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创新需要一个与之相应的社会现实环境,现行的教育较大程度上是一个“存储式教育”.这是社会文化与传统思维的长期模塑的结果。建构起教育创新的社会现实需要在教育观念上不断地从制度化到人性化、在教育过程上从传递消费到生产共享、在师生关系上从隔离到共享。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这就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的改革。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大胆实践。本文就创新教育必要性及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拙见,希望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共享。  相似文献   

3.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守成教育到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新世纪的理性回应,是在更高和更深的层次上对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探索."两课"教育应该在帮助大学生唤醒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品德,确立创新个性,发展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技能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为了完成这一关键性使命,"两课"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氛围等四个环节上实现自身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焱 《教育与职业》2005,(19):32-33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关系到个人、他人、自然、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解读中国当代教育价值的历史转向,从宏观上把握和调控中国当代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实施,以使教育更大程度上满足人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解答中国当代教育在培养人的目的上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大约共享一个根本的思想前提或曰研究范式,即教育与社会二分,且教育从属于社会——可谓之"教育/社会"学,即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这种范式的研究在学理上产生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在观念上产生教育万能论或教育无用论之吊诡成见.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检视发现:教育与社会是互嵌的,且教育日益成为型塑社会的主导与根本制度而非后者的"随从"和"反应","教育社会"业已浮现,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似也随之呼之欲出——从"教育/社会"学到"教育社会"学.这一转换或可破解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亦可对"教育万能/无用论"过度教育论"(文凭贬值论)"学校教育消亡论"等论说予以反思.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永恒灵魂。伴随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创新教育模式也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与实际清况,我们有必要从基础抓起,多角度、多维度、多方面去创新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全民-全纳-全人:"穷人经济学"的中国高职教育新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穷人经济学”的“亲民”的治国方略正可打造“亲民”的中国高职教育。建立并完善从全民到全纳再到全人的“三全”教育新体系,勾勒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到创富教育的清晰线条,实现从“技术人”到“社会人”、从“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根本转变,是中国高职教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成长取向。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职业教育,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呢?从理想的教育层面上讲,这个悖论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而现实的困境、实际的矛盾,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职业教育是要"专"还是"通",要看他们谁更能促进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专"与"通"关键还要看一个国家的国情,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知识创新是人类和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提高的根本动力。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创新,人类的文明进步也需要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程度,主要就是因为人类有着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从另一方面说,知识创新又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虽历久而弥新。要不断地完成这一常做常新的课题,创新教育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知识与知识创新 什么是知识?目前,我国学界普遍认为知识是人们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相似文献   

10.
第四章创新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趋势第三节创新教育学的三个发展趋势一、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趋势培养"专才"与"通才",是由教育创新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落实到教学上,则必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趋势。从教育创新的本质上看,人类的创新是整体性的,创新的整体性说明创新主体与客观世界是相统一的。应该指出,从科学发现到新学说创立,其历史逻辑和现实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