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卡西尔把符号理论运用到美学领域,为西方美学家提供了一个“符号学”的新观点,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美学研究领域和美学形态。卡西尔符号论哲学对美学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确立了艺术即直觉的形式的美学本体论;确立了艺术真实在于形式的美学真实论;确立了艺术是对形式的构造的审美本质论;确立了艺术形式的教育功能论。  相似文献   

2.
艺术符号论、生命形式论、幻想论和直觉论,是符号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理论开辟了艺术美学的新思路。本文在阐述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其理论的精髓所在及对当代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艺术语言是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它不光要传递语义学信息,而且要传递美学信息,其语言形式本身也是美的.本文重点指出其两大美学功能:一、可逆的语义美;二、艺术语言符号的风格美,包括语调美、气势美、朦胧美、情调美、变异美等.  相似文献   

4.
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是连接当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和符号学美学两大流派的中介,本试通过对符号内涵的界定、符号性行为与符号的功能三方面的阐析,综论朗格理论的意义与局限,给定其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符号美学应用于语文阅读,为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野。它主要从三方面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启示:“艺术是符号形式”,艺术之美存在于符号的整体结构之中,启迪语文阅读注重对文本“形式美”的把握;艺术符号之能指与所指并非一一对应,启迪语文阅读注意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艺术符号旨在对“人类情感”的揭示,启迪语文阅读指归于对生命意识的体悟。  相似文献   

6.
皮尔斯的符号学是认知的符号学,人们通常关注其认知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与美学相关的问题。其实,皮尔斯符号过程中的不明推论这一认知步骤,就显现出了美学的维度,它是艺术表达的基础。皮尔斯从实用主义与其符号学的关联开始,美学维度在不明推论环节显现,其包含的本质要素是符号的冲突,进而以此为基础阐释艺术和艺术作品的表达,显示了皮尔斯符号学的美学价值,可以深化对其符号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对王国维“古雅说”的研究中,传统的看法是以“古雅”为“风格”“技巧”“功力”或“艺术形式美”作为“古雅”的主要内涵,这些观念并不能反映“古雅”的本质,“古雅”是指以艺术符号的形式美为审美对象,以人在符合创造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审美内涵的一种审美范畴。“古雅”说揭示了艺术活动的符号性质,县有重要的美学意义。阐释王国维“古雅”说的独特观念,使它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对话和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意义,这是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美学范畴有其独特性;从符号形态看,具有象喻性;从逻辑意旨看,具有浑化性;从动态演化看,具有衍生性;从理论旨归看,具有衍生性;从理论旨归看,具有功能性。这种“范畴特性”典型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审美思维和艺术把握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9.
“兴”和“感兴”是中华古典美学最重要的元范畴,“兴”渗透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各种媒介、符号、修辞、文本、形态,表征于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形态之中。感兴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一个源远流长的美学传统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兴”有起情和譬喻二义,感兴美学包括感物兴情和感兴表征这两个方面。但学界对感兴符号表征研究相对薄弱。文章着力研究感兴美学的符号表征诸问题,以期深化感兴美学研究,推进感兴美学进入中国当代美学和艺术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0.
侧面描写是一种应用面极广、生命力极强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寓于召唤性,能诱发读者极大的审美再创造热情;极具表现力,能增强客观对象的美感价值;它是“曲”的艺术,蕴藉隽永;它是“藏”的艺术,富有张力。  相似文献   

11.
黄梅戏作为我国戏苑中的一支,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通过回顾黄梅戏艺术的发履历程,对黄梅戏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两个主要美学特征作初步的探索:其一是融有地方特色的唱、念、做、舞为一体;其二是表演有程式而非程式化,人物分行当而又超越行当。黄梅戏独特的美学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期望黄梅戏能够在戏曲家族中繁荣发展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原始思维与印度美学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美学是美学史上具有独特形态的美学体系。其中,原始思维方式对印度美学思想诸种特点的形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原始思维的具体性、象征性、完整性、情感性、意会性、直觉性等特点入手,分析原始思维对印度美学思想和艺术形态的具体的影响,认为正是由于原始思维的影响,才形成了印度美学的主体性原则;才导致印度美学从关注有限走向追求无限;才使其艺术创造从可言说走向追求不可言说之美;从现实性走向超验性。  相似文献   

13.
符号论美学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欧美的美学思潮。它认为,符号是揭示意义的一切现象的集合。符号美学主要是围绕“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这一命题而展开,它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以符号美学的观点看来,古诗词阅读也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外在的语言形式(能指)和这种语言形式所揭示的文化内涵(所指)所组成,而这种文化内涵的实质就是人类生命活动历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美学现代性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文章以人的价值尺度为基本准则,将其负面效应概括为两个基本方面:其一,制造文化幻象,且与文化消费心理、技术理性、时间意识、“去身体化”等因素相关联;其二,放逐精神家园,使人陷入流离居所的价值深渊,主要涉及对艺术精神传统的解构、生命的英雄维度和人文关怀的失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符号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最基本方式,也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20世纪以来,符号学成为重要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玉雕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能够系统表达的文化符号。独山玉雕艺术无论从玉料本身的特质还是艺术家们的主体创造,都涵纳着自然、人文、社会、历史诸多符号因子,以此丰富了独山玉雕艺术情感表达和美学呈现,独山玉雕艺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符号美学彰显的载体。当代独山玉雕艺术与符号美学相得益彰,共同扮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16.
修正发展康德的思想,卡西尔创立了人类文化哲学,为人类文化现象作了哲学论证;符号美学是从属于他的文化哲学体系的,把人类生活和经验的外观形式视作艺术符号的本质、强调构型在艺术形式中的作用、肯定艺术经验可以使人走向心灵自由,是卡西尔符号美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美学通常被视作哲学学科本有、自明的一个分支,是哲学思想在艺术领域的运用。这一观念使美学局限为一个具体事域的学科。本论通过对美学现代开端的考察,在其思想的形成道路中透视美学与现代思想的勾联,揭示美学所开启的思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是历史的守护者、传承者,又是历史地批判者。任何美学都是时代的美学,任何时代的美学都有客观性和历史性。随着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的变革,原有的美学便会失去昔日的光芒而变得黯然无华,一种新的美学会应运而生,取代旧的美学视界。本文概要地阐述新时期美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淡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判哲学的批判》是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理论起点,《美学四讲》则是其集中体现。“自然的人化”这一人类学主题分别展开为“美是自然的形式”、“新感性”和艺术积淀;审美本体论是主体性实践哲学的总结形态。李泽厚的后期实践美学是20世纪中国哲学美学的重要收获,其内部存在诸种矛盾,对人类审美活动的个性与具体性并未展开深入讨论,也没能实现中国当代美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