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历史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这样一位大人物,可以说有说不完的故事。然而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几次重大的国际会议等这些重大史实时谈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这个人,通常采取的是“以事带人”的做法,对罗斯福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残疾人总统的事实有的只字不提或毫无所知,忽略了具有人格教育意义的史实,忽视了历史教学的人文功能。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及笔者的教育硕士论文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富兰克林·D·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在美国历史和世界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新政”的实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不仅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且它也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即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国内外史学界历来对罗斯福“新政”的研究比较重视 ,研究成果颇丰 ,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着重大分歧 ,本篇文章力图展现国内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及译著情况 ,为史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比较全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罗斯福“新政”提出的历史背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历的发展阶段及产生的后果等等,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一简要的剖析,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和世界现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新政的评价涉及到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仅就它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罗斯福新政是高中课本《世界历史》下册新增加的内容(试用本教材中没有)。它是美国历史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对罗斯福新政的研究、讨论已广泛开展起来,下面结合学术界讨论的一些情况,谈谈我对罗斯福新政一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既是美国历史上的大变革,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罗斯福新政归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专题,对其认识只限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宪政文明的发展来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美国宪政框架内实行的改革,是宪政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7.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史是历年来的高考重点,其内容分布广泛,设计题型多样。如“罗斯福新政”、“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三次科技革命”、“欧洲一体化”、“19世纪欧亚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等题。仍可预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史,在高考中还将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 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 上惟一连任了4届的总统。 他出身于富贵家庭。父亲 学过法律,又经过商,很有钱。 罗斯福的父亲和母亲相差26 岁。当罗斯福出生时,父亲年龄  相似文献   

9.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相关的评价和讨论也基本定型。但是,如果我们高中学生仅从经济角度来学习与了解,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历史地位的评价则不但显得单薄,而且过于片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同样是多方面的综合体,因而不能孤立地、割裂地进行考察与评价。正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罗斯福新政对世界和美国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是深刻和长远的。  相似文献   

10.
虽然胡佛反危机措施在1929年以后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因危机惯性而未能挽救美国经济颓势,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美国经济危机的激化.并为罗斯福新政奠定了基础。否则,罗斯福新政不会很快奏效。罗斯福新政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它并非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起飞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的许多劳工立法,诸如全国产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项)、华格纳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等,构成“新政”的重要部分。华格纳法是“新政”劳工立法中的最重要的法令,最典型地反映了“新政”劳工立法的实质。因此,研究华格纳法,了解它产生的背景和它的本质,对于认识罗斯福的“新政”和“新政”时期的工人运动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政”的研究中,“新政”的分期一直是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新政”终极时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研究这一问题对“新政”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终极时间”的看法,国内外学者、专家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学者巴塞尔·劳赫、拉尔夫·德·贝茨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明确指出:“新政”的终极应在1938年.阿瑟·林克、威廉·卡顿在他们的著作中则提出“到了1939年,他(罗斯福·富兰克林·德兰)开始放弃国内进一步改革以换取国会对他的外交政策支持,‘新政’结束了.”还有《America Past and present》这本书提到:1936年后第二年“新政”就结束了,即1938年.  相似文献   

13.
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稳定大危机中美国的企业形势,恢复美国民众的信心,刺激美国经济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罗斯福思想的转变以及“新政”的应急性等因素的影响,罗斯福政府拒绝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坚持不承担稳定世界经济义务,甚至推行诸如购金银等以邻为壑的政策,因此,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世界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在30年代的分裂,世界经济秩序因此进一步恶化,并最终造成美国经济也无法在二战前者出30年代的大萧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睦邻政策”是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四日在就职典礼的演说中正式提出来的。他在演说中说:“在世界政策方面,我将使本国致力于睦邻政策。”对于世界现代历史上美国的这个著名的外交政策,我国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过去不少人对它都是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用以欺骗和拉笼拉丁美洲各国的政策”,它对拉丁美洲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近年来出版的有关著作中,仍然认为睦邻政策是“在伪装‘平等’、‘不干涉’的口号下,以迂迥的方式向拉丁美洲继续扩  相似文献   

15.
张运军 《教师》2012,(31):68-68
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一次重要改革,它树立了现代政府的责任意识,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罗斯福新政告诉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新思路,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创新。在教育中也蕴涵着同样的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强化对全体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的总统。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父亲学过法律,又经过商,很有钱。罗斯福的父亲和母亲相差26岁,当罗斯福出生时,父亲年龄已经很大了。罗斯福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可是很早就离家在外,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的家庭又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幼小的罗斯福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罗斯福的父母  相似文献   

17.
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稳定大危机中美国的金融形势,恢复美国民众的信心,刺激美国经济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罗斯福思想的转变以及“新政”的应急性等因素的影响,罗斯福政府拒绝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坚持不承担稳定世界经济的义务,甚至推行诸如购金购银等以邻为壑的政策,因此,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世界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在30年代的分裂,世界经济秩序因此进一步恶化,并最终造成美国经济也无法在二战前走出30年代的大萧条。  相似文献   

18.
列宁指出: “无产阶级敌视一切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制度的一切表现,但是这种敌视并没有解除它应对资产阶级人士在历史上的进步和反动加以区别的责任。”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资产阶级的首脑人物,资本主义制度的坚强维护者。他是美国民主党内的激进派,受到早期民主共和党的影响,赞扬杰斐逊的民主事业和民主改革。他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利益出发,倾力推行“新政”,实行比较开明  相似文献   

19.
陈玮 《铜仁学院学报》2006,8(3):15-17,35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最终把美国引出了经济萧条的死胡同,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响,史称“罗斯福新政”。本文拟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成效及其意义和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专题六第2课的课前提示,说明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而美国高中大学预修世界历史课程教科书,则将经济危机(The Great Depression)、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革命、德国纳粹主义、印度1930年代的非暴力运动和1920~1922年间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