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植物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感的,更别说智慧了。然而,随着科学家对植物的深入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而且还能“吃”。  相似文献   

2.
臧宏教授的《中国哲学智慧问题研究》近期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探讨中国哲学智慧问题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它通过考察中国历代哲人的智慧,对智慧的内涵、智慧与知识的关系、智慧如何能“得”、如何能“达”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周俊 《教书育人》2008,(8):53-54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5.
本着让踏入青春期的学生们能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中,既能以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又能因理性智慧而过上幸福美满的个人生活,我校开始探索怎样用“爱情系列教育”来帮助初中生安全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回归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体验”,是智慧的体验;教育是“穿行”,是智慧的穿行;教育是“成长”,是智慧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学法宝典     
有种sytle叫“学霸”,有种范儿叫“年级第一”,有种扮酷利器叫“智慧”。学霸姐妹花、学霸男神也许是大众眼中的“书虫”,但不论在哪个领域,能做到最好的,都要有精钻的精神,这是一种学无止境、永不停步的酷!本期“语丝”,我们为大家梳理了近年全国各地中考、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法宝,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借鉴。让我们来听听学长们的经验之谈吧。  相似文献   

9.
郭丽华  寇丽娟  金蒙 《父母必读》2010,(8):97-98,100-111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与“水”,“水果”来个亲密接触是最好不过的了。它们能带给宝宝由内而外的清凉。不仅如此借助一些小物品,发挥一些小智慧,我们不仅能让宝宝玩出清凉,还能玩出快乐,玩出智慧。  相似文献   

10.
乐在其中     
吴雨桐 《新读写》2012,(11):30-30
作者调用丰沛的阅读积累,在文起笔落间尽情跳动着自己的智慧脉搏。通过“思考”、“寻找”和“感悟”的契合点来联系阅读,得出“收获”、“发观”、“成长”的体悟,具有相当精妙的结构特效。如能加入一些细节描写,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十二五”规划,做什么?“十二五”规划,怎么做?随着教育中长期纲要的发布,各高校迎来新一轮思维挑战。而如何让“十二五”规划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则需要我们共同的思考.需要各高校同仁们的智慧.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贡献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来信至media@cernet.com。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学生已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在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常会听到预设之外的“声音”,这是师生智慧火花的碰撞。它不但能给人始料未及的体验,更能超越预设的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生成”与“预设”这个度,  相似文献   

13.
图形是数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运用它不仅能发现一些列深奥的结论,也能解决很多代数中的问题.图形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体现了“数”与“形”的紧密联系.本文通过基本图形的运用,让图“说话”,从中体会蕴含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和实生物”说,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治国用人的原则,但具有精博的哲理与高深的智慧,回答了万物从何而来的形而上的问题。“和”何以能生万物?答案就是他说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其精深内涵:首先要具备有彼此相异的他;其次不同的他之间在互动中又能达到平、平衡,即和、和谐;于是就能产生新事物。新事物决不是假、恶、丑的,一定是真、善、美的。这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对“和”所下的第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笔者简称之为“和生学”。它具有普世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5.
要想生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连植物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化学武器”呢。  相似文献   

16.
马玲 《甘肃教育》2020,(5):144-144
都说,语文课应该做到“语文味”和“人文味”两相宜。的确,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滋养品性、浸润情感、锻造内心,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但是,并非所有的“人文味”都能滋养学生,并非所有的品性都趋向积极、健康、高效的一面。如果介入的时机不合适,言说方式不合适,拓展的对象不合适,反而会伤害学生们、拘囿学生们。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合适的、理性的,有分寸的取舍中,做到语文味和人文味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动感地带”,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情感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我们折服于优秀教师们丰厚的底蕴、精妙的设计、入化的教艺,尤其是他们在课堂生成中展示出的无穷智慧。在时刻变化着的课堂中,他们能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用智慧引领智慧,使“动感地带”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智慧     
“智慧”一词,有众多的解释。 作为一名教师.我最欣赏的解释是:智慧,就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财务分析”课程的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首先,阐述智慧教学模式基本内容。然后,分析智慧教学模式改革,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为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更好实现“财务分析”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给出加强对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加强互联网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互联网工具在课后的应用、明确智慧教学模式重点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感悟     
10月20日 晴 “目”“亡”即“盲”,“心”“亡”即“忙”。 很是感概于这样智慧的解释!回头想想,我不也时常将“忙”挂在嘴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