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易小A托着腮帮子坐在餐桌前,两眼直直地盯着前方的挂钟。快6点啦!此刻,他正像往常一样在等着那两种声音响起。哪两种声音?嘿嘿,就是水壶的鸣叫声和家里的门铃声呀。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的讲解、提问、范读,学生的回答、朗读、讨论等等。课堂教学里除了这些有声的声音之外,还有另一种声音——沉默。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里的沉默关注不够。其实,课堂里的沉默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教育内涵。沉默不是静寂无声。沉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声音;沉默是一种有分量的声音;沉默是课堂里一种特殊的声音,应该给予它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能在你的耳边悄悄呼唤,召唤着你的到来;有这样一种声音,它能在你的危难之时,大声呼喊,使你觉醒而走向成功;有这样一种声音,它能常常使你心灵震撼,轰然雷动,得到你的称赞。这种声音就是一种奉献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极其丰富的声音词,在口头表达和文学作品中都被广泛运用着。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声音词表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该文通过分析英汉"声音词"(尤其是单纯摹声词)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来探讨英汉"声音词"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5.
声音是多媒体课件中的重要元素,声音与其他媒体巧妙结合,可使课件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课件制作中,声音的控制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用Flash工具制作课件时,常用的几种声音控制中有三种声音控制需要一些技巧:一是在课件的同一页上让声音停止和从头播放,如背景音乐;二是让声音暂时停止和继续播放,如给动画加的配音、解说等;三是在两页之间进行内容切换时,一页中的声音停止,另一页的声音播放,或两页中的声音都停止.本文就这三种情况,分别介绍了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sound作名词 sound作为名词,泛指在自然界中任何耳朵听到的声音,意为“声音;响声”,有可数和不可数两种用法。例如:  相似文献   

7.
流年     
向晚和秦娅一起东倒西歪地从闷热的火锅店里往外走,两人互相搀扶着从狭窄的小道中挤过去,旁边不时传来各种声音:男子粗犷中微带醉意的声音,女子或推辞或敬酒的声音,划拳的声音,还有街上汽车鸣笛的声音……整个儿城市繁华如梦,灯火若流萤点点。"好烦啊!"向晚边走边想,秦娅两眼迷离地看了看向晚。两人拉着手从沙丁鱼罐头般拥挤的人群中跌跌撞撞地出来,感觉像是在岁月洪流中逆流而上。回到学校,向晚和秦娅背靠着背坐在地上,嘈杂的声音像是隔了几万光年才传到耳朵里,带着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流年已逝,但两人似乎要往回找寻那记忆的碎片。  相似文献   

8.
在Authorware作品中,声音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声音文件的使用包括三个阶段:声音的插入、减少声音文件的占用空间和加入声音后对其的控制。而Authorware加入声音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Authorware支持的文件格式,可通过声音图标直接加入;另一种是Authorware不支持的MIDI声音文件,也可利用第三方的UCD外部函数,实现Authorware对MIDI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一场考试过后有这样的两种声音:学生的声音——考试的题目都没见(做)过;老师的声音——这份试卷的大部分(所有)题目都讲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是不是有人在推卸责任?剖析清楚这个问题或许对我们的教学会有所帮助.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认为这两种声音都是实事求是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学生的出发点是题目的表象(式子结构、已知条件、问题结论等),老师的出发点是题目的考点(考查的知识点、解题的方法、题目的类型等).这两种实事求是却背道而驰的声音的客观存在,就是我们学生学不好数学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一篇课文,两种境界,在"变"与"不变"之间,她演绎出了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丽与精彩;在肯定与否定之中,她实现了自己教育格式塔的重建与超越。听周婷老师的课,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享受着她温润圆转的声音,如清风拂面,细雨润花;享受着她真挚自然的师生对话,如高山流水,灵动率真;享受着她精致的课堂架构,如漫步山林,曲径通幽;享受着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如啜饮甘露,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sound只是“声音” sound有多种词性,讲解如下:sound作为名词时,泛指在自然界中人所能听到的任何声音,意为“声音;响声”,有可数和不可数两种用法。如:Did you hear the strange sound?你听到了这奇怪的声音了吗?  相似文献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历史的激流里,夹着旷达的声音;“醉翁之意不在酒”,历史的微风中,夹着释然的声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的扉页上,夹着叹惋的声音。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每一段历史都有它最动听的声音。磅礴壶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溯着历史的潮流逆流而上,  相似文献   

13.
声音控制无人驾驶飞行器   美国研制出一种能用声音控制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它的控制系统由两个主要系统组成:一个是声音识别系统;另一个是飞行轨迹控制系统.   ……  相似文献   

14.
声音控制无人驾驶飞行器   美国研制出一种能用声音控制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它的控制系统由两个主要系统组成:一个是声音识别系统;另一个是飞行轨迹控制系统.   ……  相似文献   

15.
"十八而志,青春万岁!"听着湖南卫视成年礼过程中那响彻星城,年轻而又铿锵的声音,我脑海里立刻清晰地串起另一种声音:"文韬武略,自强不息;激情澎湃,永不言败;斗志昂扬,明德最强!"  相似文献   

16.
宁静的夜,静得出奇;深黑的天,繁星点点。我倚在河边的柳下,仰望星空,无聊地数着星星。时常闭上眼睛,享受着这潺潺水声。惬意,曼妙。柳条,摇曳着,拂过我的脸颊,不经意间被触醒,揉揉双眸,起身漫步。渐渐地,耳边传来一种忽快忽慢、忽高忽低的声音。这节奏,很齐;这旋律,很清。循着声音的方向,我四处寻觅,声音越来越大,打破了这宁静的夜。终于,在一株草下,它出现了。我轻声慢步,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  相似文献   

17.
苏轼《石钟山记》中“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的“南声”、“北音”,几十年来一般通行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是敲敲这块石头的南端,发出了函胡的声音;敲敲这块石头的北端,发出了清越的声音。其二,认为前面已经交待了“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则应该解释为敲敲南面的石头,发出函胡的声音;敲敲北面的石头,发现清越的声音;因为是“双石”,故可理解为一块在南面,一块在北面。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  相似文献   

18.
欧阳山的《一代风流》创作受两种思想影响较深,一是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化思想。前者偏重理性,强调阶级性,强调革命;后者偏重感性,强调个性,强调批判性。它们就像柏拉图所说的驾驭灵魂的两匹飞马,操纵着欧阳山的文学创作,更主宰着书中周炳、何守礼的人生之路。对《一代风流》进行复调解读,可使我们倾听两种声音的碰撞和交融,品味五四话语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9.
苏轼《石钟山记》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的“南声”、“北音”,几十年来一般通行着两种说法。其一,认为是敲敲这块石头的南端,发出了函胡的声音,敲敲这块石头的北端,发出了清越的声音。其二,认为前面已经交待了“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则应该解释为敲敲南面的石头,发出函胡的声音,敲敲北面的石头,发出清越的声音,因是“双石”,故可理解为一块在南面,一块在北面。这两种说法,鄙见都不尽赞同。  相似文献   

20.
《湖南教育》第9期47页刊出了唐大生同志的《<革命烈士诗二首>中破折号的作用》一文,对诗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文中认为“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有两点:一是补充说明;二是表示二声音的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