二元二次方程组,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文通过剖析弹性碰撞,探寻一种不必列出二次方程组的方法,巧解有关弹性碰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完全弹性碰撞类 这类碰撞经过两个阶段.压缩形变阶段和恢复阶段.从形变的恢复程度来理解,第一阶段所产生的弹性形变在第二阶段能够完全恢复,也就是说两个阶段具有完全对称的特性.从机械能的损失来理解;第一阶段动能转化成的弹性势能在第二阶段又全部转化为动能,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因此这类碰撞不仅满足系统动量守恒.而且作用前后系统动能也守恒.  相似文献   

6.
、碰撞的特点碰撞是物体间的一种重要的相互作用,碰撞有完全弹性碰撞(简称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三种情况.不论哪种形式的碰撞,其特点均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持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可认为碰撞在瞬间完成.由此可知,碰撞应同时遵循以...  相似文献   

7.
周异平 《物理教师》2000,21(1):9-11
教学目的: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碰撞的基本规律,更好地掌握碰撞的基本分析方法. 重点:(1)基本过程、基本规律的分析;(2)比较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教具:碰撞实验、多媒体装置. 教学过程:l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碰撞是一个非常基本、但又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模型.然而,碰撞的出现并非是单一的、明了的,往往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如何解决形式不同、本质相同的碰撞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碰撞分析.2分析讨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画…  相似文献   

8.
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它们的运动状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这个过程就可称为碰撞.碰撞按其能量损失程度可分为完全弹性碰撞(机械能不损失)、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一部分)、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最多).不管哪种碰撞,在碰撞过程中,都要遵循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这种碰撞经历两个阶段,压缩阶段和恢复阶段.从形变的恢复程度来理解;第一阶段所产生的弹性改变在第二阶段能够完全恢复,也就是说两个阶段具有完全对称的特性.从机械能的损失来理解;第一阶段动能转化成的弹性势能在第二阶段又全部转化为动能,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因此这种碰撞不仅满足系统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0.
弹性,泛指事物的易变性。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例如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又可细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等。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理论中涉及的主要是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是指相对于商品价格变化时商品需求的变化量;供给弹性是指相对于商品价格变化时商品供给的变化量。它们的大小用弹性系数来表示。用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有Ed=△QQ÷△PP;式中Q表示原需求量,△Q表示需求量的增量;P表示原价格,△P表示价格的增量。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则有Es=△QQ÷△…  相似文献   

11.
碰撞中的两种极端情况是指没有机械能损失的完全弹性碰撞和机械能损失最大的完全非弹性碰撞.  相似文献   

12.
1.碰撞的分类 (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碰撞过程物体产生的形变可以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3.
袁永 《中学物理》2012,(3):29-30
发生弹性碰撞的两物体满足动量守恒,由于一般情况下碰撞的时间极短,碰撞前后两物体的位移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在一般问题当中认为碰撞前后的两物体仍在原位置以新的速度发生相对运动,即认为发生弹性碰撞的两物体碰撞前后各自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弹性碰撞没有机械的损失可写成系统动能不变的方程.这样可得到发生弹性碰撞的两物体满足的动量方程...  相似文献   

14.
景国柱 《甘肃教育》2008,(11):54-55
物体碰撞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2007年高考理综24题是考查弹性碰撞问题.由考生的得分情况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掌握得不好.  相似文献   

15.
“在同一直线上两物体瞬间作用的过程”,物理学中列举了“1.子弹击穿木块”,“2.两球完全非弹性碰撞”,“3.两球不完全非弹性碰撞”,“4.两球弹性碰撞”及“5.一物块爆裂成两物块”等常见的5种情况.根据这5个物理过程特点的不同列出表1.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学》2010年第6期发表卞志荣老师《原子物理教学中的几点释疑》(以下简称卞文)。卞文认为:①实物粒子入射氢原子时,与总个氢原子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中动能损失(△E)会被氢原子吸收用以其电子的跃迁,  相似文献   

17.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持续时间短,相互作用力大等特征.在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所受外力一般可以忽略,认为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但在碰撞中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各自发生形变,而作用之后各物体的形变并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因此,碰撞中可能存在动能的损失.我们把存在动能损失的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下面讨论非弹性碰撞中动能损失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动量守恒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难点,且有时作为压轴题考查.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动量碰撞问题的原理很清楚,但计算却很头疼,因为计算量很大,高考题中则只敢考查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很明显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其实对于弹性碰撞问题,大家都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列方程求解,但大部分学生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今天笔者用“速度增量法”带大家用口算来解决动量碰撞类问题,对于碰撞分为三类即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  相似文献   

19.
李力 《物理教师》2010,31(7):42-42
本刊2009年第3期“大学物理园地”专栏的《引入质心参考系,巧解弹性斜碰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引入》),提及一个关于弹性碰撞的重要定理:在质心参考系中研究两个质点的弹性碰撞时,碰撞前后每个质点的速度大小不变,而发生改变的仅仅可能是速度方向.这个定理成立的条件并不要求是一个运动质点碰撞一个静止质点,也不要求必须是正碰.利用这个重要定理,该文巧妙而简捷地求解了不少困难的高中物理竞赛中的弹性斜碰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目的创新 例1 碰撞的恢复系统的定义为e= |v2-v1|/|v20-v10|,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质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