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民航大发展大背景下探索研究民航院校与民航企业长效合作的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搭建网络对接平台,实现从课程共建共享,到资源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创新培训、提高“双师”素质等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达到共建共享最终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抓住珠三角区域内轨道交通网络扩展的契机,构建了学校、企业和社会三者共建、共享、共赢的"三元结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由学校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岗位实习课程和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三大模块组成的"三元结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实施改革,并将"三元结构"课程体系延伸至企业员工培训.  相似文献   

3.
梁国英 《广西教育》2013,(35):173-174
阐述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作用,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面临的困难,探索了解决目前困难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三种模式:企业共建共享型、企业主导型、项目合作型。  相似文献   

4.
校企一体化课程建设是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建设的关键,从学院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出发,校企双方通过"引企入校,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与生产的共时、技术资源的共享、课程体系的共构、专业队伍的共建,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实践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方受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以网络工程及服务外包项目为纽带,深化"4T一体"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入行业标准及培训认证体系,重构基于企业信息化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互兼互聘,共建双师结构教学与技术服务团队;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6.
方凌 《江苏教育》2014,(12):33-35
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是一项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而校企合作中的师资建设又是双方合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元素,但师资建设工作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师资共建共享的管理,应调动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从而保障校企合作中师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7.
专业集群作为一种直面现代产业集群需求、优势资源集聚的专业组织形态,具备交叉性、复合性、高扩展性、高稳定性等绝对优势。以西太湖现代服务业学院为例,在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方面,探索了理论教学对接实践教学;专业建设对接区域经济;技能操作对接顶岗工作;课程体系对接企业需求;校内教师对接企业师傅;在校学生对接企业员工等方式。在教学资源开发实践方面,实现政行校企共建共享;优化专业集群;搭建教学平台;"互联网+教学资源";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索了高职院校如何与行业建立行业广泛参与的校企合作组织形式和网络,拓展共建共管、共建共享和共建共赢的有效合作途径,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全方位校企合作等问题。结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改革实践,通过对其合作成效的分析实证了行业共建是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校企共建实训室可实现高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未来实训室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金融实训室为例,探讨校企共建实训室的具体做法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推进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设置、调整专业,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等。  相似文献   

11.
面向企业教育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开放大学都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但在企业教育市场往往受到冷遇。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提供的课程与企业教育实际需要相脱节,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已不满足转型期企业教育的迫切要求。对开放大学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从企业教育课程需求出发,以校企合作视角,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设计校企联盟课程建设平台架构,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机制,为开放大学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科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文科教学实验室建设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该文通过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实践,探讨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资源共享,提高文科教学质量,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其面临的有关问题,同时探讨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校跨校选修、实现学分互认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相邻高校公选课进行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展开思考。拟议构建公选课程资源共建、课程共享、创建公选课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和建立科学的学分管理机制,以提高公选课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前期研究构建“基于资源分类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机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行动研究法,进一步深入分析现实问题,以群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基础教育数字资源USGC四方联动共建共享模式。在该模式中,高校(U)、中小学(S)、政府(G)、企业(C)这四大主体各司其职而又互联互动。高校的主要职能为师资培训、政策建议、促进联动、实践推进,中小学的主要职能为质量审核、评价反馈、资源建设、创新生成,政府的主要职能为系统规划、政策驱动、经费保障、评估激励,企业的主要职能为资源(软硬件)供给、标准化共享平台、技术保障、管理服务。研究选取三所学校分别开展持续四年的基于校情的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的USGC四方联动共建共享模式的实践:A中学基于电子书包开展校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B中学开展校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C中学依托河南省“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计划开展区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结果表明,此模式切实可行,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网络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首先,从微观上分析了如何推进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依据合作的目的和合作主体的关系把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合作模式归纳为中介主导式、水平联合式、共建共享式和开放式四种,并从需求、势差、投入收益、地域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如何选择合作模式。其次,从宏观上就政策法规、激励机制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完善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协调机制。最后,探讨了如何制定和建立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规范制度与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地方性本科院校应遵照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资产共建共享共用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资产的整体运营绩效,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文章在阐述构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资产共建共享共用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资产共建共享共用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跨区域联合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共建园区)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管理机制优化有利于共建园区可持续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共建园区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共建园区合作双方的驱动力、合作模式与管理体制;研究影响共建园区管理机制的主要因素。提出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与合作规范;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市场;创新合作模式与管理体制;建立长效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构建运营主体企业化和政府服务平台化的园区运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和彰显全球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尺度。从全球治理的视域出发,构建“价值共识-制度公约-组织协商”的多维度分析框架,以此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从接纳共享到输出共享、从场外接轨到场内共建、从松散联合到协作共商的演变特征,并揭示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三大矛盾:价值共识共享中的路径依赖掣肘、制度公约共建中的本土角色暗淡、组织协商共商中的合力发挥不足。基于此,我们应加强文化自觉,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体系;提升制度能力,深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规则的实施与制定;注重多元面向,打造分层分类的国际化网络协商新格局,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全球教育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面临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整体质量不高、资源共享困难等难题。文章从万维网的发展方向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两个方面出发,以构建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为例探讨了社会化语义网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学习资源中心的设计思路、功能模块,初步探索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进行教育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远程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网格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实现分散资源的共享和闲置资源的利用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目前远程教育在资源共建共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网格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的系统构成和框架模型,并对其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