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简析】“相遇”问题应用题,是在学生已掌握一般行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相遇”问题应用题需要考虑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时间和结果等因素,因而“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一般行程问题应用题复杂,加之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抽象水平比较低,故“相遇”问题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教学这一内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采用“创设情境、加强感知、引导观察、归纳总结”的导学方式,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精心制作投影片例谈李慧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于有兴趣的事物就容易集中注意,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容易走神。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选用或制作投影片,让他们对所学知识引起注意,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例如,教学同分母加减法,我用了两张抽拉式投...  相似文献   

3.
幻灯片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尤其在教学诸如较为抽象的“相遇问题应用题”时,效果更为明显。在教学开始时,我在投影仪上放置两个可活动的展示两人相向行驶的灯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两个人在干什么?(运动)怎样运动的?(重点理解“两地”“同时”“相对”“相遇”等词义)然后在学生理解运动状态的前提下,教学例题。我是这样设计的:在第一组灯片下加一组两人每分钟行进的背景图,抽动第一组灯片,让学生观察1分钟、2分钟、3分钟后张华、李诚各自走的路程,直至两人相遇。…  相似文献   

4.
投影器是电教媒体中最常用的一种,而投影片的制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若能让学生自制投影片,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一、自制投影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知识需加强识记。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记忆,常常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让学生自制投影片,却有助于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古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绘制图画,制成投影片。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对诗文的记忆。二、自制投影片…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小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高效性和竞争性 ,良好的口才是必备的素质 ,所以必须从小重视他们说话能力的培养。以我近年带低年级班的体会 ,深感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不失为一种好形式。一、运用电教媒体 ,在拼音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一般会在课堂上争着发言 ,但他们的发言往往是随兴而发 ,讲的话不完整、不规范。对此 ,我在学生刚刚入学接受拼音知识时结合教材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说话训练。1 .利用音节的四声练习说话。如汉语拼音第五课 ,讲 da的四声时 ,我这样训练学生说话。先出示写有“dā”的投影片 ,告诉…  相似文献   

6.
“同向追及运动、相遇不相撞”的条件分析是高一物理中的典型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本围绕此问题阐明了课件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课件设计和制作方法;并就教学过程怎样利用课件引入问题,如何利用课件的控制播放功能,创设良好的观察和学习环境--分解两辆车同向追及运动相遇阶段,深入分析两车距离和速度的关系,研究相遇不相撞的条件,从而使学生摒弃错误认识,构建正确的物理情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相当重要。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努力遵循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少年强则国强,而提高少年的体魄,就在于小学体育的课堂。小学生爱玩爱动,在其他课上可能过于拘束,所以体育课堂是他们放松的唯一方式。在体育课上,小学生将会得到一定的心灵上的放松。可以说体育课,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堂课。我们要利用这一点让小学生更加喜爱体育。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要本着达到课堂目的的效果,让学生觉得体育课也是一堂课,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物体的运动”一章教学中,常会遇到有两运动物体的追赶问题,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较多,教学刊物上也有刊登,如“图象法”等.学生初接触时,感到较为棘手的原因在于这类问题中有两个研究对象.我们若能使其研究对象变为一个,则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通常所遇的追赶问题是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问两物体能否相遇,何时能相遇,何时相距最远或最近等,具有相对性.教学时不妨用相对性原理,变二为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课本《机械波》一章共有79幅插图,其中有些是机械波的图像分析图,另外更多的是难以见到的物理现象和不易理解的物理实验图。由于书中插图是静止的,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机械波的运动规律。为此,我制作了一些活动投影片在课堂上使用。利用投影片,可以让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受,还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册第一单元的整数应用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行程问题尤为重要。教学行程问题的关键是讲好例3,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行驶,求两地之间路程。”难点是理解速度和。为教学好例3,可以利用直观教具演示(或采用电化手段),画线段图,让学生实际表演等手段使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内容有完整,鲜明而精确的表象,以便思考时有扎实的感性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在观察中深刻理解知识。为使学生明确“方向”问题,可以请两名学生面对面地站在教室内一段路程的两端相对而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所走的方向。相遇后提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教师指出相遇时两人正好走完这段路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习没有任何概念,还是以玩耍为主,不知道学习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拼音中,小学生总觉得拼音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的拼音是教师的教学难点。要想让小学生融入到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游戏表演法、绘画导入、自制教具导入等方法,激发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美术课程时间,每学期加起来不及美术专业学校两张素描作业时间.要在如此少的时间里贯彻教学大纲各项要求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45分钟内的效益问题,在优化课堂下工夫.采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发挥其独特的教学功能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以提高学生观察、动手、创造能力.一、运用投影片打散集成的方法,进行添画教学观察是灵魂的窗口,也是绘画的基础,但小学生的观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知道怎样观察.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投影片的图象指导学生有目的观察,让学生确定观察步骤,在观察中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何用PowerPoint制作复合式投影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影教学因为它的方便、灵活,又能形象地说明问题,而被广大教师经常应用。那么,如何制作好投影片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投影片可分为挂图式教学投影片、基图式教学投影片、复合式教学投影片、动画式教学投影片等多种。复合式教学投影片是根据授课的需要,将一个图形分解为相同倍率的几个图形分别绘制、叠合组装,或在原图上区别为几个部分,逐次显示的投影片。它具有层次清楚,学生容易接受的特点,有利于教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是投影片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就复合式教学投影片谈一谈它的制作方法。PowerPoint是…  相似文献   

14.
相遇应用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种,九义小学数学教材里的行程问题只教学“相遇”问题,即“两个运动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若干时间相遇”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相遇应用题及其教学。相遇问题题中反映的仍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由于涉及两个运动对象,解题时除了考虑速度、时间、距离三者关系外,还要考虑:运动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和运动结果。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变化和发展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学时要注意如下三个层次:一、在视例题前的教学,充分做好解相遇应用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沉浸于读书的快乐,一定是走进了文字描述的情境;沉浸于写作的快乐,一定是在文字中与生活再次相遇。学生不喜欢写作文,那是因为岁月匆匆,他们还没有学会驻足回首。撇开写什么的问题,就小学生而言,习作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从下笔,不知道怎么写。表面上也在不停地写,但是写作言之无序,条理不清,写不具体……这些是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关键术语的理解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实践证明,如果运用实物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或用投影片抽拉演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空限制或出现操作误差,很难使学生对以上关键术语获得准确的感知形象。那么,如何突破难点,使这棵"老树"发出"新芽"?由于多媒体集直观性、交互性、智能性于一体,能够表达大量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模拟这一运动过程,能准确显示这类问题的特点,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因而,在数学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动态情境,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思维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都是长辈,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对他们有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 难点:使学生初步懂得为什么要尊敬长辈。 课前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各一台,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规范,导入新课。 (一)提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中第三句。  相似文献   

18.
圆周长的教学,重点是圆周率的教学。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圆周率的学习颇感困难。我们试用类比、演示、实验、讲解等方法,学生能很快理解和掌握这一常教。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让他们发现变化着的数量中存在着不变的因素。教学开始,教师说:“人的眼耳鼻口七孔称为七窍。一个人有10个手指7个窍。两个人共有几个手指几个窍?三个、四个…人呢”随学生口答,出示 10指,20指,30指, 7窍;14窍;21窍;  相似文献   

19.
<正>1.利用游戏比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赛方式恰巧迎合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竞赛成为他们学习的兴奋剂,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协作能力,又使他们理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道理。比如在教学1-10时,我把学生请到操场,先组织学生说并用手势表示这10个数字,然后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每组10人,当我喊"3",每三个学生聚在一起,则剩余一人被淘汰,然后重新组合,喊"4",则四人聚在一起,两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中,电教设备逐渐走进课堂,而且日益广泛,课堂上利用录相、录音,投影等电教手段极为频繁。其中自制投影片更为普遍。这主要是,自制投影片可针对教材情况,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灵活便捷设制。实践证明,充分地利用这一教学手段,对学生了解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