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俄罗斯舆论高度评价习近平访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4日圆满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俄罗斯舆论和专家学者高度关注习近平访俄,认为访问有力推动了双边关系发展。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报道认为,习近平与俄总统普京会谈“具有战略意义”,充分反映出两国的特殊关系,俄中都视对方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
访俄期间,李克强在会见俄罗斯当选总统、总理普京时表示——中国有句话,叫言必信,行必果。我相信中俄合作不仅是务实合作,还包括人文的交流,信心的交流。李克强在《俄罗斯报》撰文谈中俄关系——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说过,"无比亲密的友谊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中俄关系历经考验、历久弥坚,两国人民的友好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26日至5月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应邀对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一次增进战略互信之旅,推进务实合作之旅,深化传统友谊之旅,更是一次构筑未来中俄、中欧关系的外交之旅。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高度重视李克强来访,均给予高规格礼遇。此访历时9天,行程几万公里,跨越欧亚大陆,李克强共出席50多场活动,行程密集,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振兴,强化向西开放。此次李克强访比、访匈、访欧盟总部无疑是强化向西开放的具体体现,将与俄罗斯、欧洲向东开放形成利益交汇点4月30日至5月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进行了访问,双方就经贸、科技、金融、农业、质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政府部门和企业间共签署了9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22.2亿美元。双方还举行了"中欧高层能源会议"和"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此访期间,李克强多次指出,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中西部和东北  相似文献   

5.
李克强此行出访期间,人文交流活动为"点睛"之笔,让到访国民众近距离感受了中国领导人人性化外交的一面:亲切、智慧、随和、魅力4月26日至5月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应邀对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及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9天时间里,从莫斯科到匈牙利,再到布鲁塞尔,民间人文交流成为此访的亮点之一。从在莫斯科会见中俄友好人士代表、会见二战老战士,到在莫斯科大学演讲,从在布达佩斯参观中匈双语学校,到在布鲁塞尔专程赴比中经贸委副主席李德汉家中做客,频密的人文交流活动堪称此访的"画龙点睛"之笔,体现出中国领导人人性化外交的独特一面:亲切、智慧、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和刘延东,中国高层4月密集访欧,所有到访国家各有代表性,比较全面和平衡。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利益关注,另一方面凸显了多元的全方位外交战略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启程访欧,为期9天。至此,他成为本月第四位前往欧洲访问的国家领导人,4月份遂成中国外交的"欧洲月"。  相似文献   

7.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38):10+12+14+16-10,12,14,16
10月1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同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之邀,抵达北京并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  相似文献   

8.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13):12-12
施罗德、希拉克:法德轮番安抚俄罗斯 德国总理施罗德4月2日闪电访问俄罗斯,4月3日,施罗德刚离开,法国总统希拉克就到了莫斯科。 德、法两国首脑接连访俄并非巧合,而是这个敏感时期对俄的一种安抚姿态。施罗德访俄当天,北约举行了盛大仪式欢迎保加利亚等7国的入盟。北约的东扩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由于7个新加盟国都是“亲美派”,也让一心想打造大欧盟的德法不满。法德首脑的访俄显示了他们仍希望联合俄罗斯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6,(7):79-79
3月21日,在华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启动了俄新社中网站“俄新网”。这是俄罗斯电子媒体界有史以来第一家中网站。  相似文献   

10.
动态     
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做客强国论坛 人民网和俄新网于3月19日联合邀请俄副总理亚历山大·茹科夫做客强国论坛,就“俄中关系以及中国俄语年”等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人民网此举是为进一步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以及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俄两国元首确定的2009年“中国俄语年”及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中俄人文合作。同时,这也是继2007年人民网赴俄专访梅德韦杰夫之后,第二次赴俄采访俄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4,(46):13-13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总统普京的爱恨情仇,如同一出肥皂剧,回环曲折。近日。由于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加入,更加一波三折。 12月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结束了对哈萨克斯坦的48小时的访问后,突访莫斯科。法国官方承认说,是法国总统奥朗德主动提出了与普京会晤的请求,随后得到普京的认同。这意味着奥朗德成了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首位到访莫斯科的西方领导人。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7日公布总统选举正式结果,普京当选俄新一任总统.这是他继2000年首次当选总统、2004年成功连任后第三次当选总统.而在大选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西方媒体像是彼此对了音调,奏响了唱衰普京的和弦.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7,(13):4-4
据《环球人物》,被誉为“俄罗斯头号女强人”的马特维延科从政30多年,先得俄前任总统叶利钦的重用,后又与现任总统普京成为亲密盟友。善于埋头苦干、远离政治纷争的马特维延科,以务实、忠诚的形象,博得了叶利钦的好感。从普里马科夫,到斯捷帕申,再到后来的普京,俄罗斯的总理人选频繁更迭,但马特维延科却一直稳坐副总理宝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4月6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普京将于5月初结束总统任期,而布什的任期将于明年初结束,这是两人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举行会晤。  相似文献   

15.
普京新任总统后首轮访华,被一些外媒解读为中俄联盟之举,但事实上中俄两国更现实的任务是改变"政热经冷"的现状6月5日上午,俄罗斯新任总统普京的专机降落北京机场,正式拉开为期三天的访华帷幕。各种唱好中俄关系的观点在此前普京访华行程既定时就见诸国际各大媒体,一度有法新社等西方媒体将此解读为俄罗斯试图加强中俄联盟之举,也有观点指出中俄应结成"非盟之盟"以应对美国重返亚洲脚步。  相似文献   

16.
12月14日至20日的这一周时间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完成了2014年的外访收官之旅。这趟亚欧三国行中,泰国是2013年曾访问过的老地方,而对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进行的正式访问,是李克强以中国总理身份的第一次。“去年领导人会议提出的《布加勒斯特纲要》,80%以上的举措已经落实,双方贸易额今年有望突破600亿美元,增速超过10%,这远高于全球贸易增速。”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对于美俄两大超级军事强国而言是一个需与恐怖分子和灾难斗争的年代.美国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正式进入了反恐时代.1999年俄罗斯境内爆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相较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败,普京挟多数民意发动了一场捍卫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前往欧洲,对西班牙、德国和英国这三个欧盟成员国进行为期九天盼访问。继续购买西班牙国债、设立中德船舶基金以尝试新合作、力推中英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贸易关系,李克强的三国行在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中国欧盟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健雄看来“富有成效”。而英国《金融时报》则评论说“北京在欧洲展开魅力攻势”。  相似文献   

19.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4,(33):10-11
俄罗斯双机空难 8月24日晚,俄罗斯一架图—134客机和一架图—154客机几乎同时坠毁,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共90人全部遇难。初步调查显示,此事件可能是两名车臣妇女采用自杀式爆炸造成的。 正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参加俄法德三国元首会晤的俄总统普京8月31日表示,俄两架客机坠毁的空难事故证明车臣恐怖分子与“基地”组织有联系。 普京表示,两架飞机上都发现了爆炸物,而且一个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恐怖组织承认对此事件负责,因此,车臣恐怖分子与国际恐怖组织的关系再次得到了证明。他说,刚刚结束的车臣总统选举再次证明车臣是俄罗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0.
速读     
外交……中国展开"正月外交"2月10日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访中非五国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这是胡锦涛今年首次出访,也是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第二次出访非洲国家。此前在2月8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开始对拉美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等六国进行访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月7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