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 ,如果实验室内没有适用的钟罩 ,或市场上又无供应 ,我们可以用如下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制作材料 :广口瓶 大烧杯 单侧有孔橡皮塞 燃烧匙  90°玻璃管 软胶管 直玻璃管 弹簧夹 橡皮筋 5条等制作方法 :(1)在广口瓶内装入少量水 (最好是红色水 ) ,把剩余的容积用 5条橡皮筋均分成五等分。(2 )瓶口配一带有燃烧匙和 90°玻璃导管的橡皮塞。(3 )将 90°导管的另一端用软胶管与另一直玻璃管连接 ,并夹上弹簧夹。(4 )烧杯内装入水 (最好是红色水 )。(5 )如图 1连接装置。图 1实验方法及原理 :(1)在酒精灯上点…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十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二 )》。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引导学生利用平底烧瓶与带玻璃管的胶塞来做实验。以前的设计方案是将带胶塞的玻璃管上端蘸一下水 ,插入烧瓶口 ,拧紧胶塞 ,玻璃管内就有一小段液柱。把烧瓶放入热水中 ,使内部空气受热 ,慢慢地就会发现小液柱往上升。把烧瓶放入凉水中 ,使其内部空气受冷 ,发现小液柱会往下降 ,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利用水滴充当密封材料 ,并通过小液柱上升、下降 ,来判断空气的体积是否受热膨胀、受冷收缩 ,是这一实…  相似文献   

3.
演示实验铁与水反应需要高温加热。在强烈的酒精喷灯火焰烧烤下 ,硬质玻璃管也会变形甚至被烧通 ,使实验失败。同时 ,用烧瓶制取水蒸汽 ,蒸汽发生量大 ,难以控制 ,使过多的水蒸汽和生成的氢气一同排出 ,小小的干燥管无法把氢气干燥 ,又给点燃氢气带来了困难。为此 ,笔者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 :用铁管代替玻璃管 ;用排水法收集氢气代替用干燥剂干燥气体和排空气收集氢气 ,效果很好。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截取一根长3 0 0mm直径约 2 0mm的金属管 ,一端用橡皮塞封闭 ,另一端配一只带有玻璃短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备用。…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2004年审查通过)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有两处:①第29页[实验2—2]观察用刀切开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把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观察发生的现象。②第166页。将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钠放入玻璃管中部,并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管加热,当钠熔成小球并开始燃烧时,停止加热。  相似文献   

5.
表面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对辐射热吸收本领强弱的比较,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传统的实验方法一种是通过对黑白玻璃瓶同时加热,观察在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时,与瓶相连的玻璃管中液珠移动的快慢;另一种是在黑白玻璃瓶的外壁用凡士林或者石蜡粘结火柴梗,通过观察火柴梗在瓶子受热时掉下的先后顺序来比较瓶子对辐射热的吸收本领。  相似文献   

6.
1 实验用品(1 )仪器 :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洗气瓶、橡皮塞、玻璃导管、橡皮管、石棉、调压变压器、电炉丝、导线、小磁铁。(2 )药品 :硫粉、还原铁粉、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图 (如图 1 )图 13 实验步骤(1 )将铁粉与硫粉质量比为 7∶44混和均匀装入硬质玻璃管中。(2 )按实验装置图 ,先检查气密性 ,后装好药品 ,连接好仪器。(3 )把 6块小磁铁放在玻璃管的下端 ,因有磁力的吸引而使小磁铁能克服重力的作用附着在玻璃管外壁。(4 )接通电源和调压变压器 ,将电压调至 3 5V处 ,电炉丝很快发热变红 ,迅速产生电“火花” ,引燃铁与硫…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1玻璃管的弯曲存在问题:弯曲玻璃管是化学实验教师应该必备的实验技能。从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评比活动中看出,要想弯曲出漂亮的玻璃管并非易事。"吹气法"弯曲玻璃管是相对容易掌握的技能。以前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将玻璃管  相似文献   

8.
课标九年级物理第109页有这样的演示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该实验采用压缩空气引火仪演示,意在说明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驻波”一节内容中,有个演示实验——空气柱内的驻波。其基本原理是使空气柱具有一定的“共鸣”腔,当共鸣腔的长度符合共鸣条件时,一定频率的声波就会激起空气的共鸣。由于空气的共鸣,而发出比声源更强的声响。共鸣的出现,就表现了“空气柱内的驻波”产生。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运动的合成演示实验在演示时存在以下缺点:①由于是手动,移动玻璃管时不能保证匀速;②演示时连贯性、对比性差;③蜡块运动径迹不能显示。为此,很多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大都采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实验,显然这样做是不可取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实验要求,较完美地制作出运动的合成演示仪。该演示仪器操作方便,演示效果理想。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教材中关于焦耳定律验证的实验往往是这样进行的:“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观察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这套实验装置虽已沿用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它的实验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12.
空气共鸣演示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八中学张璐当一端封闭的管中空气柱的长度是某一声波14图(一)波长的奇数倍时,则该段空气能够与这声波发生共鸣。对这一物理声学实验,教材上采用如图(一)所示装置,即在一盛水的粗玻璃筒中,插入一长玻璃管作为共鸣管,在共鸣管的上...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塑料瓶李允义(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可口可乐塑料瓶在物理实验中应用颇为广泛.仅简单地在瓶盖中央打一孔,安装一个自行车内胎的气门嘴,就能做好几个实验,现分述如下.一、证明空气有质量(或重量)(1)用天平称出带盖空瓶的质量,如图1所示.(2)拧紧盖子...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甲种本 ,在讲声音的共鸣时 ,有一个“空气柱的共鸣”演示实验。此实验以音叉作为声源 ,其缺点是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波 ,对其他物质产生周期性的作用力 ,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因此 ,实验操作紧张 ,效果欠佳。为此笔者研制了如图 1所示的演示器。图 11.玻璃筒  2 .饮料杯漏斗  3 .胶管  4 .底座5.发声器  6.接线柱  7.干电池本仪器的特点是发声器的声音频率固定 ,声音强度不随时间变化 ;空气柱的长短通过玻璃桶内水位的调节可以改变 ;直观性强、操作方便自如而精确 ,解决了用音叉演示时存在的不足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制…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有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是第二节演示运动的合成 ,另一个是演示平抛物体的运动。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做这两个实验 ,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索与改进 ,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该实验按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 ,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上升不是作直线运动 ,而是在开始运动时摇摇摆摆 ,继而又“歪着身子”上升 ,因此无法说明它的上升是做直线运动。为此 ,我们做如下改进。1 1 玻璃管的制作利用废…  相似文献   

16.
喷泉装置的另几个用途赵玉贵(山东新泰二中271212)喷泉装置除用于氯化氢、氨气的溶解性实验外,根据它的构造特点还有其它用途,现介绍如下.1.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比取一250ml干燥平底烧瓶,在瓶底放入豌豆粒大的白磷,烧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塞,孔内装...  相似文献   

17.
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是小学科学空气单元的难点之一。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要研究它的存在,只有借助空气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实验观察。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设计制作了“空气占据空间演示器”。  相似文献   

18.
曲线运动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路,是解决曲线运动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本实验是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重要突破口。但是按教材提供的实验器材与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蜡块移动速度、玻璃管的移动速度很难保证匀速或匀变速;②蜡块的运动轨迹无法保留下来,不便于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静电实验,是中小学常做的演示实验。但该实验却容易失败,特别是在夏季的教室,即便是实验前将毛皮、丝绸、橡胶棒、玻璃棒都保证干燥、干净,却也不易成功。究其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空气潮湿,电荷在通过验电器上的金属杆时已跑掉,使电荷到不了箔片或到达的很少,导致实验不能成功或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三册“电压”一节 ,引言是这样的 :“要使灯泡发光 ,电动机转动 ,都需要电流 ,那么 ,电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让我们对照水流的情形来认识这个问题。”书中图 6- 1“水流的形成”展现给学生 ,针对教材 ,选用实际生活材料 ,我自制出一种说明“水流的形成”教具。一、制作材料饮料瓶 3个 ,细玻璃管数根 ,玩具电机一个 ,玩具扇叶片 3个 ,胶等。二、制作方法将饮料瓶去底、倒立 ,瓶盖穿玻璃管 ,用胶封好盖上 ,将三通管和三小段橡皮管把三个饮料瓶连接起来 ,即成为一连通器 ,将连接在电机上的叶片伸入到 B容器水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