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新的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张知干近年来,中国报业扩版风盛,蔚为壮观。在林林总总的专版、专刊中,人民日报去年10月5日开辟的《经济生活》版,以其全新的版面、内容和形式,引人注目。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创新,该版开拓出了经济报道的新思路,呈现出以下特点:求...  相似文献   

2.
站在全局的高度———我们是怎样组织“学习篇”系列报道的人民日报经济部“学习篇”发表以后从8月5日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专栏,推出了“学习篇”,连续刊登6篇记者述评(《最大的国情》《根本的任务》《无悔的选择》《基本的国策》《多样的形...  相似文献   

3.
言有尽而意无穷︽太行山上著巨篇︾评析孟扬河北农大坚持“太行山道路”的长篇通讯《太行山上著巨篇》以及评论《乐把知识献人民》,是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李新彦采写的。这两篇文章在1996年9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委员、国家...  相似文献   

4.
评论、理论是《人民日报》的强项。 下面,笔者向读者朋友推介几篇见之于该报的评论、理论文章。 (一).事物自身的逻辑作者深沉的情感──读《人民日报》就“撞机事件”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今年4月 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海南岛沿海的专属经济区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造成我飞行员下落不明。随后,美机未经允许进入我领空,降落海南陵水机场。围绕这一事件(简称“撞机事件”),《人民日报》于4月5日、7日、12日发表评论员文章《霸道行径与霸权逻辑》、《正义呼声和强国行动》、《把爱国热情化为强国力量》。这组评论所蕴含的严密…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1998年10月6日在要闻版一推出舆论监督专栏《社会观察》,即为各方所关注。两年来,《社会观察》关注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不少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多一分深入多一分收获──采写《节日追踪问菜价》的一点体会张国材2月10日,人民日报和市场报同时以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报道《节日追踪问菜价》,人民日报还全文转载了市场报配发的评论员文章《管好中间环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当天的值班手记中说:这...  相似文献   

7.
规模气势力度──人民日报国庆45周年宣传报道回顾王欣回顾人民日报1994年的国庆报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还是体现了党报风度的那种宏大的规模、气势和力度。从数量上看,9月8日到10月8日,共刊出6大国庆系列报道及10余篇专稿;专栏图片14幅;还...  相似文献   

8.
捧读今年8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的《雄关作证》(结束语)及四版的摄影专版,得知人民日报·海外版“长城行”大型系列报道已经圆满地落下帷幕。从5月21日“长城行”采访团启程,到5月25日“长城行”报道组发出的第一篇《龙头起处天地宽》起,我就被这个充分...  相似文献   

9.
《农村普通党员的楷模——靳月英》是鹤壁日报推出的典型报道,这篇长达万余字的人物通讯,1998年12月22日在鹤壁日报头版头条配评论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鹤壁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了开展向靳月英同志学习的决定。鹤壁市市直各部门及县区纷纷召开座谈会,下发《通知》、《决定》,要求掀起学习靳月英热潮。这篇通讯在1998年度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特别奖。一篇好的作品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回忆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前后,我采写的几篇反映基层干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稿件在人民日报连续刊登出来,分别是《县委书记与“背篓公寓”的故事》(8月29日)、《“党员形象是干出来的”》(9月2日)、《挑担稻谷谢支书》(9月5日)、《“背包警察”进山村》(9月30日)、《巴中建新村农民尽开颜》(10月7日)等。这些稿件,记者部编辑组作了精心修改,总编室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稿件刊出以后,编辑组和总编室的同志分别两次给我打电话,认为这些稿件“以小见大”、“可读性强”,鼓励和要求我多抓一些这样的稿件。与此同时,每…  相似文献   

11.
大标题短文章报纸新闻新特点绵阳日报陈登鹏1994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短风’吹进编辑部”为题,刊登了5篇短消息、短文章。这5篇的字数分别为494字、364字、624字、629字、278宇。之后,又在19日、26日开辟同一栏目,共发了1...  相似文献   

12.
调查性报道与过程新闻的有机结合──关于《节日追踪问菜价》的几点探索蒲建雄《人民日报》2月10日头版刊登了新闻报道《节日追踪问菜价》一文,将调查性报道与过程新闻有机结合起来,给人新的启示。本文试就此作些剖析。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Jou...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季鉴10月5日,中国记协举行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的决定。10月6日,《中国日报·香港版》在香港正式创刊,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10月7日,由人民日报答举办的庆祝十五大“盛会聚焦”摄影比赛评比在京...  相似文献   

14.
平稳但不平淡──评人民日报世妇会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部分师生人民日报8月14日头版刊登《在共和国的天平上——记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标志着人民日报世界妇女大会报道的序幕拉开。8月30日,人民日报进入世妇会正式报道时期。从8月30日到9月16日,人...  相似文献   

15.
新闻阅评     
人民日报《“三个代表”在基层》报道有特色一个多月来,人民日报对“‘三个代表’在基层”百人采访团的报道,着眼于“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发稿量较大,质量较高,突出“本报”特色。5月20日——6月24日,共在头版和二、四版刊登稿件54篇,其中“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39篇。这些稿件均采自各地基层农村、城市社区、著名企业、高等院校和医院等。多数稿件题材重大,典型性和时代感强,主题开掘较深,有思想力度,说服力和感召力都比较强,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时期党建典…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了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新闻评论性节目《新闻广角》,《商城的回报》是我为该节目采写的第一篇稿件。1996年1月5日和1月12日分别在本台和中央台播出后,产生较大反响,并引起省委领导及李岚清副总理的关注。此稿当月被评为本厅广播优秀头条新闻,并获1996年江西省广播好新闻一等奖。回眸审视,我感觉到,这篇稿件能有所收获,主要是在主题的挖掘与表现上。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好的主题,深度报道当然也不例外。同样的题材,主题思想是否有深度,其宣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话虽然这样说,但要…  相似文献   

17.
姜依文 《现代传播》2001,(3):125-126
今年5月19日至20日,《新闻调查》开播5周年电视深度报道研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北京广播学院《现代传播》主办,清华大学传播系和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协办。全国20多家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的制片人,来自情华、北大、北广、北师大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与《新闻调查》的全体人员一起,就《新闻调查》的探索和电视深度报道的样式、深度、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举行了以清华大学传播系和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为《新闻调查》教学实践基地的持牌仪式。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2002年5月29日《人民日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热点面前不要退让 今年7月10日,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被新闻媒体揭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7月2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嘉禾高考舞弊案曝光之后》一文,后发制人,社会影响颇大,先后有文摘报等做了较大部分转载。人民日报在全国发行量已经很大,仍有转载是不容易的。 这篇报道,是人民日报驻湖南记者吴兴华根据编辑部的要求采写的。作为编辑,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嘉禾舞弊案已被众多媒体报道,人民日报记者是否还有足够的报道空间。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是当时案情总况还不清楚,大量的内情报道还没有出现但是马上将出现,只…  相似文献   

20.
赵盛 《青年记者》2012,(14):14-15
关于三家报纸艾滋病报道样本的内容分析 (一)艾滋病报道的数量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计数单位,如若遇到系列报道下含几篇文章的情况,则分别计数.统计发现,从2010年3月1日到2011年3月1日整整一年时间内,三家报纸有关艾滋病的相关报道总共为255篇,其中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占据一半以上,共有137篇,人民日报海外版其次,共有69篇,而京华时报相对来说数量上最少,为49篇,大致为人民日报数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