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午第一节课,我在办公室里批改着刚送来的作业。改着改着,一个红色的大大的“甲”字映入眼帘,这当然不是我写的了。一看名字是李超。我想起来了,刚接这个班时,原来的班主任就说过李超是班里的“钉子户”,要注意管理。果不其然,还没几天就出事了。我心里暗自盘算,一定要借这件事好好训他一回。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11,(10):78-79
严格按家谱&随机翻字典 宝宝的名字是在宝宝还没出生前就想好的。宝爸家人起名字还沿用着老家的规矩,按家谱起的名字。宝宝是“广”字辈,所以名字的头一个字固定是“广”字,后一个字原来想了一个“了”字,取“化解万事,平安快乐”的含义,还是个多音字,也可以读“le”,但是我不喜欢这个字,于是决定拿字典随机翻一个。  相似文献   

3.
奕棋的快乐     
每到星期天,我都会和同学张光肇在一起下棋,切磋棋艺,那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不,这次我俩又摆开阵势,开始了交战。俗话说:“当头炮,马来跳。”我走了当头炮后,张光肇却一改以往的棋路上了“象”。“难道他有什么新招?”我心想:“管他呢,先把他的‘兵’打掉再说。”于是,我先用“炮”打掉了他一个小“兵”。张光肇脱口而出:“不好。”我一看就喜上眉梢:“哈,我赢定了。”然而张光肇上了“士”后,忙派“兵”渡河。我呢,正得意着,连“兵”正眼也没看,继续走自己的棋。“吃!”张光肇大喊一声,犹如晴天霹雳。我一看,差一点晕了过去,原来他的那…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03,(19)
一个名字,一种个性董一——当我们翻阅团十五大代表名册时,便被这个极富特点的名字所吸引;当我们真正见到她时,又被这个涵义深刻的名字所打动。在会议室里,辽宁省本溪市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董一侃侃而谈:我刚出生时,爷爷给我起了“炜”字做名字,代表着美丽。但随着我渐渐长大,爷爷却认为,女孩子不能仅有好看的外表,更要有蓬勃向上的精神。就大而化之地改成了“一”字。但就是这最简  相似文献   

5.
名字趣谈     
我的名字叫林晓婕,这个名字是爷爷给我起的。开始,爷爷给我起的并不是这个名字,而是“林晓捷”。由于去报户口的时候,爸爸太粗心大意了,竟然连工作人员把我的“捷”错写成了“婕”字也不知道,回家后才发现。听妈妈说,当时正播放《红楼梦》,而扮演王熙凤的演员叫邓婕,可出名了。不如将错就错,就用“婕”字吧。爷爷给我起“晓捷”这个名字还不简单呢!因为,我属猴,猴子生性敏捷,所以爷爷用这个“捷”字,是希望我像猴子一样聪明伶俐,读书年年拿第一。爸爸的失误,把“捷”改为“婕”,爷爷不但没有什么意见,反而说这个“婕”字…  相似文献   

6.
还有36个     
一看“谪”字,不少人会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甚至不由自主背出“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在“谪守巴陵郡”里,“谪”读zhé,古代官员降职或调到边远地区称“谪”。好像上过中学的人都能说出这些来。可是,这个“谪”,对于我来说,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方块字了,一看到它,我的头就一下子大了,这个“谪”字也就跟着大了起来。我念书时,没有学过这个“谪”字,没等见到《岳阳楼记》,就停课了,那叫“文化大革命”。到了乡下,无聊时多,就寻找有字的东西看,遇上了半本旧课本,其中就有《岳阳楼记》。那时没有人管着,我…  相似文献   

7.
师大毕业后,我去了一所中学任教。在登讲台之前,我给自己做了细致、周全的准备。例如,在点名时碰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处理。我想到的处理方案是,先跳过这个不认识的名字,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那个同学站起来说自己的名字没有点到,我就会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这样,那个学生就肯定会告诉我他的名字。这是一个很老套可也很实用的办法。没想到,第二天上课点名时,我还真碰到一个叫张海昶的名字。坦白说,这个“昶”字我是第一次遇到,压根儿不认识。于是,我按原计划跳过他的名字,点完名后,我便大声问:“有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吗?”…  相似文献   

8.
吃醋的弟弟     
我有一个爱吃醋的弟弟。今年刚好四岁,别看他小,吃醋的时候还真是让人吃不消。由于他的名字里有个“皓”字,我就送给他一个爱称“小皓子”(小耗子的谐音),好在他还算喜欢,便让我一直这样称呼着。可谁知,他竟然会为了这个称呼跟我吃起醋来。  相似文献   

9.
不要漏掉学生的名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了好几年的老师,我也积累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一位“前辈”曾向我面授机宜: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被漏掉的学生站起来问时,就故意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怎么会没看到?”如此这般,既巧妙地知道了学生的名字,又避免了在学生面前露怯。这个方法,几乎已成了教师们的“真实谎言”,可能很多教师都知道并沿用。但不久前我却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个音,又怕读错…  相似文献   

10.
这回来谈谈——这个字,我想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它是“矢”字,也就是“箭”的意思。我们不妨把它跟实物摆在一起看看——这个字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般我们想到它,就会跟“战争、攻击”联系起来。比如说疾病的“疾”字,甲骨文是这样写的:——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一个人正面立着,这支箭射到了他的身上。人受伤了,这就是“疾”。这很好理解。但是又能用来表示和平。比如(“室”)这个字,有卧房的意思。奇怪的是,屋子()里面竟然倒扎着一支箭()。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字的时候,总也想不明白——家里面藏着武器,这住起来该有多么惊心动魄!后来想了很…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给小班的孩子上美术课.小朋友画画前,我为每位小朋友在画纸上写上了各自的名字.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轻声地问她:“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摇了摇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哭?”她指着画纸上的名字,呜咽着说:“这不是我的名字.”我看了看,画纸上写着“何健欣”三个字,没错啊,她不就是何健欣吗?便对她说:“你不是何健欣吗?”“是啊!但我的名字不是这样写的.”我疑惑了,怀疑自己是否写了  相似文献   

12.
说名道姓     
您别费神了,姓氏大全里也找不到“朱李”这个复姓。还是听我给您讲一讲我这个名字的故事吧! 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奶奶以为我是个小男孩,她就费尽心思给我起了个名字——“皓月”。大概是被年饭的香味诱惑的,我竟提前出生了,是个女孩。妈妈没说什么,但还是把“皓月”这个名字留给了叔叔家的弟弟。可我也总得有个名字吧!当时,奶奶正被一部连续剧中的主人公“白若薇”吸引着,随口说道:“就叫若薇吧!”妈妈到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她既不想违背奶奶之意,又不愿意自己心爱的宝贝女儿如小草一般。妈妈巧改一个“玮”字,便把自己对女儿的珍爱及期望寄托其中。  相似文献   

13.
有些人,你不能一下子说他好,也不能判断他坏,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买东西赊账,在账本上签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名字后自己忘记了,没有及时还,让人以为他是一个骗子,一个混蛋。店老板也把他的样子忘记了,没忘记的是一有空就拿出账本,反复研究这个人是谁,想法子打听他的下落。后来,他自己看到了这个账本——“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相似文献   

14.
成长三步曲     
小时候,我是金/长大后,我是银/现在啊,我是铜。掌上“金”珠听爸爸说,我的名字来之不易,是全家经过圆桌会议才定下来的。“这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可得别具一格呀!”爷爷首先发言了。“可不是?这名字可得出众些啊!”众人附和着。“为了突出体现这个‘宝’,我看就叫‘刘佳宝’得了。”小姑果然是快人快语。妈妈反驳道:“这哪行,这名字太俗气,又不像个女孩名,我看取个日本名更好些!”奶奶不高兴了:“这中国人取个外国名儿成何体统嘛,就叫个‘文’吧!”“哎呀,妈,取这名的起码上千个。我看嫂子那提议还挺新鲜的,日本名儿听了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班的男同学中,好多叫什么“博”呀,“鹏”啦,“凯”啊什么的……就什么什么“刚”,什么什么“强”,也有几个。我就弄不明白,我爸为什么给我取了一个“四君”,这个听起来怪怪的名字?人家“博”,有博学,拼搏的意思;人家“鹏”,有大鹏展翅,宏途万里之气势……而我这个“四君”二字,从字面上看,有女孩名字之嫌;从读音上讲,有人开玩笑说:你到底是“八路军”还是“新四军”啊?你爸不可能是抗日战争年代的老干部吧?其实,不论是我的看法,还是别人的说法都错了。我的名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还得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她…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好!
  这学期,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吴”,今年43岁。师范毕业后一直在本校教语文。我本来的名字叫“吴夕龙”(板书),上师范后不久,我把名字中间的“夕”字改成了“锡”,原因是有一次老师上课提问时,将“夕”字看成“文”字,唤我作“吴文龙”,因为行书中的“夕”和“文”字形太相似了,是我写得模糊,怪不得老师。为便于今后使用方便,我自作了这个主张。工作之后办理人事档案出了问题,才知道自己的姓名到户籍所在地登记“注册”后是不能随便改动的,费了些周折,在户口簿上添加了一个曾用名“吴锡龙”,才前后吻合起来。同学们可要注意呀!不要随意用别字代替姓名中的字,更不能写错自己的名字。文字是一种表示相应意义的特殊符号,写错字、别字就不能清楚地表达相应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我的名字很特别,叫王罡。我不大喜欢我的名字,因为这个“罡”字很难读,不认识的人不是叫成“王四”,就是叫成“王正”,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秀才认字读半边”吧!有一次,我生病去医院就诊,挂了号之后,就在候诊室里等着。不一会儿,一位护士大声喊道:“王四,进去。”话音落下,无人回话,她又大声喊:“王正来了吗?王正,王正”……”连叫了数声,仍然无人回答。我坐在长椅上,一边不时地咳嗽、呻吟着,一边焦急地等待着。直到听医生叫了声“36号”,我才知道刚才的“王四”、“王正”都是在叫我。像这样的事,我一口气能说上一大串。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事,就连我这个平日里整天笑嘻嘻的快乐小姑娘也不例外。可我的“怕”却很有趣,各位有兴趣的话,接着看吧。听了我的第一怕,你会笑掉大牙的。因为——我“怕”我的名字。我“怕”名字自然是有苦衷的,只因为……我的名字叫张,爸爸说,“”字有美玉、宝玉的意思,所以,十年来,我一直为拥有这个名字而自豪。可是因为那件事,我开始讨厌、“惧怕”我的名字了。有一段时间,电视里正在播古装大片《倚天屠龙记》。这部戏里主人公张无忌的师公张三丰,人称张真人。“真”字跟我的“”字不仅字体很像,连发音都差不多。于是,班上有人开始叫…  相似文献   

19.
怪坡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沈阳旅游。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沈阳的怪坡。到了山脚下,只见木牌上写着“怪坡”两字,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妈妈笑着回答我:“待会儿你看着妈妈骑自行车上这坡,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20.
每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总爱回忆那流逝的生活,走过的路。也许有人回忆过去是一种折磨,但是做为教师的我,觉得回忆过去能品尝到一些育人的乐趣。那年仲夏,我被调到位于翠屏湖北岸的高桥小学任教。暑假后刚开学,我翻开学生的学籍簿,发现在张志刚的名字下面画着一条红曲线,后面注着“歪脖树”三个字。我大惑不解.于是,在“歪脖树”三个字后面画上一个重重的问号。后来打听到,早在一年半以前这个“歪脖树”就失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